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4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造太阳”接连获得突破 中国科研步入世界第一梯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21 09:0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时新闻网


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研究员许春阳21日在全国《环球时报》撰文指出,“人造太阳”——核融合能源是利用轻元素的核融合反应释放能量的能源形式。 中国科学团队研制的融合反应堆八分之一真空室及总体安装系统不久前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系统研制水平及运行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核融合技术水平再次引起热议。

许春阳表示,由于单位燃料聚变反应释放能量巨大,聚变资源储量丰富,主要产物清洁安全,可控核融合一直被科学界视为未来解决人类能源困境的清洁、安全、丰富的长久出路。 许春阳称,根据国际原子能总署今年初数据,全球已有163座在运、在建和计划建设的聚变研究设施。 当今国际重大科学工程之一的国际热核融合实验反应堆(ITER)在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七方合作下不断突破难题取得建设进展。 各国主要科研机构陆续新建和升级聚变研究设施,实验成果取得新突破。



中国聚变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老牌科研机构和一批大学多年求索进步,在托卡马克等各类传统和非传统技术路线上都有基础。 目前加快发力,在接连取得新突破之下,正逐步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其中,2024年中国环流三号(HL-3)实现150万安电流的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自主研发的高功率高频率(105GHz)回旋管、数字孪生系统等关键设备首次投入运行,装置运行参数和控制水平稳居世界前列。

2025年1月,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融合实验装置(EAST)首次创下“摄氏1亿度1000秒”的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世界纪录。 核融合技术研发基地、融合反应炉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紧凑型融合能实验装置、中国融合工程实验反应堆等研究和工程实验设施也在规划建设。



许春阳认为,应如何看待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在有关“人造太阳”技术发展方面的“竞赛”? 首先,新兴融合企业近年来呈现异军突起态势,给推动融合能商业化增添了一股新力量。 根据不同统计,全球已有约50家私营融合研发企业,呈快速增长态势。 其次,可控核融合作为人类最具挑战性的科研工程难题之一,一直是科学界合作聚智的焦点。 再次,对于国际可控核融合的火热态势也应冷静看待。 可控核聚变研究无论成本、科学与工程艰巨程度、解决问题的时间跨度都不应低估。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5-3-21 22:30: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下那个傻B殖蛙又气疯了,好事儿呀。呵呵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5-3-21 15:12:34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年偷得有成果。

点评

谁养出来你这么个畜牲呢???这是人的心态吗???  发表于 2025-3-21 23: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3-22 02:03: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不吹牛逼大概一天都活不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3-25 13:11: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你pengngychita应适时利用芬太尼毒死习近平,然后配合有关部门发动政变。另外,也应将毒枭张健的相关文件妥善保管,因这些文件能够证实向美加贩运芬太尼毒品是来自习近平地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7 06:38 , Processed in 0.0631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