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牵涉民族大义,“在商言商”论站不住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18 01:3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观察者网

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给美国财团,遭到香港爱国人士的广泛批评,但也有一些不同声音。新加坡《联合早报》刊发署名文章,称此举是“在商言商”的合理选择,符合股东利益,是面对特朗普“极限施压”和逆全球化趋势下的“安全第一”策略。其观点貌似理性,却回避了问题的本质——在全球化博弈与国家利益交织的当下,超大型企业、财团的行为是否还能简单以“商业逻辑”一笔带过?尤其是当美国公然将商业交易上升为国家行为时,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套现逻辑,不仅显得短视,更在民族大义面前站不住脚。

首先,该作者将长和集团的港口资产定义为“百分之百私人和法人财产”,试图以此撇清国家行为的嫌疑。然而,凡事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时因势而变。以TikTok为例,其母公司字节跳动并非国企,而是一个在自由市场中成长起来的民营科技企业,但美国却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迫其出售,甚至直言问题在于“背后是中国”。这并非TikTok主动寻求国家背书,而是美国将其存在上升为国家行为,强加霸权逻辑。同样,华为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也因美国的“长臂管辖”和技术封锁而被迫卷入大国博弈。试问,如果TikTok或华为在面对美国施压时选择立即退让,是否就能换来“安全第一”?显然不能。美国一旦得寸进尺,后果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损害的不仅是企业自身,更是整个国家的战略利益。这种时候,“在商言商”的逻辑显得多么苍白无力。

反观李嘉诚的长和集团,其商业版图与张一鸣的字节跳动有着本质区别。字节跳动是依靠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崛起的,而李嘉诚的“私企”却长期依赖垄断性质的业务起家——无论是香港的地产、电力,还是海外的港口、电信,都属于社会民生的基础设施,其成功都离不开特区政府的配套支持。长和集团收购的这些港口资产,本身就具有战略属性,涉及全球物流命脉,与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关键节点挂钩。这样的资产,早已超越普通商业范畴。当美国通过贝莱德财团——背后站着美国财政部——试图接手这些港口时,这已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美国国家力量对关键基础设施的侵吞。正如《大公报》评论所言,这是一场包装成“商业行为”的强权政治。对此,李嘉诚选择“套现离场”,看似明哲保身,实则是在美国霸权面前主动退让,与TikTok坚持抗争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https://www.guancha.cn/Guanxin/2025_03_18_768824.shtml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4 12:57 , Processed in 0.06226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