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革红卫兵头目宋彬彬传离世 晚年公开忏悔 但道歉太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9-17 08:2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央社






宋彬彬在见面会上。 (新京报)






曾为中国文革期间红卫兵领袖的宋彬彬传在16日离世,享年77岁。宋彬彬曾在文革期间为中国前领导人毛泽东戴上绣着「红卫兵」三字绣章而闻名;晚年她对中学副校长卞仲耘之死公开表示忏悔,引起社会争论。

今天X平台上出现宋彬彬离世的消息。宋彬彬的父亲宋任穷曾在中国前领导人毛泽东与邓小平手下担任要职,宋彬彬是共产党高干「红二代」。文革期间,宋读北京师范大学女附中,并且成为了红卫兵领袖。

她响应文革运动,1966年6月2日率先在学校贴出大字报并攻击学校高层,开始了其就读的北师大女附中的文革行动。时任该校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卞仲耘,在一些学生发起的游行和批斗中,被殴打折磨致死,卞仲耘也成为在红卫兵运动中第一个被打死的教育工作者,揭开暴力运动的帷幕。

之后,让她扬名于外的是1966年一场毛泽东接见红卫兵的活动。在天安门城楼,宋彬彬为毛泽东戴上绣着「红卫兵」三字绣章,毛泽东问起她的名字,她答复:「宋彬彬」,毛泽东又问「文质彬彬的彬吗?」宋彬彬答:「是」,毛泽东又回,「要武嘛」。于是,宋彬彬改名宋要武。



宋彬彬为毛泽东戴上绣着「红卫兵」三字绣章






当年8月,光明日报发表署名「宋要武(宋彬彬)」的「我给毛主席戴上红袖章」一文。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此文,文章称:「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我给毛主席戴上了红卫兵袖章,主席还给我取了个有伟大意义的名字。毛主席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起来造反了,我们要武了!」

从此之后,「宋彬彬」成为红卫兵运动暴力与混乱的符号,毛泽东接见红卫兵的举措,并且说「要武」,传递出支持暴力运动的政治信号。

不过,宋彬彬所代表的红卫兵很快就失势,1969年她前往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牧区,之后参加插队下乡。1972年,她进入长春地质学院成为工农兵学员,1975年毕业。1980年宋彬彬以留学为名移民美国。这之间,她还改了名不叫「彬彬」与「要武」,改名叫宋岩。

她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是因2014年她与其他红卫兵在卞仲耘的半身像前鞠躬,公开表示忏悔与道歉。

网上仍能找到宋彬彬的道歉全文。她写道,「请允许我表达对卞校长的永久悼念和歉意,没有保护好校领导,是终生的伤痛和懊悔。」

宋彬彬说,文革是一场大灾难,「一个国家走向怎样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去」,「我希望所有在文革中做过错事、伤害过老师同学的人,都能直面自己、反思文革、求得原谅、达成和解。」

她的道歉随即引起关注。一方面有些人对此接纳,不过另一方面更多人认为道歉太迟,忏悔引起了争论与质疑。卞仲耘丈夫王晶垚对此发表声明,强调在真相大白之前,「不接受虚伪道歉」。王晶垚在2021年8月29日去世,终究未能等到杀妻凶手被严惩,抱憾离世。

根据中国官方估计,1966年8月与9月间,北京有将近1800人在遭受了红卫兵和其他激进者的攻击后死亡。至今,文革在中国仍是未能言明的禁区。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4 03:24 , Processed in 0.06412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