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神童”也可以成为教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04:3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先谈美国人的数学。

我给一个美国大学教授做TA,不是teaching assistant, 而是teaching associate. 区别是teaching assistant只改作业,不教课;而teaching associate是要代课的。教的课是微分方程。
这美国教授,本科和PhD分别毕业于princeton和standford,专攻微分方程,竟然不知道 sin(30度)= 1/2;而且上课时,常常挂住了,一个方程,愣是解不下去了。而我是笔都不用动,瞄一眼,就知道了答案。因为微分方程有一种D算子的方法,把微分用D,多次微分用D的次方代替,从而把微分方程转化成多项式的乘除,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教授也没听说过。
当然肯定很多人笑我,人家数学教授不肖于这,人家干的是更智慧的工作,比如证明存在性啊,唯一性啊。但是我在投行面试的时候,人家就是看中了我看一眼微分方程,就出解的本事,才要我的。
美国的数学教授如此,是不是其他美国人更不值一提了呢?也不是!我的一个同事,美国人,搞对冲基金,每天上班在火车上的时候,就解微分方程,水平和速度,都比我还厉害!我好奇一问,原来他小时候是神童,全国奥林匹克队的。
另一个美国同事,是个trader,什么都知道,我本来想显示一下我知道sin(30度),还知道sin(15度),sin(18度)。结果他一口气说出sin(1度),sin(2度),sin(3度)。。。。,叹为观止。PI圆周率一口气就可以背500多位。每支股票,他更是了如指掌,是我见过最神奇不可思议的人,我再好奇一问,原来他小时候spelling bee, geo bee, 数学竞赛都是常胜将军。
所以小时候数学竞赛冠军,长大后不一定一定要搞数学,做数学教授。按本坛,及人们传统观念,好像数学神童不做数学教授,就是失败。其实生活告诉我们:第一,数学神童,不管做什么,如果早期的数学有用,就是成功;第二,其实美国的很多数学教授,不仅智力水平可能偏低,而且即使是数学功底,也是很拆烂污的。

最后再说说少年班的神童,其实他们并不算神童,因为早期的少年班,入学没有标准,比如宁铂之类,只是因为他们很传奇,会中医,下围棋,做古诗,等等而已,没有一个标准的智商的测定。从1979年起,科大少年班,使用高考成绩考察入学,从一开始起,少年班的入学成绩就不如正式本科。(79年的时候,少年班略高,但是英文加了50分,总分拔高所致),从79年后,少年班的入学成绩差距越来越大,后来已经无法和本科线相比,要知道,本科入学中,很多人的年龄是完全可以入学少年班的。
尽管少年班的资质并不怎么样,但是教育的好,待遇比本科生好的多的太多了。所以少年班的成才率,远远高于科大本科班。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优质教育的重要。
科大少年班教育提供了中国最好的科学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科大少年班毕业生在各个领域都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开拓能力。他们当中既有全球五百强企业核心层叱咤风云的总裁,也有国际知名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许多人已经获得国际一流大学的终身教职,哈佛,耶鲁,斯坦福 的少年班正教授比比皆是;更多的少年班同学,驰骋华尔街,叱咤股债风云,弄潮金融证卷。少年班的学生更自信、更理性、更独立、更有野心,也更有主见,少年班学生是最不轻易随大流,最具创新能力和最具人格魅力的群体。少年班每届人数很少,届数也很短,但成才率遥遥领先,无论是科大本科,北大,清华,无论哪个专业,都无法比拟的。从成就上来看,能够超过少年班的,只有官2代这个群体,除了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温家宝,习近平,这些人的子女群体外,早期的优质教育给草根阶层提供了最好的上升通道。
不是说不能鄙视少儿教育,如果你是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温家宝,习近平,这些人的子女,你完全可以鄙视少教,你鄙视的也完全合理,你也确实不用少教。其他人,作为一个群体,也来鄙视少教,就有点滑稽了。
总结:少年班的学生,并不是神童,更不是神。他们其实平均智力,可能还赶不上名校的本科生,但是他们后来的成功,比所有的名校都成功的多,正是因为特殊教育的结果。

我前面说,少年班只是早教的受惠者。并不是神童。但后来成才很多,从五百强总裁,到美国科学院士,从华尔街到硅谷,比比皆是。
但质疑少年班的人很多,现在老百姓口里,少年班成了嘲笑的对象。有的人把少年班全看作宁铂,有的把少年班看作书呆子不会挣钱,有的把少年班看作nerd不是人间烟火;有的,又如edison之类,把少年班说成“神童最后都没成教授改了行”。
现实是少年班华尔街的高手很多,而一流大学的教授也不少。比如最高学府哈佛,少年班至少有6个教授,其中87级的庄小威竟然同时是物理系和化学系的双科正教授,full professor. 当时年仅34岁。88级的少年班一下子又有江红雨和牛天华两个哈佛教授。另一个蔡天西23岁就做了哈佛教授。
特别值得骄傲的是,去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增补院士,中国来的一共三位,其中二位就是科大少年班的,一个是前面说到的赫赫有名的哈佛双科full教授庄小威,另一个就是斯坦福的骆利群。第3位是武汉大学出来的中国经济学泰斗董辅礽的女儿董欣年。特别是庄小威,当选院士还不到40岁。
edison一直在叫少年班神童教育失败,因为做不了教授。但是事实是少年班做教授的比例是最高的(恐怕在全世界所有的班级都是最高的),教授的水平在起码在中国大学中是最高的。不知道edison的大学是什么大学?能否也开诚布公的交流一下,否则你就是躲在暗处放冷箭了。你们班级做美国院士有几个?美国名校教授又有几个? 据我查证,即使清华大学这么大的学校,这么多的毕业生,也没有一个做到美国科学院的院士。
查查实际情况就知道,所有的对少年班教育的歧视,蔑视,敌视都是没有事实依据的。
事实是少年班出来的,职业各有不同,有自创企业的,做的很大很成功的,有世界500强的总裁级职业经理人,有掌控百亿的金融大鳄,也有硅谷科技精英,名校名所首席科学家。虽然职业不同,但他们相同的是,都比一般人更自信、更理性、更独立、更有野心,也更有主见。少年班最大的特点就是最具创新能力和最具人格魅力。

BY 兄贵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5 21:07 , Processed in 0.06365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