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报导,消费者收到房贷拒函後,最好仔细阅读其中的说明。房地产抵押贷款网 (Real Estate Mortgage Network)曼哈坦分行经理 John Prom指出,消费者应该意识到,不同的房贷机构审批标准不一,大型银行可能比两房和联邦住宅管理局规定的审核标准更高,被大银行拒绝还有可能从其他机构成功申请房贷。他去年办理的两笔房贷,均因大银行要求首付至少25%而告吹,但房地产抵押贷款网只要求首付20%。
若房贷遭拒是因收入不足,借贷人则因合理降低购房预期。全美房贷经纪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ortgage Brokers)副会长 Don Frommeyer指出,消费者借贷应在可负担范围内。若是重贷遭拒,房屋估价过低可能是症结所在,「如果消费者认为房屋价值遭低估,信用纪录和收入良好,可尝试另外一家银行。」
而如果房贷遭拒是源於信用纪录不佳,则可要求银行提供他们获取得信用报告复印件。纽约信用教育与修复公司北岸谘询(North Shore Advisory)总裁Tracy A. Becker指出,借贷人可要求银行提供查询电话,直接联系提供信用报告的公司。获得信用报告後,可寻求专家帮助,解析信用纪录存在的问题,譬如,是信用卡负债太高,还是信用纪录不够长,并对症下药。仅仅是欠医疗费区区100元,也会对信用造成较大冲击。
借款人信用纪录因房屋遭银行拍卖或申请破产破坏,但若这些变故是因经济衰退导致失业引起的连锁反应,他们可能无需等待很长时间即可重新符合贷款资格。联邦住宅管理局最近推出「重返工作」方案(Back to Work),要求房贷机构放宽对因失业陷入财务困境者申请房贷的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