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79对越作战 -- 14军41师孟康攻坚战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20 19:2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79对越西线作战发起时,14军41师奉命以师指挥所率122团、123团和炮兵团(欠122榴弹炮1营),配属军炮兵团122加农炮营、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第1营(欠2连)、防化1个排,首先围歼当面的越南孟康地区之敌。


孟康是越南黄连山省的一个县城,位于老街东北50公里四周环山的谷地中,西部和北部与中国接壤,位置突出,边境长达50余公里。孟康县城西距国境约3公里,北距国境约13公里,其坐落的谷地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公里,大部分为稻田地。孟康以北,地势北高南低,坡度较缓,海拔1000-1400米,比高为400-500米;孟康以南,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谷狭坡陡,海拔700-1300米,比高为500米左右。周围山上植被茂密,多为茅草、灌木。8号公路从云南河口县磨刀石垭口通向孟康,向东可至发隆,向南可至班菲,是边境地区的主要交通干道。

在受领了攻击孟康地区的任务后,41师的师、团领导就先后在拉去至大塘上寨的边境一线进行了10多次现地侦察,并派遣侦察分队秘密出境侦察、通过边境群众的跨境亲族关系向越方边民搞情报,还在边境开设观察所昼夜观察。根据上级通报和战前侦察,41师判断孟康守敌为越军地方部队1个团,重点防守北侧的1361高地、炮台山和南侧的孟康南山各要点。

实际上,防守孟康地区的越军是黄连山省独立第3营2个连、炮台山公安屯、县公安队、2个青年冲锋大队及部分武装民军共约800余人。其兵力部署是:独立第3营2个连防守孟康县城以南诸高地;炮台山公安屯防守边境一线及炮台山、1361、1178诸高地;县公安队防守孟康县城;在马代和748高地各有1个青年冲锋大队。越军在边境一线分散配置,多点设防,主要控制公路两侧要点;在孟康县城周围则依托高地有利地形,以班、排为单位控制主要制高点,扼守城镇。越军除利用以前法军修筑的少量永备工事外,多建野战工事,构筑了连续或断续堑壕、明暗火力点、掩蔽部,并以交通壕相连接,基本上构成了支撑点式的环形防御。越军的阵地伪装较好,并设有假阵地,配置了轻重机枪、高射机枪、火箭筒、60炮、82迫击炮等火器,储备有较多弹药,组成绵密交叉火网,严密封锁公路和山垭口。越军还在边境线主要地段和假阵地上埋设有较多地雷,在主要道路及其两侧埋设有防步兵地雷,在公路和转变处和狭窄地段埋设有防坦克地雷。在公路上还设有2-4列木桩,木桩中挖有两道宽5米、深1.5米的防坦克壕,并在公路拐弯处以40火箭筒、无坐力炮组成了反坦克地域,严密封锁公路。

经过战前反复侦察和深入进行研究分析,41师形成最终决心:集中5倍于敌的兵力和9倍于敌的火力,从东北、西南两个方向实施钳形合围,四面围攻,南北夹击,穿插分割,一举全歼孟康守敌。

战斗部署是:

122团配属师工兵连1个排、师防化连2个喷火班、1个化学侦察班为师主攻团,歼灭孟康以西和以南地区之敌。首先以2个营的兵力,由大塘上寨经1304、647高地迂回至1228高地,并以一部兵力穿插至1053高地,切断孟康至班菲公路,阻敌南逃,然后在坦克协同下,歼灭马店、花鱼洞和孟康以南地区之敌;另以1个营沿尖山脚、野猪塘向花鱼洞攻击,配合团主力歼灭该地区之敌。

123团(欠3营)配属师防化连化学侦察1个班为在师助攻团,歼灭孟康以北地区之敌。首先攻歼1372高地、董宗坡之敌,包围歼灭1361高地之敌,然后主力向炮台山及其以东地区攻击,打通边境检查站至孟康公路,并以1个连由薄竹箐向1032高地侧后迂回,占领有利地形,配合团主力歼灭炮台山之敌;另以1个连沿甸塘、干河、南对河、孟康至发隆公路穿插至923高地,切断孟康至发隆公路。

123团3营为师预备队,配置在8号界碑、下薄竹箐地域。战斗发起后随122团3营后跟进,随时准备进入战斗。

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第1营(欠2连)以1个坦克排支援123团攻歼董宗坡、1361高地之敌,主力搭载122团步兵1个连、师工兵营1个排沿公路分梯队南下,摧毁边境检查站至孟康公路沿线敌火力点,在1032高地、炮台山以南一线展开,协同122团歼灭马店、花鱼洞地区之敌,然后围歼孟康南山之敌。

师炮兵群由师炮兵团(欠榴弹炮1营)和军炮兵团122加农炮营编成,在东瓜林附近地区占领阵地,压制1361、1032、炮台山、孟康、花鱼洞等处之敌和越军炮兵阵地,以火力支援步兵战斗。

师指挥所在1369.8高地西侧开设。

预定2月17日6时30分前各迂回部队到达指定位置,7时发起攻击。

2月15日和16日,41师组织步兵、工兵一部秘密潜入孟康境内,在纵深公路上进行侦察并排除了反坦克的障碍物。

2月16日18时,122团按2营、1营(欠3连)的序列,从大塘上寨越过国境,经1304高地向1228、1053高地迂回;21时,123团4连出发,经甸塘、1254高地,沿南对河、孟康至发隆公路前进,向923高地迂回;21时,122团3营在8号界碑东侧展开,并开始秘密排雷;22时,123团1营(欠1连)在1355高地东北侧展开;17日零时,123团3营在下薄竹箐地域集结。

122团的前身最早是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独立第1、第2团,后来编入陈赓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为第22旅66团,跟着陈赓南征北战。1949年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41师122团,曾荣获四兵团授予的“巩固部队模范”锦旗。79对越作战前,122团由乙种团扩编为甲种团,其时的主官是团长黄庭忠、政委毛正运、副团长郑小飞等。

122团出发后,因沿途地形复杂,林草茂密,加上天色黑暗,前进速度较为缓慢。17日1时许,4连在进至1096高地时迷失了方向,与2营主力失去联系,向东插向748高地。1营在4连后跟进,也走错了方向。其先头2连一部于17日8时到达664高地,9时占领1187高地西侧无名高地,控制了孟康至班菲公路。2营主力向东南前进,走了一天,5连于17日天黑后占领了1053高地,6连于17日16时占领了1228高地。因对山岳丛林地黑夜穿林的困难估计不足,时间计算要求过高,加上部分营、连指挥员识图用图能力较差,以致122团迂回的2个营都未能按时到达指定位置,没有按时对孟康守敌形成合围。

123团的前身是二野15军43师的128团,1952年5月调归41师,改番号为123团。该团在建国后的滇东北剿匪战斗中有出色表现,被云南军区评为“全区剿匪模范单位之一”,荣获云南军区“军事进剿,政治攻势,发动群众的模范剿匪战例”通报表扬。79对越作战前,123团由乙种团扩编为甲种团,其时的主官是团长阮恒秀、政委贾廷虎、参谋长段学章、政治处主任王志学等,全团参战官兵共2756人。

123团4连沿途未遇大的敌情,于17日5时提前占领923高地,切断了孟康至发隆公路。123团2营(欠4连)于4时10分到达1456高地北侧。

战斗发起前,根据军指关于突破前沿时少用师以上大口径火炮,多用团、营属火炮的指示精神,师炮兵群未实施炮火准备。17日7时,各攻击部队发起冲击。

122团3营沿尖山脚、野猪塘向花鱼洞方向攻击。7时30分,3营进至尖山脚,继续向东南运动。在接近野猪塘时,先头分队踩上了地雷,伤亡16人。经过调整队形,3营继续向东攻击前进。

123团1营分两路进攻。1连从薄竹箐方向越过国境,很快占领了1156、1178高地。2、3连从孟康以北的边境检查站方向越过国境,直扑炮台山。2连穿过董宗坡,于8时攻占了1304高地。在继续向1227高地发展进攻时,不慎触雷,伤亡20余人。3连于7时17分攻占1372高地,毙敌16人,俘敌1人。在向1372高地西南无名高地进攻时,触雷伤亡31人。3连调整队形继续进攻,于7时30分将其攻占。

鉴于攻击部队出现多次触雷情况,7时40分,师指命令各攻击分队注意选择道路,加强探雷排雷,采取各种方法减少触动雷。

9时30分左右,友邻的坦克1营已攻进至炮台山、马店、花鱼洞地区,正在与越军激战。师指命令122团加快进攻,尽早与坦克分队协同战斗。

122团接令后,各部继续向纵深发展进攻。3营方向,7连直取825高地,于13时攻占该高地及其南侧无名高地,控制了孟康至班菲公路。9连攻击北侧的936高地,战斗至17时30分将其攻占。此时,8连从825高地附近加入战斗,分三路攻向花鱼洞。越军依托花鱼洞东侧的914高地顽强抵抗。在8连呼叫下,师炮兵群先后2次向914高地进行了炮火急袭。8连一度攻占914高地表面阵地,但遭到越军依托自然洞穴的连续反击,立脚不住,被迫于黄昏时撤至825、936高地。

122团1营曾在1947年的潼洛作战中,荣获过第22旅奖给的“腰斩援敌”锦旗。1营是攻打孟康南侧的主攻营,其1连于11时许到达748高地以西约700米处,遭到高地上守敌的射击。奉团、营命令,1连将重机枪拉到748高地西侧500米处占领发射阵地,用火力压制748高地及附近高地之敌。防守748高地及其北侧无名高地的越军即以60炮、机枪和步枪向1连射击。连长乘机观察了地形和敌情,判断748高地及其北侧无名高地约有越军1个加强排,主要以火力控制748高地以北河谷及西侧高地。连长决心用火力掩护各排接敌,以748高地西北侧为主要突击方向,首先分割748高地及其北侧无名高地之敌,然后迂回包围,全歼2个高地守敌。12时许,连长召集各排长明确任务。正在布置时,突遭越军机枪射击,连长不幸中弹牺牲。指导员接替连长指挥,继续组织战斗。

为全歼748高地之敌,保障1连的侧翼安全,团指命令北侧的7连迅速夺取825高地及其南侧无名高地。同时,营长命令2连进至748高地东南,切断孟康至班菲公路。7连曾在淮海战役中荣获中野4纵22旅奖给的“整体团结,智勇双全,淮海建奇功”锦旗,是功勋连队。13时许,7连攻占825高地及其南侧无名高地后,副连长率3排大胆穿插,冲破越军火力封锁,迅速插至748高地东北公路两侧,占领有利地形,以火力封锁公路,切断了守敌退路。

14时30分,营82迫击炮向748高地及其北侧无名高地进行了15分钟炮火急袭。同时,无坐力炮和重机枪也向高地上暴露的越军火力点猛烈射击。14时45分,1连各排发起攻击,营长调集9挺重机枪进行火力掩护。1排(欠1班)和2排直扑748高地,2、3班从西北侧,4、6班从南侧,5班从东侧,交替掩护攻向守敌。2、3班首先突破越军防御,守敌转身南逃,又被6班迎头堵住,击毙大半。4、6班随后杀上高地,5班也从东侧冲了上来,与2、3班一起歼灭了残敌,攻占了748高地。3排从北侧无名高地以北越军射击死角地段向上攀登,接近越军前沿堑壕时,突然向壕内守敌投掷手榴弹,然后趁势冲入越军阵地。与此同时,1班从高地西南侧发起猛攻,也突入了越军阵地。守敌慌忙收缩至高地顶部顽抗,3排长立即组织无坐力炮和火箭筒向敌抵近发射,先后摧毁了越军的2个火力点。越军仅剩的1个火力点继续射击,3排长中弹牺牲。1名战士主动代理排长指挥,将这个越军火力点摧毁。3排和1班勇猛地冲上顶部,消灭了守敌,将高地夺取。部分残敌分散逃跑,又被1营火力追击歼灭大部。2连2排插到748高地东南侧公路后,主动截击沿公路溃逃的越军。2排6班长谢国华带着1名战士配合1连攻打748高地,在战斗中一人先后毙敌7人。16时许战斗结束,1营全歼了越军青年冲锋队1个加强排,先后毙敌58人,俘敌31人。

随后,1营继续向东进攻,先后攻占1187高地及其西北侧无名高地。黄昏后,1营一部兵力进至914高地南侧无名高地。



123团那边,1营的1连继续发展进攻。1连曾在1943年10月的山西铺钩战斗中,荣获太行军区授予的“勇如猛虎连”锦旗。1连急速东进,于10时58分攻占1032高地,毙敌16人,俘敌1人,控制了东侧公路上的孟康大桥。2连于12时许攻占了1227高地,在继续从东北侧和西北侧向1361高地发展进攻时,遭到越军顽强阻击,前进受阻。根据师指的指示,阮恒秀团长命令1营包围1361高地,监视越军。3连在攻占1372高地西南无名高地后,也向西侧靠拢,协同2连围攻1361高地。18时10分,在师炮兵群火力支援下,2连再次组织进攻1361高地。因地形不利,加上攻击路线上越军埋雷较多,2连3次进攻均未奏效。2连曾于淮海战役中荣获中野9纵授予的“英勇顽强连”荣誉称号,不想这次却遇到了更为顽强的越南武装公安。

2营方向,营指率5、6连沿1401高地、1372高地东北侧向炮台山穿插。14时25分,进至马路村西侧的1192高地,准备向炮台山进攻。此时,守卫923高地切断公路的4连因遭到越军炮击,伤亡11人。随该连行动的副营长惊慌失措,竟然谎报情况,连续呼叫“遭敌四面攻击,伤亡6、70人”,“与敌人肉搏了”,“还要不要4连”等,要求团里援救。师指接到报告后,只好改变决心,命令2营主力暂缓攻击炮台山,转而向东援救4连。2营立即出发,先头6连于16时45分进至1002高地西侧,遭到1002高地东南无名高地越军机枪火力射击,前进受阻。后6连占领有利地形与越军形成对峙。黄昏时,营指带5连进至1014高地。

当天打得最惨烈的是坦克1营方向的战斗。按照41师的作战计划,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第1营(欠2连)搭载122团3连、师工兵营1个排,沿公路分梯队南下,支援步兵围歼孟康之敌,打开沿孟康至班菲公路向纵深发展进攻的通路。坦克1营根据师指的决心,以坦克1连(欠3排)搭载122团3连5个班、工兵2个班为营的前卫连,沿公路插至炮台山以南一线展开,支援122团1营歼灭马店、花鱼洞之敌;坦克1连3排占领1355高地,用火力支援123团战斗;坦克3连搭载122团3连4个班,工兵1个班在坦克1连后跟进,沿公路直插孟康东南侧的东楼地区,支援122团2、3营歼灭孟康南山之敌。

2月17日2时,坦克1营共21辆坦克,在木厂街搭载122团3连步兵和师工兵计156人,还载有炸药1000公斤、2米长的直列装药30余根、背囊82个,编队完毕后前出。4时到达冷水沟、纸厂边境的攻击出发地域。4时30分,坦克1连3排由待机地域前出,10时许进至1335高地顶端40米处,因坡陡路滑无法前进,致使部队在此迟滞5个小时之久,未能参加战斗。

7时40分,坦克1连1排奉命搭载122团3连2个班、工兵1个班由纸厂前出。8时14分通过了越军在公路上设置的障碍物。8时17分,坦克1排控制了孟康桥及孟康西侧的五星桥。这时,周围阵地的越军以轻重机枪向坦克猛烈射击,搭载的步兵、工兵被迫下车展开战斗,坦克单独前进,以致步坦脱节。

8时20分,坦克1连连指率坦克2排搭载122团3连3个班、工兵1个班前出,在坦克1排后2-3公里处跟进。8时58分,坦克2排通过孟康桥后进至仙人山(1032高地)南侧、炮台山西南侧,遭到越军火炮和机枪射击,搭载的步兵、工兵被迫下车战斗。坦克1连连长命令坦克2排边打边进,快速突破越军防线。坦克遂单独前进,也与步兵脱节。9时05分,除2辆坦克控制孟康桥外,其余坦克进至马店地区后,孤军与孟康附近之敌激战30分钟。9时35分,坦克1连全连进至花鱼洞以南2公里处有占领有利地形,待机行动。

9时20分,坦克1营营长率坦克3连搭载122团3连4个班、工兵1个班,沿公路向孟康、东楼地区前出。9时30分,坦克3连通过炮台山北侧1361高地时,遭越军火力射击,搭载的步兵、工兵出现伤亡,被迫下车,坦克继续前进,逐渐与步兵脱离。在进至炮台山北侧、马店地区时,305号、302号坦克先后被越军反坦克火器击中,乘员大部伤亡;坦克1营营长命令坦克3连快速前进,直插东楼。开进途中,连长车、303号坦克都被越军反坦克火力击中。303号坦克炮塔左下方被击穿,火炮瞄准镜被打坏,车长、一炮手的潜望镜被震碎,电转炮塔线路也被打断,车长、一炮手、二炮手均负伤。在这种情况下,车长一边组织包扎一边鼓励大家坚持战斗,继续向前冲击。一炮手左手负伤,就忍痛用右手摇动炮塔,瞄准镜被打坏,就打开炮闩,通过炮膛瞄准射击。二炮手头部负伤不能参战,车长就边指挥边装弹,只用2发炮弹就消灭了1个正向坦克射击的越军火力点。连长车上,连长及2名乘员受伤。连长带着伤痛命令驾驶员发动坦克,继续前进。因一、二炮手负伤躺在车内,连长一个人既是一炮手,又是二炮手,又打机枪还装炮弹,边走边打,继续指挥全连战斗。10时许,坦克3连进至仙人山南侧与五星桥之间,又受到仙人山两侧越军的火力袭击。10时11分,坦克3连插到孟康城和东楼地区。由于伴随坦克3连的步兵与坦克脱节,左右邻步兵又没有按时攻击到位,坦克3连遭到孟康南山、孟康东侧的那布方向、东楼方向的越军三面火力夹击。坦克1营营长立即命令前卫排向东,其余坦克向孟康南山方向,利用有利地形,孤军与越军激战近2个小时。

战斗至此,坦克1营陷入越境10余公里纵深,孤军与敌作战,没有炮火支援,没有与左右邻的支援步兵建立直接通信,对近距离隐蔽的越军反坦克火器难以发现和摧毁,身处险地,已成强弩之末。

12时许,坦克1营营长请求师炮火支援。师指考虑到左右两侧步兵尚未到达预定位置,坦克分队一时难以得到步炮支援,遂于12时10分命令坦克3连撤至仙人山南侧一线占领有利地形,以火力支援步兵战斗。坦克3连在后撤至马店地区时,又遭越军猛烈射击,309号坦克被击中,车内弹药殉爆,炮塔炸飞出几米远,4名乘员全部牺牲,302号坦克也被击毁。当坦克3连撤至仙人山南侧时,仍受越军火力威胁。坦克1营营长考虑到当面之敌反坦克火器较多,加上坦克3连有4辆坦克带有伤员,遂于14时44分自行撤回纸厂。后撤途中,311号坦克又2次中弹,左侧负重轮被打坏1个,驾驶室左侧装甲被击穿,驾驶员贺全利3处负重伤,部分肋骨外露,流血不止,昏迷过去。被同车的战友唤醒后,贺全利忍痛继续驾驶坦克前行,但速度越来越慢。为了让自己后面的全连最后3辆坦克加快脱离险境,贺全利操纵坦克向右边靠,准备让出一条路来。但由于路太窄,311号坦克滑进了路边的沟里。等后边的坦克开过去后,贺全利以惊人的毅力将坦克驶回到路上,然后坚持驾驶严重左偏的坦克行驶13公里,一直把坦克开回到国境内,才昏倒在驾驶椅上。战后,贺全利被中央军委授予 “英雄坦克手”荣誉称号。

因高山阻隔,电台不通,坦克1连于12时与师指的通信联络中断,未能接到回撤命令。16时30分,通信恢复,师指命令坦克1连向914高地射击,支援122团的战斗。由于没有与友邻步兵建立直接通信,坦克1排进至花鱼洞东北侧后,没发现越军和友邻步兵,随即返回花鱼洞以南地区隐蔽待命。17时55分,师指命令坦克1连撤至仙人山以南地区,控制有利地形,与步兵靠拢。坦克1连(欠3排)在撤至仙人山南侧时遭到越军反坦克火器攻击,先头坦克被击伤。由于指挥员没有很好地分析判断情况并组织有准备的互相掩护撤退,后面的坦克只是一味地向前冲,结果接二连三地中弹,先后被击毁坦克3辆,击伤坦克2辆,自己掉沟1辆,损失惨重。19时40分,余下的2辆坦克自行撤回纸厂。

坦克1营苦战一天,因未与步兵有效协同,不得不向后回撤,以致孟康得而复失。在17日的战斗中,坦克1营共摧毁越军火力点19个,己方牺牲20人,负伤19人,有16辆坦克不同程度中弹,其中6辆被击毁。

晚21时35分,师指命令各部停止攻击,构筑工事,夜间加强警戒,防敌袭击和逃跑。同时补充弹药,组织休整,次日拂晓再行攻击。此时,孟康守敌已被41师包围在东西3公里半、南北4公里半的地域内,攻击部队距孟康城最近处只有800米。

2月18日,师炮兵群先后对1069、1016、914、793高地及其东侧无名高地实施炮火急袭,随后步兵发起进攻。

122团1、2营分别由1187、1228、1053高地由南向北进攻孟康南山诸高地。9时40分,1营占领1026高地。在继续进至793高地东侧无名高地南侧时,遭到侧后1016高地守敌射击。1营立即以一部兵力占领有利地形,牵制1016高地之敌。12时许,2连向793高地东侧无名高地发起进攻。因越军火力较强,2连进展迟缓。营长命令1连从西南侧加入战斗,协同2连攻击。战至15时50分,1营攻占了793高地东侧无名高地表面阵地,残敌退入地下工事顽抗。随后,1营以一部兵力清剿高地上的残敌,主力直取南侧的1016高地,于18时30分将其攻占。

2营在1营东侧并肩发起攻击。6连沿1155高地向北进至鞍部时,遭到北侧无名高地越军火力阻击,伤亡3人。连长及时调整部署,组织火力掩护,然后分两路向北侧、东北侧的2个无名高地同时发起进攻。至15时,攻占了2个无名高地及北侧的1069高地东南突出部。在继续向1069高地攻击时,与守敌展开激战。营长即组织营炮兵连向主峰之敌进行火力压制,6连趁势向上猛攻,于17时30分攻占主峰,歼敌60余人。5连在1053高地、975高地西南无名高地坚守,阻击南逃之敌,先后毙敌50余人。
3营再次向花鱼洞、914高地发起攻击。10时40分,在2连配合下将914高地攻占,控制了花鱼洞。13时,3营占领了马店,后奉命转为团预备队。9连攻势凶猛,于19时许一度突入孟康县城。城内守敌依托残存火力点顽抗,793高地西北侧无名高地守敌也以火力侧击9连,双方形成胶着。战至晚21时,9连奉团指命令撤出孟康城。

123团1营继续围攻1361高地,战至11时30分将其夺取,毙敌18人。2营的5、6连向1002、1012高地攻击,救援东侧923高地的4连。9时许,师指命令123团迅速攻占炮台山。阮恒秀团长令6连继续救援4连,营指率5连向炮台山方向前进。6连在攻占1002高地东南无名高地后,错判地形,向营指误报已攻占了1012高地。营长据此通报4连,要其向6连靠拢。

17时35分,师炮兵群向炮台山进行了5分钟炮火急袭。随后,123团1连从1032高地,5连(欠1个排)从1124高地,东西对进直取炮台山。战斗至18时30分,将炮台山攻占。

123团4连于18时向1012高地东北侧凹部靠拢时,遭到1021高地越军射击,伤亡34人,建制被打乱。连队干部各带部分人员分别占领1012高地东侧及其以东无名高地和1021高地西侧。18时24分,副营长又谎报“与敌肉搏”等情况。师指命令123团迅速查明情况,立即上报。

打到这时,41师已攻占了孟康城周围各高地,守敌大部被歼,仅剩城内、东楼、马代地区还有残敌负隅顽抗。

19日8时,在师炮兵群火力支援下,122团、123团各攻击分队分别向孟康城、东楼、马代之敌发起全线攻击。11时,根据123团所报4连的情况,师指命令121团以2个连沿发隆至孟康公路、122团以1个连出动援救4连。

122团1营继续肃清793高地东侧无名高地的残敌,以小群多路搜索,卡口堵洞,围打地老鼠。2连6班长谢国华在昨天的战斗中臀部负伤,仍忍痛坚持战斗。在带领全班战士搜索时他发现了一个隐蔽的山洞,当接近时遭到藏在洞内的越军射击,谢国华又先后两次中弹,全身已负伤10多处。他推开前来给他包扎的战友,让他们去报告连长,自己坚持向洞内投弹并用冲锋枪封锁洞口。连长韩洪亮带人赶到后,立即组织4挺轻重机枪封锁洞口,掩护喷火班和投弹组接近洞口向洞内喷火、投弹,全歼了洞内的残敌71人。13时,1营从拉边、拉亏东侧向孟康城发动攻击,一举从城东、城南方向突入城内,于15时占领全城。

123团2营各部在1012高地地区会合后,发起进攻,于10时20分攻占了1021高地,毙敌32人。

122团2营5、6连于9时20分向858高地进攻,10时攻占该高地。扫除屏障后,5、6连继续攻击,于18时攻占马代、东楼。4连沿公路向那布方向前进,于19时攻占最后一个要点1017高地。

至此,战斗全部结束。

在孟康进攻战斗中,41师共毙敌574人,俘敌63人,缴获各种火炮17门、高射机枪6挺、轻重机枪31挺、步枪330支、火箭筒9具、各种炮弹2700余发、各种枪弹45万发及军用物资一批。122团也成为对越还击作战发起后第一个攻占越南县城的团队,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战后,122团2连被中央军委授予“攻坚英雄连”荣誉称号,123团1连被昆明军区授予 “钢铁英雄连”荣誉称号,122团1营和123团1营均荣立集体三等功,122团2连6班长谢国华被昆明军区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30 13:30 , Processed in 0.05431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