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未来十年,什么样的能力最重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19 16:3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到2020年,15个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将有500万个工作岗位被机器人替代。花旗银行和牛津大学预测,中国77%的工作都有被机器人代替的可能,“被替代率”高居全球第二。

  也就是说在三年之后,100个人里将有77个没有工作。

  OECD教育司司长施莱歇尔所说的那样,“在快速变化的互联世界中,为了使学生在生活中取得成功,教育必须改变。因为互联网知道一切,所以现代全球经济不会为你知道什么就付给你钱,付给你钱是要看你能运用你所知道的做什么。”

  在全面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今天,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真正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却不知道如何是好。

  想要培养孩子,首先你要知道未来什么能力最重要。

  未来什么能力是最重要的?

  为应对未来的挑战,国际组织、发达国家都在21世纪初就纷纷提出21世纪能力和核心素养要求,这些核心素养既包括特定学科领域的素养,也包括跨领域的通用的素养。

  尽管不同国家提出的素养存在具体细节上的差异,但是与传统的能力要求相比,这些框架都有两个方面的共同的鲜明特征:一是在认知技能方面突破传统,强调批判性思维、创新、问题解决和信息素养;二是重视人际交往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这两种“软技能”,包括沟通合作能力、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控、公民责任和社会参与等

  我国也提出了我们自己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社会参与和自主发展,其主要内容与国际大趋势是一致的。

  未来人类有哪些优势是人工智能所不能替代的呢?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到2020年,大多数职业所需的核心技能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尚未被认为对今天工作至关重要的技能。总体而言,社会技能(如说服力、情感智力和教育他人)在各个行业之间的需求将高于狭窄的技术技能。

  例如,央视的《开学第一课》,有53根手指的机器人和小朋友比赛弹钢琴,但郎朗很容易就能分辨出哪个是机器人弹的。这说明人工智能的确很强,可是那些真正需要发自内心情感来做的事情,比如音乐,机器人是怎么也不可能像人类一样演奏得那般动人、温暖。

  柯洁说,阿尔法机器人在围棋技术上战胜了人类,但我没有感受到它对围棋的热爱和热情。人类相比机器,最宝贵的是鲜活的感情和灵动的思想。所以人类的优势在于创造性、情感态度和社会责任等。

  未来所需能力的困境

  虽然我们面对智能AI时,有着不小的优势,但很可惜的是这些优势并没有具体量化的指标。

  你要知道在教育中许多条件、考核标准是可以通过量化指标考核出的,但绝大部分是无法考核的。

  比如领导力,比如自我学习能力,比如科学素养的高低,比如财商能力。

  在面对未来扑朔迷离的环境时,我们对孩子的帮助无法像今天面对语文、数学一样查漏补缺,1+1就是等于2,某个汉字横竖撇捺也只有规定的笔画。但在未来我们无法在孩子需要领导一个小组时,准确的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我们能做的,只有在身边人海茫茫中,找到一些成功的人,成功的事,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借鉴,如何学习。

  其实这些能力都与孩子的财商能力挂钩,像少数派一样思考,学习成功者那些成功的经验,让孩子面对未来不再迷茫。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6 08:26 , Processed in 0.0582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