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曾经辉煌的香港文娱快速衰落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22:5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音乐在整个亚洲都具有标志性的地位,人们把它称做“东方好莱坞。港剧、港片和粤语歌曲传遍大陆的大街小巷。而如今,优秀的港片几乎绝迹,什么原因导致了曾经辉煌的香港文娱快速衰落呢 ?




  90年代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香港经济发展出现了颓势,吴宇森、周润发,成龙、李连杰杨紫琼等,都投奔好莱坞去了。香港已经没有主流电影,并且开始从高峰期慢慢滑落。剧本创意匮乏粗制滥造已成为香港电影失去观众的死结。能够吸引观众入场的只剩以性和爱情为题材的喜剧。




  音乐方面随着谭、张、梅、陈的淡出,香港‘’四大天王‘’偶像制造崛起,打破了原有公平竞争机制,香港乐坛开始转向偶像,四大天王虽取得前所未有成绩但为了迎合市场丢了本土粤语转为国语。从而是粤语失去原有的市场。




  明星断层,已成电影、音乐青黄不接最突出的表现。香港流行文化圈,只注重包装年轻偶像,而这些偶像明星多为非专业演员,这类依赖新鲜感和年粉丝追捧的明星很难保证长期稳定发展,使那种跨年龄阶层的实力派巨星难以出现。




  2002年据香港的报告显示最受买家欢迎的男女演员仍不外乎80年代出名的刘德华、周润发、梁朝伟、张曼玉等四十岁左右的明星。没出一个像样的新明星,




  内容空洞无物风格不鲜明,越来越多的影迷将香港电影斥之为“垃圾片”,每上映一部都遭群起攻之的落魄局面。香港只有几百万人口,电影主要靠外销来赚钱,但近年盗版猖獗,抢去了电影投资者八成的外销收益。




  2002年息影多年的许冠文复出,远走好莱坞的成龙回归,王晶也高产地推出三部电影。《无间道》系列的出现,似乎预示着香港电影的复苏,但市场中的反响却分明显现着力不从心的无奈。




  由于香港和内地合作日益成熟,赢得了票房,但香港本土的电影生意却一蹶不振,过去香港人热捧香港片的热情不再,本地票房下滑,港产电影也从十年前一年二百多套急降到这几年勉强的五十多部,香港电影人,早已宣告本土阵地的失陷。




  随着内地电影市场的崛起,香港电影人的相继来内地发展,香港电影的港片也不再有真正的港片的味道,香港电影时代的结束。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6 12:26 , Processed in 0.0583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