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溥聪投书赞台日渔协符美战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1 04:3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台湾驻美代表金溥聪在台日签订渔业协议、总统马英九对美国政界发表视讯演说后,以长篇幅文章“台湾能带头”投书《今日美国报》(USA Today),称台日渔业协议符合华府“亚洲再平衡”战略,东海和平倡议及渔业协议广为国际社会赞誉。有分析指出,日本在经过长达17年的谈判后,终于在4月10日与台湾签署渔业协定,纵观此前东海局势,选择在这一时间点上,更突显出日本想离间两岸关系、破解共同保钓之意。对于马英九来说,不但欣然上钩,更是沾沾自喜,在主权上宁和日也要拒陆,自认为获得了抗陆的资本。

金溥聪在投书中指出,马英九最近提出降低东海领土争议的解决之道。美国在亚洲最亲近的两个伙伴——台湾与日本的关系增强,搬开争议,渔业协议符合华府“亚洲再平衡”战略,东海和平倡议及渔业协议广为国际社会赞誉。马英九2012年8月提出倡议,建议东海领土争执各方“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协商搁置争议”。马英九认为,主权至上,会情绪上连结未解决的历史问题,造成民族主义高涨,导致可能的军事冲突。

文中提到马英九倡议主张“主权不容分割,但资源可以共享”。而台湾与日本以钓鱼岛渔权为谈判重点,经过17年努力终于完成,充分显示倡议的可行性。

有分析认为,台日渔业协议划定“协议适用海域”,扩大台湾渔业执法线,一度被台日双方定义为在友好关系下达成的“历史功绩”。马英九的台日渔协实质上是拿主权换资源,主权口头化只求资源分一杯羹,更确切地说是搁置主权。

金溥聪还指出,以台日渔业协议为可能的模式,涉及争议各方应以马英九的和平倡议为鉴,师法当中的具体建议。首先的步骤是涉及争议国家进行双边谈判,协商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东海海底与渔业资源为方向,最终目标为三边协商。

金溥聪说,协商并不容易,但“行远始于第一步”,希望马英九提出的蓝图,能化解领土争端引发的极端民族主义,避免重蹈百年前欧洲领土争议引发战争的覆辙。

台日渔业协议中,日方“允许”台湾渔民进入钓鱼岛“专属经济区”捕鱼,但仍不能进入距钓鱼岛12海里海域。对于这个“重大成果”,马英九感到非常欣慰,表示“如在主权上没有任何让步,但在渔权上有相当程度的增加”。然而日方运用的是“允许”字样,马英九却沾沾自喜,为了些蝇头小利,公然放弃主权。

对于马英九政府的如此作态,分析认为,马英九当下在内政上频受指责,唯有在外交事务上有所作为才可能缓解岛内对其的不满情绪。日本此举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马英九对岛内有所交代。而马英九也借此表达并未以“主权换渔权”,强调自己依然保钓则是积极地与大陆切割。

况且,日本让利台湾并非全无目的。外交人士认为,导致美日态度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渔季将至,美日都担心因为台湾必须护渔而与日本再发生冲突,形成台海两岸联手保钓的情形。

日本这样做,是在挑拨离间两岸关系,是日本乃至美国想联合台湾一起遏制中国大陆,逼迫大陆在钓鱼岛问题上作出让步等等,这些表面上的用意皆然。而日本的真正意图,主要还是在两大悖论中把所有的保钓之路堵死,轻松攫取钓鱼岛“主权”,为在国际社会上宣传和争取舆论支持作注脚。更有媒体称,台日渔业协议已在两岸之间成功打入楔子,安倍首相离间两岸的外交战略已见成效。有评论人士说,马英九在明知日本种种用意的情况下,在主权上也要“和日拒陆”,是变相与大陆对抗。

在台日签署渔业协议后,马英九将日本此次的让步视作是其“东海和平倡议”的成功,美国对马英九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在美、日的加持下,马英九4月21日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两岸政治对话不着急,明确无意将两岸关系引向政治层面的态度,使马英九抗陆的态度趋于明显化。

也有分析批评称,日本给台湾扔两颗“糖果”,施小惠以博大利,对台湾而言哪里有什么值得高兴的,更谈何“进展”与“突破”?然而同为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的子孙,马英九轰大陆的举动无疑是在充当替日本管理治安的“伪军”,获得一点“蝇头小利”后,就开始对抗自己的“大哥”。马英九头脑要清醒,莫让日本成了“鹬蚌相争”的最终得利者。





(韩熠 撰稿)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7 18:28 , Processed in 0.05351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