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岸政治对话成中美台新角力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30 16:4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马英九表示当前两岸政治对话“无必要”后,再传出台国防部提出两岸军事互信机制或两军交往的启动“必须在政治对话之后”,变相关闭了两岸军事互信的谈判大门。至此,马英九内阁在两岸政治议题方面已全面退缩。而大陆在习近平上台后已经多次明确表现出对两岸政治对话的意愿,两岸先谈军事互信更一直是大陆方面的明确主张。在两岸于政治议题渐行渐远之际,美国方面对两岸政治谈判及军售的态度也格外引人瞩目。有分析认为两岸政治对话必然成为今后中美台新角力点。

台湾在经济获利后政治止

马英九多次重申,在两岸关系的原则上,台湾一向的立场就是“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及“先经后政”。大陆为尽量同台湾形成共识,在胡锦涛当政的10年期间以经济交往为优先向台湾倾斜。2012年两岸经贸关系迈入“深水区”。在这段时间中,两岸经贸交流趋于平稳化,合作趋于扩大化,在这个过程中两岸经济沟通基本融洽,大陆在不断扩大双赢的机会。

2010年6月29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重庆正式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在ECFA的影响下,两岸经贸联系日益紧密。据台湾关税总局统计,2012年两岸贸易额为1,168.5亿美元。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这样的经济成就也助马英九在总统选举中获得连任,而马英九在选举中也主动提及同大陆谈判和平协议。

在经贸交流平稳扩大的前提下,政治对话也被大陆提上日程。马英九进入第二个总统任期后,没有连任的压力,接近马英九的人士也透露,马英九有意在两岸关系上寻求突破,以争取诺贝尔和平奖获得名垂千古的历史定位。两岸分析人士都有指出,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两岸军事互信,结束“敌对状态”,在两岸关系正常的基础上开展政治对话。

2012年大陆上至时任总理温家宝,下至国台办、国防部,都向台湾提出开展军事互信的谈判。大陆前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也强调,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

然而,马英九连任后并没有在两岸政治议题上有任何积极表示,反而竭力淡化大陆因素向美国靠拢,除了在经济方面加强对美让步和积极合作外,更将自己的“影子”金溥聪派往美国建立直接联系。美国方面也在为马英九抗拒两岸政治对话的行为背书。美国在台协会前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C. Bush)在其新书发表会上表示,“签署和平协议非常困难。”他提及美国学界部分人士认为,两岸要签和平协议,关键在“意图”和“承诺”,但涉及到双方互信,且在中共飞弹威胁下,和平协议能造成多大改善,还是未知数,“我不认为台湾人会有意愿接受”。

此外,他还为马英九送上定心丸。卜睿哲表示,两岸在马英九总统第一任期,因为有共同利益而发展快速,但在马总统的第二任期,两岸关系进展会比较缓慢,但不太可能发生“倒退”的情况。因北京不太可能改弦易辙,从相互说服转成力量相向。所以当日本作出让步与马英九政府签署台日渔业协议后,马英九4月21日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两岸政治对话不着急,明确无意将两岸关系引向政治层面的态度。

而台湾国防部副部长杨念祖在华府也表示,两岸军事互信机制或两军交往的启动,必须在政治对话之后。他强调,在政治分歧和平解决或实现政治解决之前,两岸军事互信机制不可能进行也不可能实现。马英九和杨念祖的先后表态等于台湾方面已将两岸政治对话束之高阁,让这件事陷入死循环。

大陆推两岸军事互信针对美国

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再度提出“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敏感议题。此举不只代表着大陆对未来“两岸政治对话”内容方向的正式确定,也意味着北京高层对台战略已有积极主导与灵活运用的趋势。换言之,大陆欲推动“两岸军事互信机制”与“两岸和平协议”之战略目的,不单是对准台湾,其实更对准美国!

大陆对于美国借“台湾关系法”长期供售武器给台湾,并持续加强“台美军事合作”的作法,一直强烈不满。认为这是过去“台独”分子所凭借并推动“法理台独”的根本原因。也由于北京高层早已深刻体认“台湾问题”实质上也是“中美问题”。因此要遏止“台湾独立”完成“两岸统一”的战略途径,就是要断绝美国“对台军售政策”;而断绝美国对台军售的战略作为之一,就是借力使力,即推动 “两岸军事互信机制”。

美国前副助理国务卿薛瑞福(Randy Schriver)4月24日指出,对于美国来说,对台军售只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美国一直以来适度对台军售是为了让台湾有信心和大陆谈判。而对台军售和两岸关系之间的关联性也非常显著,64亿美元对台军售后才有了ECFA,“九二共识”也是有了对台军售之后才有的。美台商会会长韩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24日也指出,虽然“九二共识”让两岸关系有所突破,但美国对台军售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让台湾和中国大陆交往时,更具信心和安全感。这反映出美国对台军售的目的其实在于让台湾在“以武拒统”方面更有实力,言外之意是美国的武器使大陆不敢攻台所以只好转经济合作。正是因为中美双方都明白军售对台湾的作用,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缠斗多年,中国的态度也越来越强硬。为达到“釜底抽薪”的目的,大陆希望通过两岸军事互信方式,降低台海双方军事对峙和紧张程度,使美国失去在维持对台军售的根据。而美国也会想方设法破解大陆的努力,使台湾难以摆脱美国军售。因此在两岸政治议题的角力中,美对台军售都会是一个重要看点。

马英九对两岸政治对话能拖到几时?

中共新首领习近平上台后,虽表示对台政策延续胡时代,但两岸政治协商、对话即刻成为大陆对台热词。在大陆两会期间,更成为未来对台工作主调。在辜汪会谈20周年前夕,大陆海协会选出新首脑,由大陆前商务部长陈德铭接任海协会主席。尽管他表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仍然是现阶段两岸协商的优先和重点”,但他强调,两岸“不应设置人为的禁区,双方终究要务实探讨政治难题的解决之道”,未来海协会将支持两岸学术机构和有关人士展开有关政治问题的交流、研讨,支持两岸民间政治对话;并表示未来不只是海协会,整个大陆涉台部门都会以促进两岸民间政治对话做为工作重点。可见,大陆希望在保障两岸经济合作势头的情况下已可以由经转政,哪怕是先民间后官方,遵从“先易后难”的原则。而习近平在自己的任期一开始即提出两岸政治议题,已可预见他在未来当政中对两岸关系发展的用力点。

台湾有舆论认为,对于大陆方面急于展开政治对谈,台湾方面似乎十分排斥。不过,仔细推敲,双方的差异其实没有那么大,主要症结在于台湾将政治对话定位为官方性质,至少是海基、海协两会间有关的政治议题的对话;台湾认为目前双方歧见甚多,急于商谈,只会治丝益棼,反而使问题复杂化。至于民间与学术单位就两岸政治问题进行研究与对话,台湾当局只是不乐见速度太快,避免形成“促谈”的氛围与压力,影响政府既定步骤。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两岸之间目前的许多障碍都是由于互信不足,了解不深,以致产生误解与隔阂,这些固然有赖时间化解,但不沟通、不对话如何促进相互了解及信任?不坦诚讨论岐见,又如何能够建立共识?再者,如果根本无心开始两岸政治对话,或者有意拖延,那么对此的任何借口都是掩饰,毫无诚意。

换言之,政治对话应该是由民间研讨到两会协商,最终才进入政府谈判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当然必须保持“九二共识”中“搁置争议、存异求同”的基本原则,台湾也仍然可以握有自主权,视对话成果和民意,决定推进的速度。

前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卜睿哲不久前在美国表示,两岸要展开政治对话非常困难。他的理由是台湾的民意和舆论都不支持。其实卜睿哲没有说出来的一点是,美国不支持。众所周知,马英九处理两岸关系,实际上受制于美国。台湾民意是否不支持政治对话,卜睿哲没有给出具体的民意调查数据,但是民意支持两岸和平进展,在2012年用选票表现出来了。两岸和平进展要继续向前,不可能只谈经济不谈政治。

因此,两岸政治对话,是谈比不谈好,早谈比晚谈好。马英九应该明白,两岸和平进展越向前,“只经不政”的空间就越来越窄,而大陆在两岸和平方面主动性上的优势也会日益凸显,即使是美国对这一点也是清楚的。也许两岸对话谈成什么样目前不一定能够预期,但是先坐下来谈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祝小羽 撰稿)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5-1 04:36:00 | 只看该作者
現在和未來,擺在中華各民族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是共匪解放台灣,要麼是公民的自由中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7 16:48 , Processed in 0.05638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