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人與學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04:5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現代﹐學問二字牽涉的面很廣。科技電腦等專業知識也是一種學問﹐但不在本題討論範圍內。筆者主要談論文學詩歌及語言寫作方面的學問。所以談及的名人也與這方面有關。
        直截了當地說﹐名人與學問不一定成正比。現代的名人常常在這方面徒有虛名。古代的名人如蘇東坡﹑鄭板橋等是因為有學問而出名﹐但現代的名人基本上不是因為本身有學問而出名。有的人是被政府或其他人捧出來的。有的人有了錢自己用錢買出來的﹐如自己出錢辦份報紙或雜誌等﹐就出名了。但看看他們寫出來的東西實在不敢恭維﹐不但語法及標點符號錯誤不少﹐甚至語句也似通非通﹐中不中﹐洋不洋。記得有人說過她能出這麼些書是因為運氣好。看了一些她的東西﹐相信她說的這句話一點不錯﹐決不是謙虛。在有些人的一篇二三千字洋洋洒洒的文章中﹐居然看不見一句中華語言文化精練濃縮的成語。不是說有幾句成語就算學問好﹐但一句成語都寫不出﹐更談不上學問了。如果有人能用一百句成語連起來寫篇文章﹐或許句子會不自然﹐但也難能可貴的。能知道一百句成語也不容易。有人寫的所謂詩﹐不知所云﹐意義朦朧不明﹐除了自己外﹐恐怕誰也看不懂。這離開學問二字實在太遠了。所以他們的出名肯定不是因為學問的緣故。
        現代的中國人﹐經過文革中思想被搞混亂的階段﹐經常陷入某些思維誤區。有虛心好學的年青人﹐要求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於是就千方百計要去找些名人請教﹐似乎以為名人必定是學問好的。而這些徒具虛名的名人怕露了自己繡花枕頭一包草的臭底﹐經常擺起臭架子﹐不是推說太忙避而不見﹐就是敷衍了之﹐從沒有紮紮實實地給年青人在學問方面作些指導。有的年青人因為追名人而浪費了許多寶貴時光﹐還不如自己多看些書﹐自學成材的好。
        筆者在文革中認識一位老先生。他一點名氣都沒有﹐但學問好得很。他跟我談古論今﹐滔滔不絕﹐得益非淺。他對我寫古詩方面給過不少指點。所以學問不是靠捧出來的﹐不是靠吹出來的﹐是要自己日積月累苦學而得。一個人有沒有學問也不是靠人捧說出來﹐而會在自己的作品中顯示﹐就像曹雪芹寫的紅樓夢一樣。詩曰﹕“桃李無言﹐下自成蹊。”信乎然也。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4 14:27 , Processed in 0.06215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