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徐时评:骗子是怎样“炼”成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9 07:5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去年荣获“二十一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的作品里,有一部小说名叫《骗子》,作者是西班牙的哈维尔·塞尔卡斯。小说主人公恩里克·马尔科经历了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佛朗哥独裁统治和民主过渡等重要历史时期。他通过伪造历史,以纳粹暴行的见证人、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和反抗佛朗哥独裁统治的斗争者等身份大肆宣传自己的“英雄事迹”,社会地位也扶摇直上。然而,就在他如日中天的时候,他的谎言被彻底揭穿,从一位平民英雄瞬间沦落成爱慕虚荣的骗子。

百度了一下,骗子是指想用狡猾的手段或欺诈的作法,特别是利用别人的轻信或偏见而得到金钱或地位的人。我们生活中的欺骗行为很多,花言巧语、假大空的讲话报告其实都是欺骗,官场里的政治骗子也不少。有些欺骗和谎言甚至是善意的,可以演绎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小说《骗子》里主人公的弥天大谎,只是小说的表面题目,作者着意谈论的是被炒作的历史回忆以及隐藏在人性深处的见不得人的东西。

不过,欺骗行为演变为欺诈,那就是刑事犯罪了。最近电信诈骗更是猖獗,短短几天时间先后诈骗成功并“气死”了两名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事情闹大了,使电信诈骗成为了网络热点话题。警方迅速出击,抓获了几名犯罪嫌疑人,还有几个在逃。事实证明在实名制的当下,电信诈骗其实是可以迅速破案的。


​电信诈骗,全世界都有,但是没有一个地方像我们这样如此肆虐、如此疯狂、如此持久、如此根深蒂固。这其中有运营商的问题,也有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据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披露,近一年的时间,国内6.88亿网民因垃圾短信、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达到915亿元,令人触目惊心。

除了电信诈骗,以高息揽存为诱饵的金融诈骗,以养生保健为噱头的医疗诈骗,以高大上为幌子的学术诈骗……这些骗术都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令人们防不胜防。所以,这就不得不令人思考:这些骗子是怎样“炼”成的呢?

中国的骗子有几个特点:第一,骗民不骗官。在中国,可以掌控或者调动几乎所有社会资源的政府,想要办成任何事情应该说是易如反掌,关键看愿意不愿意办、值不值得办。这里面领导的喜好占据了重要成分。电信诈骗之所以这几年肆虐猖獗,就是因为绝大部分案件,骗的都是普通老百姓,难以引起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加上取证难、异地办案成本高,所以最后都不了了之了。这次如果不是因为出了人命,这样的事情恐怕就如同千千万万个普通诈骗案件一样,最后都石沉大海了。


​第二,最大的骗子在官场。官场上的腐败分子就是最大的政治骗子,台上个个都是“孔繁森”,台下不少却是“王宝森”。官场上假学历、假文凭、假数据、假大空的文章满天飞,为社会上的骗子作出了榜样。社会上的骗子与官场上的骗子狼狈为奸、珠联璧合。相对于社会上的骗子,官场上的骗子危害性更大。

第三,骗子横行霸道与公权力不作为密切相关。这次山东临沂18岁的姑娘徐玉玉被骗子“气死”,事后她父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多次失声痛哭地说道:“如果我不带女儿去报警,就让她哭一晚上,也许女儿就不会有事。” 原来父女俩去报案,民警说被骗的钱追不回来了,当时并没有立案。如果她没选择报警,也许不会死,最多就是抑郁一下。这是怎么的一种绝望。压倒女孩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骗子,而是执法者的不作为。

也许有人说了,电信诈骗这种小案子如果都立案,公安机关恐怕就别想再干别的事情了。这话不假。不过,这里面还是有一个人民群众的利益重要,还是官员的利益重要的问题。不是有官员信誓旦旦说,决不让一粒不安全的米进入G20吗?怎么没见有官员拍着胸脯说,决不让一个电信诈骗分子逍遥法外?针对的对象不同,一个是领导,一个是百姓,结果肯定就不一样。难怪有学者质疑:为何维稳可以天罗地网,诈骗却可以畅行无阻?纳税人的钱应当往什么地方用?


​此外,骗子的违法成本过低,难以对罪犯起到震慑作用,也是骗子猖獗的一个原因。所以,上述几个因素合起来,就“炼”成了中国式的骗子。骗子无所不在,骗子无所不能。

其实,骗子并不可怕,产生骗子的土壤和环境总不改变,这才是最可怕的。公权力不能去造假,否则上行下效,骗子就会如鱼得水;公权力不能不作为,否则骗子横行霸道,社会风气败坏,最终倒霉的肯定还是普通老百姓。
                 贫寒准大学生学费被骗痛死的惊天之问


18岁的山东临沂姑娘徐玉玉考上大学了,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对她,对她一家都是头等大事。在喜悦的背后,最大问题是昂贵的学费。她的母亲残疾,父亲靠在工地打工挣钱,家里经济条件一直很窘迫。但是,父亲还是想方设法给她凑足了9900元的学费。只等9月1日开学,她就正式成为大学生了。

但是,媒体这样报道:2016年8月19日下午4点半左右,有个陌生手机号码打到徐玉玉母亲李女士的手机上,对方声称有一笔助学金要发给徐玉玉,当天是最后一天。因为之前曾接到过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通知,徐玉玉信以为真,就按对方的要求赶到附近一家银行,通过自动取款机领款。

这是老套的电话骗局。骗子让她将自己珍贵的学费9900元转入一指定账号,说是那样才可给她发放2600元助学金。这个涉事未深的学生妹,就这样上当了,9900元被骗子骗了个精光。

当晚7时许,父亲带着她去报案。应当是从派出所那儿得知这笔钱很难追回了。她坐在父亲的三轮车上回家越想越难过,情急之下突然昏厥。两天后,不治离世。她是被这9900元心痛而痛死的。

这件事也让老航很心痛,痛得眼中吟出泪水。这样的事,如果你没有贫穷过,会很难理解。在贫苦人家,攒点钱当真太难了。区区一两万元,有的家庭要熬几年时间,并且一直省吃俭用。对徐家,那9900元不仅是钱,而且既是种种辛酸又是最后的希望。

有人会说徐玉玉不该贪心,不该那么笨,连那样的小儿科的骗局都会上当。要知道,一个半大的孩子生在贫困之家,生活圈子都相当窄,与外界接触都很少,甚至是一直孤零的。家里穷,别人有得玩,有得乐,她却很难去参与。吃的穿的用的,都只能一省再省,那在同学老师面前,她必须自卑,躲着他们,无法融入他们。一般孩子上网,玩手机等,可以获取很多信息,但她不能够,因为上网费是一笔花费。而骗子以发放助学金名义行骗,明显经过精心的设计。什么人需要并看重助学金?当然是贫困家庭。贫困家庭不仅孩子,整个家庭成员都相对处于信息闭塞状态,故也较容易上当受骗。

对欺骗,一方面是要提高大家的识别与防范能力,学校与老师有必要提醒学生们提高警惕,注意防范。在这个步步心惊的社会,学校更应当强化学生的怀疑意识与批判精神,提升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但另一方面,更要我们这个国家切实采取行动,对社会行骗行为进行有效的治理。如今,社会欺骗太多,花样百出,让人防不胜防,已成严重的社会公害。一个国家不采取有力措施打掉那些骗子的气焰,就意味着社会治理的严重失败。

就电话诈骗而言,如今不是实行所谓实名制了吗?不要说实名制防君子防不了小人。说有人用了“虚拟电话号码”无法追查。一方面搞实名制,一方面又弄出“虚拟电话号码”那样的增值业务,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究竟搞什么鬼?就徐玉玉此案,骗子准确获得她的个人信息与大学录取消息,明显是招生系统出了内鬼,将准大学生重要信息卖给了骗子。

不仅是电话诈骗,还有短信诈骗、QQ诈骗、微信诈骗、微博诈骗、网络诈骗、银行诈骗、传销诈骗、集资诈骗、会议诈骗、医疗诈骗和传统街头诈骗等等,形形式式的诈骗无处不在。若再进一步扩展外延,那些专事假冒伪劣商品的个人、企业及卖场(包括淘宝网等网上网购平台)等,又何尝不是相同或相近的诈骗行为?

中国的骗子之多,超过了整个宇宙人的想象。有些地方,事个乡村、街道都在进行专业诈骗营生,形成骗子一个村、骗子一个乡镇、骗子一条街的可怕景象。可是,有关公权力部门却采取听之任之,放任不管的做法。有关机构受到质疑,却又弄出“办案人员不足”的理由来搪塞。

对付骗子,老是“办案人员不足”,可在各地,城管、强拆之类的人却很充足。对付骗子社会资源分配不足,对付自食其力的小商贩、守护家园的城乡居民,却有的是人财物力。常见到一些大场面,大批政府人员、警员开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开过去平息某些事件,但盘据在各地,近乎招摇的骗子却一个个逍遥自在,纷纷依靠欺骗发家致富。

一个盛产骗子的社会,价值观、道德、文化那些东西便无从谈起,因为社会底线不断被突破,社会无基本规则可言。到处都是骗子,就意味着社会处于散乱的、荒唐的、仇视的状态,潜伏着很大的风险与危机。再进一步,对于广大无辜民众而言,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自己也当骗子,要么去报复骗子,动用私刑。再加上其他严峻的问题,社会一旦失控,将不可想象。而根本的原因,是我们这个国家离法治社会的距离还相当地远,而且有相当多的人对此根本没有紧迫感,甚至还不明白法治建设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原本应当就要到大学报到,就要打开眼前看到崭新世界的徐玉玉,就这样梦断骗子的一个小小的陷阱。可她的悲剧,真有可能在赵玉玉、马玉玉、刘玉玉身上重演。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3 15:40 , Processed in 0.06313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