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温”情宰相秘书命 总理十年谤声不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06:5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时间3月5日,即将卸任的国家总理温家宝正式对人大作政府报告,而这也是其总理十年的收官之“役”。秘书出身的温家宝,曾在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三位中共总书记任内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这个“大秘”职务,并由此晋升。其秘书生涯可谓如鱼得水。在其担任国务院总理的十年中,却未如其前任朱镕基一样有“开天辟地”之举,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其频秀“诗才”和泪花,展示“温情”,因此温家宝也可以称作“宰相身,秘书命”,虽然能在中央办公厅主任一职上表现不俗,但是作为担任主导国家宏观调控的总理一职,就显得力有不逮。

粗略统计其十年政绩,虽然在三农、汶川地震等问题上有所表现,2008年前后其政治声誉一时无两。但他未能善始善终,多维新闻在《温家宝三宗“罪” 求宽恕也需有交代》一文中认为,在温执政的这十年里,中国经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房价飙升、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分配改革搁浅等。就在即将卸任之际,温又祭出一个房地产调控“新国五条”,这也成为温家宝的“收官”之作。但“新国五条”立刻被盖上了“纸老虎”的印证,并被普遍认为根本执行不到位,甚至有批评者直截了当的称该政策为“窝囊”,让温家宝临退之际就不要再“折腾”了,空喊八九年没见成效,不如把工作留给后人去做。不仅如此,温家宝家族的财产案更给温的政治生命抹上巨大污点。

亲民被指“假大空”

多维曾在《同打亲民牌一实一虚 习温声誉两重天》一文中对温家宝过去十年的足迹进行梳理,发现其春节几乎都是在中国社会基层度过,如2004年温家宝在郑州低保户家吃团圆饭。2005年除夕,温家宝则在河南上蔡县芦岗乡文楼村主持召开艾滋病患者和驻村工作队座谈会,与艾滋孤儿和老人共度除夕。2006年温前往山东菏泽、济宁农村,在工地食堂和石油工人一起吃年夜饭……如此风尘仆仆,无论是否有意“作秀”,这番与民同乐的举动也是让人感动的。

今天回头来看,却大多是“务虚”的,停留在表面之上的政治作秀。虽然看上去接近群众,但是恰恰在他执政的这十年里,中国经济所出现了一系列如房价飙升、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分配改革搁浅等问题。在2008年金融危机,温家宝为保增长豪掷40,000亿人民币,而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的实际问题,仍然停留在喊口号阶段;由此造成的通胀和底层民众困苦后果。此外,在2012年一年中,温接连8次提到要出台收入改革方案而未果,是对他声誉的一次又一次打击。更是在2012年的中共全国两会上承诺,任职的最后一年,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这也更看出他的急切心理。但在这项赶在中国农历年前出台的收入分配改革制度却让民众大失所望。更多似乎只是在回应当下的热点,谈不上是一项系统的改制安排,更谈不上是缩小贫富差距的解决方案。更有人认为,这份东西充斥着温家宝“仰望星空”式的“假、大、空”色彩,是对百姓的又一次忽悠。相应的同时有分析家表示,希望温的后继者李克强不要步温后尘,能够在控制房价等方面研习其进行医疗改革时扎扎实实的特点,一步一脚印的解决今天中国所面临的种种危机。

十年政改成空谈

此外,温家宝在塑造亲民总理形象、争取普通民众支持的同时也在大力倡议政改,多次在公开场合畅谈中共一直视为“洪水猛兽”的政治改革,从而赢得了很多自由派知识分子的支持。

十年任期将满,十年间温家宝几乎每次都会在同样的场合为政改呼喊,但终归应者寥寥,党内更是基本未置一词。2010年9月,温家宝在访问美国时,与纽约当地华文媒体举行了座谈,其中特别提到政治改革问题,曾引起广泛反响。温家宝说,“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我曾经讲过,经济体制改革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也不会彻底取得成功,甚至已经取得的成果还会得而复失。”他强调,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最主要的,要保证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的各项自由和权利,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要有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发挥独立精神和创造思维,使人能得到自由和全面发展,“这应该是民主和自由的主要内涵。”

虽然一直在呼吁,但是海内外舆论一致认为温家宝所有对于政改的态度仅仅停留在言论上,没有任何实际的举动。或许对于他来说,政改是否能推行是次要的,通过谈论政改,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民意或许才是重中之重。

但是双脚离地的“亲民”也许在短时间内有效,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能践行承诺却也让民众看在眼里,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十年中,温家宝的政治声誉日趋滑落的重要原因。

温氏家族财产谜案

2012年10月26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名为《总理家人隐秘的财富》一文,将温氏家族的财产秘闻来了个大起底。1个月后的11月25日,《纽约时报》再登《温氏家族与平安崛起》的文章,称温家宝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家人可能因此获取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平安保险股票。报道发出后,在港台以及海外媒体被广泛讨论。

随后,有两名中国律师代表“温家宝家人”发表声明后,有中国网民呼吁温家宝公开个人财产。一些人称温家宝是“影帝”。虽然随后有消息称温家欲就此事起诉《纽约时报》,但是最终结果仍然是不了了之。

日前有传言称,在1月的中共党内民主生活会上,温家宝“声泪俱下”总结过去十年的执政得失,并坦承“没有阻止孩子经商,是不可原谅的过失”。温家宝承认自己是一个“事务主义者”,国务院这副重担“就差没有把我压扁倒地起不了身”。虽然目前尚无法确定该传言真实性,但足以看出温家宝在这十年中面临的压力。

新任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履新百日刚过,海内外政治观察人士对习近平“百日维新”之举大都持以正面评价,尤其是在反腐方面,认为新一届中共领导层在反腐问题上的思路愈加清晰。但是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中共着力打的贪腐对象还大都是厅局级的“苍蝇”,对于省部级乃至正国级的大员,仍然显得力度不够。尤其是在此前《纽约时报》对温家宝家族财产问题上,时至今日,依然没有给民众以交代。毕竟在今天中国大陆的社会舆情中,对于贪腐的痛恨,超过了其他所有的社会议题。这一次《纽约时报》的爆料虽然在大陆网络上的传播程度远不如3月份的薄熙来事件,但是给一向以清廉形象示人的温家宝最后政治生涯抹上了一颗不小的政治污点。


(王雅 撰稿)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7 09:57 , Processed in 0.05511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