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说命运共同体】食物背后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21:1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酸甜苦辣,不同的口味,却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交流的共同语言。一带一路沿线,口味分布的背后,是每年价值两万亿美元食物的迁徙,更是各国物产和技术的交换。今天的《数说命运共同体》来关注《食物背后的故事》。

在一带一路沿线,你知道人们口味的偏好是怎么分布的吗?亿赞普大数据显示,吃辣的嗜好正在一带一路上扩张,它成为亚洲和中东欧45个国家追捧的第一口味。

一个“辣”字,两种写法,中泰两国交换辣味的背后,是有趣的辣椒贸易。就在去年,全国的8000多吨干辣椒汇聚到青岛等港口,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运往泰国;与此同时,58吨新鲜的泰国辣椒沿着湄公河来到中国腹地。简单的口味交换,在一带一路国家之间构建起大量的农产品贸易,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就是来自印尼的棕榈油。

在中国,人们一年要吃掉400亿包方便面,这也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方便面消费国。而每炸一包方便面,需要12克棕榈油,就是说中国人一年就得吃掉上百万吨棕榈油。这么多的油,中国却一滴也不产。

可对于原产地印尼来说,消费越多,产生的棕榈壳也越多,因此给当地农户带来不少麻烦。而现在,这些总是被丢弃烧掉的垃圾,意外地成为新加坡人的宝贝。

就在新加坡这个“花园国家”的发电厂里,来自印尼的棕榈壳堆成了山。因为掺进了20%的棕榈壳生物质,燃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两成,这座燃煤电厂才破天荒地得到新加坡政府批准建设。

如果用统计数据来讲这个故事,它会是这个样子:当三个中国小伙伴各吃一碗泡面的时候,印度尼西亚产生的棕榈壳,可以让新加坡200盏5瓦的节能灯泡,同时点亮一个小时。

以食物为媒介,多边贸易让风俗各异的国家变得更加紧密。巴基斯坦盛产绵羊,柔软的绵羊皮更受新加坡消费者的欢迎,而每年六千吨的绵羊肉则卖给了沙特阿拉伯人。当巴基斯坦的羊肉摆上沙特人的餐桌上时,中国的一种食材已经悄悄地潜入了哈萨克斯坦人的主食中。

大数据发现,农机的检索热度在中亚地区和乌克兰呈现趋势性增长,特别是乌克兰一度因为农机短缺造成粮食减产,将乌克兰网民对农机的关注度推到热度榜榜首。

检索热度的背后,既是关注度,也是一带一路国家互通有无的商机。现在你看到的每一条银线,既是价值上亿的农产品贸易,也是这个国家人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异国美食。如今,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总量已经超过两万亿美元。随着越来越密集的贸易往来,每年将有数千亿的增长空间在这里成长。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2 00:03 , Processed in 0.07828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