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纽约时报的温家报导有4点失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07:5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接近中国总理温家宝家族和平安保险的知情人士说,《纽约时报》24日“平安秘密持股人:温家宝的朋友与家人”一文报导有不少内容与事实不符。
 
  知情人举例说,《纽约时报》这篇报导说,1999年秋,平安保险面临生存危机,平安保险董事长马明哲写信给当时国务院主管金融的副总理温家宝。实际上,马明哲当时不但致信温家宝,还给其他高层领导写信,信的内容是唿吁开放金融市场。《纽约时报》这篇报导的作者张大卫手上有这封信的复印件,但他的报导没有援引这些信件原文,而是故意误导读者,让读者认为马明哲只是恳求温家宝特别关照。
          
  《纽约时报》的报导说,1998年中国新的保险监管机构成立后, 它开始施压拆分平安的信託和证券业务,并将人寿和财产保险部门分成独立公司。1999年11月,时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的马永伟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称,该机构已经做好计划,要对平安及其他保险公司进行拆分。当时,只有两家大型国有金融机构免于被拆分,而三家大型国有保险公司都被迫进行了拆分。
         
   这位知情人士说,中央政府当时的拆分决策并不针对所有保险公司,而只是针对平安保险,而当时中央政府决定对平安保险进行拆分只是为了让这家公司市场化。

  纽时报导说,马明哲写信给当时主管金融的副总理温家宝求关照。          《纽约时报》的报导说,平安保险不仅免于被拆分,而且还得以获准保留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的牌照,获准保留经营证券公司和信託公司的牌照,平安还获准取得了一张银行牌照, 这些牌照价值连城。
          
  这位知情人士说,平安保险的经营统计数据可以证明这点,所谓平安保险依靠获得市场上价值连城的这些执照暴富的说法也不是事实。当时,中国多家公司都有这些执照,但这些公司都亏本,华润甚至还把它的执照卖了。被《纽约时报》报导认为在市场上价值连城的信託公司执照,其实,它的经营总额只佔平安保险总收入的1.2%, 后来平安拆分时,这部分是亏本的。
          
  《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花了很大部分篇幅说明温家宝总理的老乡段伟红经营的泰鸿公司如何以极其便宜的价格购买平安股份,2007年,平安股价达到峰值,这部分股份的估值为37亿美元,这其中的22亿美元巨额财产属于温家宝家族,因为段伟红只是名义上的股东。
         
   这位知情人士反驳说,段伟红买平安股份时是风险投资,这个时候,平安公司并不赚钱。段本人也有证据证明,她名下的钱都属于她,没有一分是别人的。
          
  这位知情人士说,这篇报导出现如此多的与事实不符的内容,这与《纽约时报》这样的世界大报地位不符,他甚觉遗憾。


           明镜网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6 10:40 , Processed in 0.05565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