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敬琏:中国需要重启改革之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0 13:2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和讯网 作者:苏东

吴敬琏在《财经》年会现场



在29日举行的《财经》年会2013中,深受民众爱戴的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对进一步推进改革充满了期待。他在发言中掷地有声地表示,“大众对于十八大的期望是什么?就是重启改革议程,启动我们改革的再出发。”
  
但是怎样重启改革?吴敬琏表示,第一步,就是要确定目标,确定“顶层设计”。
  
为此,吴敬琏回顾了1990年前后改革重启的全部过程。
  
他表示,那一次改革大推进的发起人是邓小平。1990年12月中央全会开会以前,邓小平就和当时的国家主要领导人谈话里提到了我们应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91年2月在与朱镕基的谈话里再一次提出,但是他的两次提醒以后,并没有马上形成共识,而是出现了众所周知的皇甫平事件。
  
所谓的皇甫平事件,是指上海《解放日报》的周瑞金,与当时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的施芝鸿,以及《解放日报》评论部的凌河一道,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谈话精神,以“皇甫平”为笔名在《解放日报》头版发表的系列文章,针对时弊,鼓吹改革开放。
  
但是他们马上受到另外一种力量的反击。于是展开了一场到底是计划经济为主,还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争论。
  
吴敬琏说,争论过程中,比当今的形势更加恶化的是,主流媒体都表现出了一种保守的倾向,发出了种种反对的声音。
  
但是支持改革的“领导人们,和学术界、企业界以及政界的许多支持改革的人们,潜心进行研究”。
  
1991年10月到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召集了11次讨论会,着重讨论怎么搞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参加讨论会的经济学家里面,几乎一致认为要建立市场经济。
  
讨论会以后,中央领导又征求了其他一些主要领导人的意见。于是在92年6月9日,为准备十四次代表大会,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里面,首次表达了现在对于我们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他表示自己倾向于把目标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且对市场经济的特性做了解释。大致上讲了两点,一市场经济能够有效的配置资源;二市场经济能够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个讲话以后,在党的高层没有反对意见,向邓小平报告后,决心在10月的十四次代表大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定为我们改革的目标。这样就把目标模式确定下来。
  
吴敬琏说,“现在我们把它称为‘顶层设计’”。
  
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了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并没有停留在口号上,又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工作,参加研究的人数更多了。才在1993年11月的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制定了一个当时叫做总体规划,或者也叫做行动纲领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
  
这个决定一共50条,吴敬琏说,“我们又叫50条,或者叫50条决定,是一个总体的规划”。
  
重点方面,如财税、金融,当时主要是针对银行、国企、社会保障体系、外汇管理体制等等。而且规定了它们之间的配套,时间顺序和配套关系。
  
1994年开始执行这个总体规划,执行过程中也有一些小的调整。后来就是在1997年的十五次代表大会上又提出了改造,叫做“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应该做什么样的改革,特别是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布局调整”。
  
吴敬琏表示,就是“因为在这样一个总体规划下执行了这些改革的方案,所以我们能够在20世纪末期宣布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这个体制是我们中国经济能够崛起的制度基础。”
  
吴敬琏认为,既然1992年的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了这个目标模式,也就是说确定了“顶层设计”,吴敬琏表示,为什么在今天这样一个时点再次提出要重启改革议程,并讨论“顶层设计”?他认为,因为在21世纪以后,又出现了新的争论,新的不同意见。
  
所以,“我把它叫做另外一个顶层设计的时机又出现了。”
  
吴敬琏认为,“我们20世纪建立起来这个体制,一方面打开了市场经济、市场制度起作用的空间。另一方面又存在许多的旧体制,命令经济或者是统制经济的遗传”。
  
所以,吴敬琏说,2003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认识到了体制还很不完善,还存在很多旧体制的遗传,所以在全会通过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议”。
  
在这个决议里,表达了“我们生产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体制性的障碍,所以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吴敬琏表示,“不过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执行,现在看起来不尽人意,这种双重体制的存在,使得有些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日益严重,矛盾日益尖锐。”
  
怎么解决这个矛盾?目前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有种说法认为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对,它造成了腐败两极分化。“按照这种意见的支持者,他们的想法就是应该走向另外一个方向,就是要强化政府,强化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
  
吴敬琏说,目前“这种趋势显得愈演愈烈,以至于一年以前可能到了最高的地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倾向?有不同的说法,有人把它叫做国家资本主义,有人按照东亚国家转型的讨论中提出来,叫做威权主义的发展模式。有的人说的更严重一些,说这种趋势是走向权贵资本主义的趋势”。
  
“于是就出现了两个‘顶层设计’之间的争论”。
  
吴敬琏说,所以人们期盼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能够对这一争论,做一个决断,明确我们到底应向哪个方向走。“十八大明确了我们到底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就是重申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这样就把全面深化改革提到了执政党的议事日程上来,第一步已经走出去”。
  
吴敬琏深情地表示,“大众对于十八大的期望是什么?就是重启改革议程,启动我们改革的再出发”。

本文来源:和讯网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6 12:59 , Processed in 0.05528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