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 - 维护国际秩序靠口水更靠实力 (雪 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05:5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爱好和平,在大多数时候或许是美德,但在一些关键时候,也意味着迂腐、逃避和绥靖。近代以来,我们这个民族因此吃亏不少,相比之下,日本人看得要“透彻”许多。1876年,李鸿章与日本使臣森有礼会谈时说:“两国和好,全凭条约”,“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而森有礼却干脆宣称:“和约没甚用处”,“国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依著条约”,“万国公法亦可不用”。

  奉行实力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町人(幕府时代的商人)根性”,塑造了日本外交的实用性。日本人不承认有唯一正确的价值体系,也不认为有绝对正义。这种日式“变脸功夫”,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中,乃至今日,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鸿章后来对此有深刻反省:“国际上没有外交,全在自己立地,譬如交友,彼此皆有相当的资格,我要联络他,他也要联络我,然后够得上交字,若自己一无地位,专欲仰仗他人帮忙,即有七口八舌,亦复无济于事。”

  1879年,恭亲王和李鸿章曾委托来访的美国前总统格兰特,帮助调停因琉球问题而日益对立的中日关系。美国的调停被日本拒绝,格兰特给李鸿章先后写了两封信解释,并明确提出:“我甚盼中国自强。”而他的助手杨格将军在写给李鸿章的信中坦率指出:“中国若不自强,外人必易生心欺侮。在日本人心中,每视中国懦弱,为所求无不遂者,彼看不起中国,则无事不可做。日本以为不但琉球可并,即台湾暨各属地动兵侵占,中国亦不过以笔墨口舌支吾而已……中国如愿真心与日本和好,不在条约而在自强,盖条约可不照办,自强则不敢生心矣!”他更指出:“中国之大害,在弱之一字,我心甚敬爱中国,实盼望中国用好法,除弊兴利,勉力自强,成为天下第一大国,谁能侮之?”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也深刻认识到外交的根基在于实力:“夫手段狡狯,非外交家之恶德。各国并立;生存竞争,惟利是视。故西哲常言个人有道德,而国家无道德……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这一切,到了毛泽东笔下,表述得最为简洁和精辟:“落后就要挨打”。而摆脱落后,绝非仅仅需要依靠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还应当包括软实力,如内政清明、朝野齐心、战略清晰。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8 21:21 , Processed in 0.05552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