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儒家是如何教养现代女性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4 04:1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儒家如何教养现代女性
     现在社会中的许多问题,不好的现象,有的是出在男性方面,有的也出在女性方面,比如说“二奶”现象,愿意当“二奶”的女性的价值观就出了问题;还有些女性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女的,把自己的自然属性忘了,拼命在职场打拼,工作到三十多岁,回过头来想,想到自己应该要成家了,应该有婚姻了,应该有孩子了,结果婚姻已经与她擦肩而过,或者已经过了生育年龄,这时她会感觉十分悲哀。如何教化现代女性,让她们既保持传统的美德,又能适应现代的社会生活?这是当前最关注最焦虑的问题
     关于教化,在古代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女性从生下来开始,整个社会强大的文化系统就会自然地教化她。她并不一定要去读书,不必像男性一样去读经典与考科举。在她小时候,她的母亲、奶奶就会教她怎样做一个好女孩,也就是怎样做一个好女性,这种教化都是通过日常生活来起作用的。但现在没有了。现在日常生活都是西方的那一套了,即家庭教化消失,学校教育补充进来,而学校教育教的都是西方的价值观或女性观,即教女孩如何独立自由地成长。
一,一夫多妻等男尊女卑思想是儒家的错?
     在古代的社会生活中,女性是缺位的,生活的风采多半由男性来书写,而社会习俗又较多地表现出对妇女的歧视与束缚,如“男尊女卑”、“夫为妻纲”、“唯女子与小人难养”、“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观点的流布,以及纳妾制等等,但这其实是社会习俗的产物,与儒家义理无关。
     儒家还是主张一夫一妻制的,对于社会上纳妾的习俗,儒家只是最低限度的默认,从来不会正面的鼓吹我们看古代的儒家人物,孔子、孟子、司马光、朱子、王阳明、刘蕺山都没有纳妾的情况。刘蕺山在当时成立“证人会”会规中还明确规定不准无故纳妾,也就是说,只有在妻子确实不能生育的情况下,为了继承香火,才允许纳妾。但儒家并没有把纳妾普遍化,并不认为人人都可以无条件纳妾,更没有鼓励纳妾。其实一夫多妻的现象是所有古老民族的习俗,与儒家的根本义理没有直接关系。“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把纳妾归咎到儒家头上,这是不公正的。
     我们认为,在悠久的历史中发生一些压迫妇女的极端例子,西方也好,中国也好,古代也好,现代也好,都是难以避免的。然而,儒家礼教的根本用意,是要根据女性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给予妇女一个公正合理的安顿,赋予属于女性自身的生命意义与存在价值。这就是“礼”的“别异”精神,也就是所谓“妇道”。
二,儒家,佛教,为何女性对佛教更有亲和感?
    儒家虽然强调入世间法,但儒家也有自己的出世间法,即儒家对于上帝存在、灵魂不灭、生命信仰、心性永恒等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所以从宗教的角度来说,儒家亦即是儒教。但是,儒教立教的重点不像佛教,不是主要解决人的生死无明的解脱问题,而是主要解决人的生命意义的超越信仰问题。因为释迦牟尼立教的目的就是要出离生死,不管后来有多少佛经都是在解决出离生死上下功夫;而孔子立教的目的则是虔诚信仰上天以实现人天命之性的超越意义与神圣价值。
    所以,说女性的归宿,归宿到哪里?活着时通过祭祀归宿到祖先之灵的周围,去世后灵魂不灭归宿到上天的“在帝左右”。只要你不做坏事,你的灵魂就可以永远在天上享福。但并不是说灵魂上了天就没事了,善人的灵魂还要对子孙起到保佑的作用,这不分男女,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汉以后的儒家学者对儒教的这一灵魂不灭信仰重视得不够,所以人们往往感觉到儒教在这一方面的资源没有佛教多,不能给人的生死焦虑带来应有的慰藉,这才使你感觉到儒教的亲和力似乎不如佛教。这正是儒教在当今中国的复兴必须重视并解决的问题。
三,儒家如何教养现代女性?
    假如在中国,教育部长是信奉儒家价值的人,中小学校长也是信奉儒家价值的人,中国的教育就会改观了,像文化大革命批判得最凶的《女儿经》一类的女性教化书籍,就派得上用场了。文化大革命批判《女儿经》是奴役女性的封建糟粕,现在来看,《女儿经》教化女性要达到的标准,实际上就是辜鸿铭提出的中国伟大女性的几个标准:即做一个好女儿、做一个好妻子、做一个好母亲。这哪里是做奴才呢?另外,像汉代刘向编的《列女传》,以母仪、明贤、仁智、贞顺、节义、辨通等德行为标准,作为教化女性的教材,培养的都是中国伟大的女性。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30 11:42 , Processed in 0.05623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