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言爱港实害港 院校挺暴力悖初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14 22:5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香港在2016年农历春节刚过便经历了震动全城的大事件。2月9日的警民大冲突看似因小贩非法摆卖而起,却凸显了香港社会积蓄多年的矛盾。这矛盾已然弥散开来,使得香港此刻如履薄冰。对香港未来的美好愿景,以及“一国两制”原则和《基本法》对中港双方的各项约束,在各方数年经营之后,经此一事,又显现出了“化为泡影”的风险。

曾作为英国殖民地存在百年以上的香港,因中英两国各种不同,自回归伊始便注定与内地有潜在的矛盾因素。为应对在这些方面可能遭遇的潜在分歧,各方为香港留下了“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等等法理基础。如今,内地和香港却面对难以名状的尴尬:大年初二发生骚乱,扰乱民众生活;中央则首次公开承认香港存在“激进分离组织”。

经过近二十年熟悉与探索,双方若彼此更加对抗,其中必有差池。随着时间推移,过去的各类借口将渐渐没有说服力,不论有心还是无意,铸造了今日香港的是港人、港府以及中央各方的亲手作为,不再是远日港英的一纸训令。

以暴力求政治作为 热血青年找错渠道

2016年1月,四年一次的台湾大选结果揭晓,台湾又一次实现政党和平轮换。“我很相信香港见不到这种情况,我们和他们的现实差距实在太远了。” 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学系副主任叶健民受邀访台,说出了香港人的无奈。叶认为,香港难以加入政府的亲民主派青年参政无门,只会越来越激进。“有志投身政治的人当然一腔热血,但他也要生存。”

置身于舆论漩涡中的港府特首梁振英在骚乱发生后于14日再次表态,称已逮捕的涉事人员以无业者居多,学生并非多数。可见这些充满政治热情和理想化诉求的年轻反对派,除了立法会之外无法以其他渠道实现自己的政治诉求。当不再满足“拉布”所能成就的政治生涯,又没有其他办法左右建制,只好走上街头。

更何况香港青年又面对并不理想的社会现状、堪忧的经济现状,以及高物价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压力,此等境况更容易令人心态不平,籍一次偶然纷争将自己一腔情绪宣泄,激化事态。幸亏此次骚乱并未出现人员死亡,否则涉事者将面临“自己成为自己所厌恶的人”的惨痛事实。

只重目的不择手段 声称爱港却损法治

港大、中大、浸大、港科大、港理工、岭大、树仁大学和演艺学院的学生会,发起“全民起义,为以武制暴除污名”。这些支持港人“以武制暴”的声音,言必及守护香港。诚然,香港人有权也理应守护自己的生活方式。但香港的移民精神、开放传统正是建立在“讲法制”、“讲规则”的基础上。以暴力袭击警察和记者,难言其对香港社会有何助益。

在内地与香港关系问题上,香港铜锣湾禁书商李波2015年1月30日失踪,疑被带往内地受查,内地也因此被指违背《基本法》。尽管内地曾在一些对港政策上曾出现拿捏不当,引港人不适的情况。但守护香港核心价值,显然应该通过彰显它而实现——而非亲手将它破坏。倘若港人自恃制度优于内地,理应更有耐心地与内地沟通了解,体现港人核心竞争力。

校园肩负社会责任 行事不应违背初心

学生接触前沿社科理论知识、对香港前途命运高度关心、政治热情高涨,可以理解其爱港本意。但支持暴力事件涉事者、鼓励民众以激进的手法诉求政治,其在谈及警方忽视“程序正义”时,同样也忽视了“程序正义”。不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否考虑了对香港的后果,如若未然,难免给人“破罐破摔”之感。

当然,以此次事件多数港人对暴力行为的指责来看,遵纪守法的香港人并不应被暴力所代表,但八校学生会直言“起义”却难言明智。学府作为“象牙塔”,虽享有自由,同时也肩负社会责任。香港是曾创造辉煌的城市,遇到何种困难也不应损害法治;不论目的多么正确,口号多么动人,都应采取更有耐心的方式,藉此才能让香港社会健康。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2 05:08 , Processed in 0.06366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