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国人大代表:北上广深积分落户门槛不宜过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10:2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网3月2日讯(记者张艳玲)一年一度的两会即将开幕,户籍改革、积分落户、城镇化等话题都是历年两会的热点。两会前夕,中国网记者专访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常委、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谈到积分落户政策,他建议,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应明确承担的责任,如果是吸收更多外来人口的功能,就不宜把积分落户政策门槛定得过高。应该放开,让市场决定人口配置,让人口自由流动。大城市理应吸收更多外来人口蔡继明说,我国目前的城镇化面临最大问题就是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太低。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56.1%,但户口人口城镇率只占全国总人口的37.5%左右。二者之间相差18个百分点,这18个百分点乘以我国总人口,就是2.6亿农民工,他们进城了但没有户口。与城镇居民相比,他们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养老、住房等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别。这2.6亿农民工进城不能落户,造成了跟着父母进城的子女大概有3000多万,我们叫做流动儿童。还有6000万留在了农村,叫留守儿童。另外,还有5000万的留守妇女,5000万的留守老人。蔡继明说,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加快户籍人口的城镇化进程。要尽可能尽快地让这2亿多农民工变成市民。我们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先解决1亿农民工及家属的城市户籍。这样从2016年开始,一年解决2000万农民工的落户问题。那么这2000万农民工到底在哪落户呢?蔡继明说,现在的政策出现了偏差,应该说像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理应越有能力吸收外来人口,为提高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做贡献。因为这些大城市有第二产业,有发达的第三产业,集中了大量优质资源,公共服务、公共设施、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科研,能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但现在恰恰是这些大城市又在限制人口。大城市落户门槛不宜定得过高“当然我不是一味地反对积分政策,任何一个城市也不可能无条件接收外来人口,城市公共服务也承受不了,财政负担也承受不起,它是可以有门槛的。” 蔡继明说。但是,蔡继明不赞成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把进城的门槛定得过高。他认为,门槛过高会把大量农业转移人口排除在城市大门之外。这些大城市本身还有发展空间,没有所谓的天花板。从全世界城市化进城的历史来看,只有对小城市有数量限制。小城市最小的规模得达到10万、20万,才能发挥最基本的城市功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对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限制人口规模。蔡继明举例说,日本东京现在有3300万人口,而北京2200万人口。跟东京比,北京土地面积比东京要多出1000平方公里。北京的人口密度只相当于香港人口密度的四分之一。他说,北京拥堵只是因人口分布不合理,城市规划不科学,乃至大量的人口、商业、科研等各种公共设施及优势资源都集中到四环、五环以内。这些人又居住在五环以外,这样就必然形成早高峰、晚高峰交通拥堵。再加上北京市的地铁,虽然从2008年奥运以来地铁发展很快,但要和东京比,北京的地铁只有四五百公里,东京是两千多公里。东京的人口多,机动车也多,它不像北京那么拥堵。因为大量城市居民出行走的是地下通道,走的是轨道交通,我们更多是集中在路面上。“所以,积分制度可以实行,关键是要明确像这些特大超大城市,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它如果应该承担更多吸收外来人口的功能,那就不宜用过分严厉的积分制把更多的人口排除在城市大门之外。”蔡继明表示。大城市落户政策应该放开 让市场决定人口配置那么这些大城市应该实行怎样的落户政策呢?对此,蔡继明认为应该放开,外来人口只要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就要享受到城市居民所有的待遇。比如在城市里工作6个月以上就算常住人口了,有稳定的工作,有纳税的记录,又有奉公守法良好记录等等。“不要害怕人口过多,一旦人口过于拥堵,过于集中,人口是流动的。到那时人们自然就会从超大城市向特大城市、大城市,向中等城市、向小城市转移。要让居民自由选择,不是靠人为政策限制。北京指定2300万人口规模不能突破,这是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作用,人口的配置也是由市场来决定。”蔡继明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2 12:10 , Processed in 0.06469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