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0万吨美国大豆披上阿根廷马甲,企图混过关,中国海关技高一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14 01:2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 Hi科普啦

关税战之下,美国大豆正在失去中国市场,但是美国人打算将大豆改头换面,披上南美国家产地的马甲,再销往中国市场。

3月份以来,海关就发现有多批次的大豆,表面上看是来自于巴西和阿根廷,但实际上的原产地是美国。




也就是说,美国的大豆为了继续向我国出口,试图采取洗产地的措施,而海关部门目前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封堵措施。

被退回的30万吨“阿根廷大豆”

4月份,有30万吨标注为阿根廷的大豆被运到国内,海关在查验的时候却发现装着豆子的麻袋居然是美国产的。




这就是典型的换马甲洗产地行为,也就是美国人把自己的大豆标识为阿根廷产,试图蒙混过关,继续出口到中国。

最终,这批30万吨的大豆又被全部退回去了。有人可能会说,这次是他们没有更换麻袋而露出了马脚,下一次如果他们重新更换了包装袋,还能发现端倪吗?




事实上是完全能够发现的,这是因为海关部门已经联合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大豆供应国采取了溯源行为。

具体来看,根据构建起来的溯源平台,对于每一批次进口的大豆,海关部门从种植到收获再到运输,所有环节都能实时掌握大豆的数据信息。




甚至就连大豆种植地的具体坐标、大豆的收获时间、装船运输的船舶轨迹等信息都能实时上传到区块链系统中。

这相当于给大豆建立了详细的身份系统,随时随地可以通过共享平台进行查验,而且信息数据的掌控还能精细到大豆种植地的土壤情况。




比如,北美地区的土壤克星和南美地区的土壤特性就存在很大差别,这导致两地生产出来的大豆蛋白质含量存在一定差距。

美国中西部地区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通常高于35.1%,而在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地区种植出来的大豆蛋白质含量一般低于34%。




所以,根据这种特性,哪怕只是查验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也能知道每一批次的大豆产地究竟是哪个国家。

此前那一批次30万吨大豆,就是在经过海关查验的时候,由于蛋白质含量的差距触发了预警系统,经过人工查验后,果然发现了猫腻。




利用这种方式,美国的大豆想更换马甲继续出口到中国几乎变得越来越困难。但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如果美国人还想继续出口,他们就一定还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掩盖。

运输的轨迹掩盖不了

由于我国距离美洲大陆遥远,而且大豆的进口规模庞大,每一批次的大豆,其运输轨迹无论如何也是掩盖不了的。

https://www.163.com/dy/article/K1V0L7Q005369SE2.html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4 15:24 , Processed in 0.06450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