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談“一本書主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4 07:4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女作家丁玲奉信“一本書主義”﹐就本人記憶所及﹐其意思是作家只要有一本書出名就好了。“一本書主義”曾遭到批判。但已不記得怎樣被批判的。但這些都不是本人要說的。
        “一本書主義”究竟有沒有道理﹖本人覺得還是有道理的。曹雪芹以一本紅樓夢而流芳百世。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和吳承恩的“西遊記”﹐都是以一本書而流傳至今。由此可得出結論﹕書只要寫得好﹐一本就足夠了。有的人寫了好多書﹐內容大同小異﹐銷量也不錯﹐取得了一定的名聲﹐但風行了一陣子﹐在下一代人中根本就沒人知道。這種書只是一種次等文化產品﹐像工廠的產品一樣﹐用以換取暫時的金錢與名聲。過了一百年當然更沒人過問了。所以要在文學史是取得一定的地位﹐只生產文化產品是沒用的﹐必須寫出第一流的作品才行。
        不過不同的人所追求的目標不同。有的人只要暫時的名聲和金錢﹐不在乎能否流傳千古。所以粗製濫造﹐求量不求質。甚至被人罵也不在乎。“好錢我自賺之。”而上述四位古人﹐他們不追求金錢﹐以對讀者負責的精神﹐把自己的作品改之又改﹐要精益求精。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學者。
        有的人或許因為本身水平太差﹐寫不出有高質量的作品來﹐於是只好成批生產﹐期以數量抵質量。問題在於數量和質量是兩個概念﹐不能相互抵過的。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4 14:17 , Processed in 0.06253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