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對“英雄”一劇引起的各種爭論剖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04:5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雄”一劇引起的爭論中派生出許多問題﹐如人道主義等。首先﹐對這些出現的名詞須下一個確切的定義﹐才能作進一步討論。如果各人對這些名詞下了不同的定義﹐就成了兩股道上跑的車﹐談不到一起去。但對一個名詞要下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定義﹐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這裡又牽涉到另一個問題。古人說“物有四隅”。每件事物有好幾個方面(隅)。這是說﹐對同一件事物﹐可以從好幾個不同的角度(方面)去看待﹐於是產生了歧見。而事物本身還是同樣一件事物﹐存在那裡。不為因人們對它看法的不同而有所改變。為什么人們對同一件事物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因為人們在看這件事物時所取的角度或所站的位置不同﹐從而得出不同的結論。這類似瞎子摸象的故事。所以這裡牽涉到一個立足點(立場)問題。一般能引起激烈爭辯的問題常與政治有關﹐而在政治問題上常涉及到兩個方面﹕政治上的主動者(統治者)和政治上的被動者(被統治者)。明確地說﹐究竟站在統治者利益的立場上﹐還是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上發表意見﹐即這種意見或看法究竟有利於統治者﹐還是有利於人民大眾。這是在意見中能非常明確地反映出來的﹐不可能偽裝﹐也沒有第三個所謂的公正立場。用這個尺度去衡量各種與政治有關的觀點意見﹐是不會錯的。

至于有人說無名不殺秦始皇而讓自身被殺是“捨身取義”﹐或“殺身成仁”。但這個“義”或“仁”必須與人民大眾的利益聯係起來看﹐才能決定“捨”得對不對﹐“殺”得對不對。如果是抽象地就事論事﹐就會永遠得不出一個是非結論。現在回到“英雄”一劇上來說﹐無名不殺秦始皇﹐而自甘被殺﹐使秦始皇完成了天下一統的大業﹐究竟對人民大眾有什麼好處﹖這才是一個要回答的重要問題。但歷史事實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人民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否則秦朝也不會三世而亡。因而劇中的“捨身取義”是完全沒有價值的﹐是錯誤的﹐也是不值得歌頌讚揚的。假如秦始皇被殺﹐會不會天下更亂﹖贏政被殺﹐只是換了個秦王而已。未必牽動大局。從歷史上來看﹐天下一統對人民有什麼好處﹖而分裂對人民又有什麼不好﹖分裂時﹐各國也可以不打仗﹐使人民安居樂業。打仗是統治者為實現其更大的統治野心﹐決不會給人民帶來好處。統一不是唯一能讓人民安居樂業的途徑。站在人民立場﹐完全不必要去擁護贊成天下一統。所以“英雄”一劇﹐不管鼓吹天下統一﹐或所謂的“捨身取義”﹐都不符合人民大眾的利益。剩下的只有批判。如果“英雄”一劇虛構一個帝王﹐而不用秦始皇作其中人物﹐恐怕就沒有爭論了。但張大盜(導)終于選用秦始皇﹐並加以歌頌﹐就反映了維護專制獨裁的主題﹐這就抵觸了人民大眾的價值觀﹐社會觀﹐所以要引起批判。既然有人要利用電影來談及政治問題﹐人民大眾能讓維護專制獨裁的大毒草滑過去而不予批判嗎﹖樹欲靜而風不止。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6-24 06:02 , Processed in 0.04396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