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50万人的社会保障福利将被川普没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15 11:2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闻周刊




5月起,一项沉睡多年的联邦机制悄然苏醒:数十万已经退休、依靠社安金生活的美国老人,可能因学生贷款违约,被直接扣发部分退休金。这是川普政府重新启动的“国库抵扣计划”(Treasury Offset Program, TOP)所带来的直接后果。




图:新闻周刊截图


native advertising



一边是社安金,一边是学贷追债,65岁以后还不得安生。

据美国教育部数据,目前约有290万名62岁以上美国人仍背负联邦学生贷款,这一数字自2017年以来增长超过70%。而在这些银发债务人中,已有超过45万人处于违约状态,正面临社安金被扣的高风险。

什么是“国库抵扣”机制?

所谓“国库抵扣计划”(TOP),允许联邦政府在学生贷款违约的情况下,从借款人本应获得的政府付款中直接“抵扣”部分金额——这其中就包括工资、退税,甚至是社安金(Social Security)。

具体来说,如果你拖欠联邦学生贷款超过270天未还(即“严重拖欠”),政府可以在无需法院判决的情况下,直接扣除你社安金的15%。唯一的限制是:扣除后不能让你每月领取的社安金低于750美元。

过去几年,受疫情和拜登政府政策影响,这项机制曾一度冻结。而从2025年5月5日开始,川普政府恢复执行TOP机制,也意味着从6月起,第一批受影响的老人将看到缩水的社安金到账金额。

没收到新通知?对不起,早就通知过你了。

根据联邦学生援助网站说明,一旦违约状态成立,系统只会寄送一次正式的“扣款预告通知”,告知将在65天后启动扣款与负面信用报告程序。而如果这份通知早在疫情前就已寄出,政府并无义务再次提醒。

换句话说:你可能已经在四年前收到过信件,如今再无缓冲期。

教育部发言人对CNBC表示:“我们理解很多借款人可能觉得‘被偷袭’,但按照法律规定,通知只需发送一次,疫情前的通知依然有效。”

还不上钱,还有什么出路?

学生贷款违约并非无法逆转的死局。

“如果你现在已经被标记为违约,不要绝望,第一步是主动联系你的贷款服务商。”Bethany Hubert,Earnest金融援助专家说。

她建议,借款人应尽快申请:

1、延期(Deferment)或暂缓还款(Forbearance)
2、收入驱动型还款计划(IDR),根据收入动态调整月供
3、重设还款协议(Rehabilitation),逐步修复信用与清偿状态

不过,在川普政府的政策背景下,这些宽限机制正面临行政阻力。据《华尔街日报》刊文,教育部长Linda McMahon已明确表态:“如果你有联邦学生贷款,但一直没有还钱,那现在必须开始还了。”



反对声音:这是“在经济火上浇油”

学生借款人保护中心(SBPC)执行主任Mike Pierce猛烈批评:“当前有超过500万人处于学生贷款违约状态,按联邦法律,他们本应拥有‘经济能力范围内还款’的合法路径。”

“川普和教育部长Linda从2月起阻断了这些合法途径,如今更直接把老年借款人丢进政府的追债机器。这是冷酷、没有必要、只会让普通家庭更加陷入经济混乱。”SBPC的Mike Pierce说。

根据新闻周刊分析,在过去20年中,TOP机制已多次被批评“对低收入老年人造成次生打击”,但始终未被废除。川普政府此次选择恢复执行,被认为是向“财政保守派”选民群体示强的信号。

我们为什么该关心这件事?

对许多华人家庭来说,这一新闻乍看无关痛痒,实则暗示着一个即将扩散的“跨代债务风险”:很多第一代移民为孩子助学签署“家长联署贷款”(PLUS Loan),年老时若无力偿还,同样会被纳入TOP。

长年累积的学贷负担,正在向“延迟退休”“减少养老金”“限制养老移民”方向发展。

更重要的是,如果政策方向不变,学生贷款将不再是“年轻人的债”,而是“终身债”。

一边是退休金,一边是学贷,一边是通胀,一边是选举年的政治博弈。社安金的这场“悄然削减”,恐怕只是开始。

正如一位受影响老人所言:“活了一辈子,以为可以喘口气,结果社会告诉你,欠账的人没资格老。”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6 23:11 , Processed in 0.05517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