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这种情况,Fast Company决定着手弥补这种缺陷,而这并非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自从乔纳森•艾维爵士(Sir Jonathan Ive)在1996年接管苹果旗下工业设计集团以来,已经有几位弥足珍贵的设计师离开,其中两人离职,三人已过世。我们与那两位已经离开苹果的设计师进行了对话,此外还跟其他数十名长期供职于苹果的资深员工进行了交流。最后我们所发现的结果是,过去二十年时间里最伟大的商业故事——也就是苹果如何利用其设计能力从濒临破产到成为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完全被误解了。
这段历史可以追溯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时乔布斯将电脑比作“心灵的自行车” (bicycle for the mind),而这个比喻在后来成为了苹果设计的“试金石”,表达了这家公司的一种抱负,那就是将高科技产品变成简单而容易让人亲近的设备。在乔布斯 1985年被驱逐以后不久,苹果就取得了一些商业上的成功,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感谢哈特姆特•艾斯林格(Hartmut Esslinger)麾下青蛙设计公司(Frog Design,现名为Frog)所做的工作。
林赛:在宣布推出iMac前不久,乔布斯就把注意力转向了Mac OS X的用户体验问题。他把整个软件设计团队都拽到一个房间里,以典型的乔布斯风格宣布那个房间里的所有人都是蠢货。
拉茨拉夫:从那时起,日子就越来越难熬了。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时间里,我们日以继夜地加班工作,想要开发出自己想要的Mac OS X原型。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把已有的其他所有操作系统都梳了一遍,结果发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既大且黑、既暗淡又粗苯。于是我们的作法就是,一切都反着来。在当时设计的原型中,Dock、以Mac为数字中心、全新的颜色方案以及动画的初步概念就已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