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篇反映西方精英对“中国体制”态度的文章,格外精准 | 文化纵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9-10 02:0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化纵横

【导读】这是一篇在西方知识界越来越常见的“鼓吹中国”的文章。通过把中国塑造成对手,进而推动国内政策议程,已成为美国精英群体的一个流行做法。作者辛明顿(Nathan Simington)通过比较中美两国产业经济的现状和趋势,严肃地指出:由于制造业空心化,美国正在走向失败,而中国则凭借卓越战略谋划在各个新兴产业领域攻城略地,并逐步取得压倒性优势——中国在不如西方的领域,会很快追赶上来,而西方在不如中国的领域,则可能永远落后。然而,这篇文章绝不是简单地吹捧,作者希望借中国指出,美国存在政策失误和路线错误。其更根本的问题在于,构成美国社会经济运行基础的税收规则、会计准则、金融体系都存在严重问题,以至于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系统性地歧视制造业投资,造成如今国运积重难返的窘境。

什么样的错误最难纠正?“正确”的错误最难纠正,毕竟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始终没错,那他自然也不会想着如何纠正。因此,这篇文章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反思,而且是对美国赖以维系的政经体系进行了深入骨髓的“挖老根”式反思,简直恨不得推倒重来,成为当年《河殇》派的当代美国镜像。这恐怕代表了西方一股非常值得注意的新思潮。在他们眼里,中国势不可挡的崛起使西方相形见绌,这促使他们产生更深刻的质疑和反思,进而要求他们超越西方传统的左右之分、保守自由之辩,寻求一个更接近本质的解决方案。而“中国方案”正是他们振兴国运所需的思想素材,西方思想界的微妙转向,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

诚然,这种思潮的目标是使西方再次伟大,但在求索过程中却不经意间成为中国发展故事的同行者。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电动汽车的迅猛崛起、新能源产业压倒性的竞争力、《黑神话:悟空》惊世骇俗的登场一次又一次佐证了他们的预判,其历史意义在于:这可能意味着中国创造的产业科技奇迹,首次在西方催生出一批真诚支持“中式路线”的知识分子拥趸。也许这篇文章在中国的关注度要高于美国,但这篇文章代表的思潮和特定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长期关注的焦点。

本文为文化纵横新媒体原创编译系列“美国之变的想象与真实”之二十一,编译自American Affairs,原题为《China Is Winning. Now What?》,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297635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7 10:10 , Processed in 0.05745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