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公布:分为三个阶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6 00:3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观察者网

国家航天局网站10月15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了我国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围绕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以及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等内容进行了阐述。

除了五大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以外,发布规划中还提出了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

以下为规划全文:

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

中国科学院  国家航天局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联合发布

2024年10月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制定本规划,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空间科学任务部署、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的依据。

一、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

梯次布局和论证实施国家空间科学任务,统筹和强化任务驱动的基础研究,打造空间科学高水平人才队伍,不断取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原创成果,实现空间科学高质量发展,带动空间技术创新突破,促进空间应用升级换代,跻身国际前列,成为空间科学强国。

(二)分阶段目标

至2027年

——科学研究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在高能时域天文、日地联系、月球与火星成因和演化、微重力物理和空间生命等有基础有优势的学科方向持续取得国际一流成果。

——论证实施一批空间科学任务,在暗物质与极端宇宙、引力波、原恒星云、系外行星、太阳活动、太阳系和地球系统探测等科学前沿,论证立项5~8项空间科学任务,其中包括有望产出标志性重大成果的大型任务2~3项。

——构建航天发展新格局取得重要进展,造就一批空间科学领域的“领跑者”和“开拓者”,人才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2028—2035年

——重点方向位居国际前列,在中低频引力波、宇宙黑暗时代、发现宜居类地行星、太阳活动、地球系统响应、月球原位资源利用、火星生命指征、黑洞和中子星、暗物质暗能量等方向,重大原创成果集群涌现,成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重要标志。

——部署实施系列空间科学任务,在早期宇宙、极端天体新物理、近邻宜居系外行星、太阳系早期考古、地外生命探寻、太阳爆发和日冕加热机理、太阳系边际探测等科学前沿,论证实施约15项空间科学任务,其中含大型任务4~5项。

——实现我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形成空间科学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和领军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

https://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24_10_15_751778_s.shtml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6 20:50 , Processed in 0.05332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