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主题是:“我们的手,我们的未来!”。全球洗手日是促进用肥皂洗手公私伙伴组织(PPPHW)发起的,号召全世界各国,每年10月15日开展用肥皂洗手活动。目的是呼吁全世界通过“洗手”这个简单但重要的动作,加强卫生意识,以防止传染病的侵袭。通常情况下, 感染性腹泻、 流感、 手足口病、 红眼病和皮肤疖肿5种常见传染病是可以通过洗手预防的,所以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是预防经手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大量研究表明,用肥皂水洗手可有效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和污垢,从而清除附着在皮肤上的病原微生物,用肥皂洗手比单纯用水洗手清除病原微生物的效果更为显著。然而你真的会洗手吗?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好了。 正确洗手定义 1、吃东西前,上厕所后、干完活/下班后,接触钱币后、去医院/接触病人后等五种情境下每次都洗手。 2、洗手时使用流动水冲洗。 4、洗手时长不少于20秒。 同时满足上述4条标准,即为正确洗手。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在洗手时陷入了“误区”,我们来看看。 洗手误区 1、盆手洗手 乍一看,确实是用水洗手,但洗手时盆里的水已经弄脏了。用脏水洗手,手仍然是脏的,同样达不到洗手的目的。甚至还有多人合用一盆水洗手,那水被污染的程度就更为严重。 2、不用肥皂洗手 有的虽然是打开水龙头,用流动水洗手,但不用肥皂和洗手液,手依然洗不干净,充其量也只能是象征性地“意思”了一下,使嫌脏的心理稍微缓和了一点,但远没有解决实质问题。 3、搓洗时间过短 有的用流动水洗手时,虽然也打了肥皂用了洗手液,但刚刚搓出点泡沫儿来,就马上用水冲洗掉了。由于泡搓时间短、冲洗次数少,实际上仍不符合科学洗手的基本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