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格林斯潘:中国为何购买黄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04:1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0月1日上午消息,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外交事务》撰文称,中国外汇储备高达4万亿美元,就算将相对很小的一部分外储用来购买黄金(1206.50, -5.10, -0.42%),人民币在今日国际金融体系中也会意外走强。
以下为全文翻译:
  中国外汇储备高达4万亿美元,就算将相对很小的一部分外储用来购买黄金,人民币在今日国际金融体系中也会意外走强。当然,如果中国使用外汇储备购买足够货币黄金,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头号货币黄金持有国,这将是个冒险(截止2014年春季,美国持有3280亿美元的黄金)。
  但犯错的代价:考虑到利率损失、储藏成本,将很有限。对于世界其他地区,金价当然会上涨,但只会在中国增持黄金期间上涨。一旦中国达到目标,金价将下跌。
  更大的问题是——重返任何形式的金本位——远非某国的计划,支持者寥寥。当今全球盛行的是法定货币和浮动汇率制。然而黄金有着其他货币不具有的价值。两千多年来,黄金是当之无愧的支付手段,根本无需第三方的信用担保。
  黄金支付不会引发任何质疑,黄金曾经是唯一的支付手段。例如,在二战尾声,出口商对德国出口商品就接受黄金。今日,对法定货币的接受——没有具有内在价值的资产作为抵押——基于主权国的信用担保,这些国家有税收权,这一担保在危机期间并不是总能媲美黄金。
  如果美元或任何其他货币永远是全球通用的,各国央行[微博]就不会认为有持有黄金的必要。事实是情况并不如此。向IMF[微博]报告情况的30个发达国家中,只有4国储备中没有黄金。
  实际上,截止2013年12月31日,发达国家持有的黄金价值7620亿美元,占总体储备的10.3%。(IMF持有1170亿美元)如果如凯恩斯所说黄金是“野蛮遗迹”,全球央行就不会持有如此规模的、考虑到存储成本收益率为负的资产。
  政策制定者历史上曾经考虑过抛售黄金。例如,1976年我是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当时我和财长西蒙、美联储主席伯恩斯面见总统福特,讨论了西蒙提出的美国抛售2.75亿盎司黄金、转而投资有收益资产的计划。
  西蒙当时接受了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看法,认为黄金已经不再扮演有用的货币角色,伯恩斯争论称,黄金是美元的终极危机基石。两人无法达成共识,最后,福特选择不采取任何行动。直至今日,美国黄金持有量几乎未变,约2.61亿盎司。
我在1990年代担任美联储主席期间又遇到了该问题,当时金价降至每盎司300美元之下,欧洲国家想要减持黄金也成为了G10国家央行行长会议的主题,但他们知道,如果争相抛售黄金,金价将进一步下跌。
他们一致同意达成配置安排,决定哪国何时出售黄金。美国没有参加该计划,这一计划在2014年更新。欧洲央行在声明中仅仅表示:“黄金仍是全球货币储备的重要组成。”
  中国在意识形态上并不厌恶黄金。1980年中国官方持有近1300万盎司黄金,2002年底升至1900万盎司,2009年升至3400万盎司。截止2013年年底,中国是持有黄金排名全球第五的主权国,低于美国(2.61亿盎司)、德国(1.09亿盎司)、意大利(7900万盎司)和法国(7800万盎司)。IMF持有黄金9000万盎司。
  不管中国持有多少黄金,更大的问题仍未解决:自由、不受监管的资本市场能否与威权政府共存。自从邓小平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取得了长远的进展。按照购买力均价计算,中国GDP正在接近美国,但长期来看,近几年的高速增长很难继续保持下去。
  短期来看,中国未来几年很难在科技上超越美国,社会不利于创新是更大的原因,创新需要突破传统智慧限制。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竞争优势将缩小。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6-9 11:55 , Processed in 0.03901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