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围攻特斯拉的套路 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全球做得最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13 11:47: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围攻特斯拉与算计顺风车的套路如出一辙
大风如刀
特斯拉大幅降价,引发消费者拉横幅抗议,这是前几天特别抢眼的新闻,很多媒体争相报道。请注意,是中国的消费者抗议,却不见外国的消费者有任何激烈的反应。说明中国人的维权意识和国民素质更高吗?毬,股市再怎么暴跌他们也不敢维权,房价再怎么上涨他们也不敢闹事,他们不会为食品安全发声,更不会为疫苗造假呐喊。老夫不需要使用人脸识的高科技手段,一眼就能看出其丑陋模样,跟那些喜迎油价上涨的人完全是同一个嘴脸!
由此想到前两年十分火爆的顺风车,也是被以同样的手段算计,几乎被彻底扼杀。虽然不想再提那个令人恶心的公司,但由于其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形成了垄断地位,同时也为了让更多的人看清真相,不再被继续误导,所以必须点名。没错,是滴滴公司,及其麾下的滴滴顺风车板块,看看这个备受老百姓欢迎的合乘出行方式,到底是怎么死的,有助于深刻理解特斯拉目前遭遇的尴尬。
如果人们还不是那么健忘的话,滴滴顺风车的暴毙,是因为两起轰动全国的刑事案件。两名妙龄女子在搭乘滴滴顺风车的行程中,被车主性侵并杀害。先是发生在郑州,随后发生在温州。由于被一股神秘力量炒作起巨大的公愤,先是导致滴滴顺风车业务暂时下线整改,第二次则是致命的打击,无限期下线,直到今天都不能正常恢复。请注意这股神秘的力量,后文还要继续提及。在此之前,先看看什么是顺风车——
所谓顺风车又叫合乘,分摊费用,不以营利为目的。即便官方的权威解释,也并没有将其视为运营车辆。已有多地法院在审理相关案件中,在判决中做出明确的认定,其中包括上海和湖南。政府还在相关政策中,表示要鼓励和提倡这种既降低成本、又节能环保的出行方式。但由于心知肚明的原因,具体实施细则由各地制定,因此留下灰色地带,让某些权力部门拥有了上下其手的操作空间。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顺风车不属于运营车辆,无论是征税、缴费还是各种行政许可,都不沾边,意味着想拔毛都无从下手。因其同时还与传统的运营模式争抢客源,甚至与网约车争市场,成了监管部门以及既得利益者的眼中钉和肉中刺。
接下来我们看滴滴的各项业务,除了代驾、租车外,其主营还有专车、快车和顺风车。众所周知,先期为了宣传和推广的返利让利,早已好景不再,专车和快车价格已超过出租,这点毫无疑问。使用过滴滴打车软件的人都清楚,在其原来的平台上,只要注册了会员,即同时兼有上述各项功能。对于司乘双方而言,意味着可以选择专车、快车,也可以选择顺风车,全凭自己。区别只在于价格的高低,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急赶时间,傻瓜都知道怎样才合算。
现在回头审视去年发生的两起凶杀案。具体案情不用介绍,随意网搜都可以找到大量信息。其中温州的那个凶手已经被判了死刑,除了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就连法院的判决书,都已经在网上公开。但是请特别注意,所有的指向不约而同,都将罪犯称作:滴滴顺风车司机!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神秘力量,能够让舆论如此统一口径?从案发的那一刻开始,到被全国关注,甚至直到现在的法庭判决书,均认定罪犯就是滴滴顺风车司机。为什么不认定罪犯是滴滴快车司机或者滴滴专车司机呢?
事实上,在滴滴的专车和快车等领域,各地政府的相关部门,已经陆续出台了网约车管理细则,完成了分配,实现了平衡。按照官方的说法,已经监管到位。但是顺风车这块,始终无法下手。如果任由其发展的话,将会不断蚕食现有的利益空间。因为只要有顺风车存在,精明的乘客基本上就不会选择其他相对昂贵的出行方式。同样,对于滴滴公司而言,要追求最大利益,肯定知道该如何取舍。因为如论是单价还是每一单的提成,顺风车能够贡献给滴滴公司的,远不如快车和专车。早期的滴滴顺风车标榜自己属于公益性质,抽取5%的服务费,而后悄然涨至10%,再涨的话,恐怕说不过去了吧?
于是便出现这样的奇葩,在某些客流密集的路段和地区,通过滴滴平台正常发布的顺风车司乘信息,始终无法匹配成功。以老夫所熟悉的珠三角为例,只要顺风车的线路选择在白云机场或者广州南站,均无法接单。系统弹出的显示,永远是该路段可能实施交通管制,所谓交通管制,纯属子虚乌有,如果选择快车或者专车的话,立马就能成行。这足以说明其中水深,必有猫腻。这种情况,有关部门和滴滴公司很容易就能达成默契,彼此心照不宣。
无论是郑州的凶杀案,还是温州的凶杀案,老夫均在第一时间提出质疑,为什么矛头总是指向滴滴顺风车司机?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基本案情。两起案件的车主都是凶手,这点毫无疑问。请注意,这两个车主均收入微薄,苦于生计而选择开网约车谋生,其中郑州的那位还冒用其父的名义注册账号。既然两人都穷困潦倒,入不敷出,那么请问开滴滴顺风车真能赚钱么?
先普及一个关于顺风车资费的常识,如果拼座的话,一般情况下大约是0.5元左右每公里,如果乘客选择了不拼座,那么资费大约是1元多每公里,但这种模式下不准再多拉人,否则就会被投诉。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之下,以准载5人的私家车为例,载客1人,车主肯定亏本;载客2人,基本持平;载客3人略有盈余。滴滴公司还有一个规则,就是除了车主而外,顺风车拼车的话最多只能3人。如果朋友们把这段文字认真读完,就明白老夫想说什么。
无论是郑州的车主,还是温州的车主,他们在开滴滴顺风车作案的时候,都只拉了1个乘客。没错,只拉了1个乘客!这完全是在干着赔本的买卖,如果他们开滴滴顺风车真是为了谋生的话,这一趟跑下来,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一万要亏损,老夫可以和任何人打赌,绝对亏本。难道,他们都在饿着肚子学雷锋吗?他们为什么不肯多找1个或者2个乘客,从而轻易实现盈利?
事出反常必有妖。一定还有更多的细节和真相,被那个神秘的力量刻意掩盖、隐藏,不希望被人知道。那么,被刻意掩盖和隐藏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合理推断,这两个车主,或者说这两个凶手,可能根本就不是所谓的滴滴顺风车司机,他们的真实身份,应该是滴滴专车司机或者滴滴快车司机!他们极有可能,是专职在开专车或快车,而那股神秘的力量,为了实现丢卒保车的目的,故意模糊概念,将公众视线和注意力,成功转移到了滴滴顺风车,以不显山不露水的方式,实现完美切割。一夜间,全国上下万民声讨,群情激愤,滴滴顺风车罪大恶极,死有余辜。而有关部门则不失时机站出来表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重于泰山,必须严厉整治,大力监管,杜绝任何隐患。接下来顺理成章,滴滴的顺风车系统无限期关闭,各方皆大欢喜。
可是,既然要关闭系统,下线整治,为什么不将滴滴公司的快车平台和专车平台,一并关闭?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监管漏洞,难道不是和顺风车一样?显然,这是一场精心算计的结果,充分考虑到利弊得失,从而断尾求生。广大吃瓜群众不明就里,跟着瞎吆喝了一阵子,回头发现打车难、打车贵的现象旧态复发,因为没有了廉价的顺风车,网约车的价格甚至变本加厉,一切又回到了从前……
看懂了顺风车的前世今生,再来看特斯拉所遭遇的强力阻击,一切困惑便迎刃而解。这一次神秘力量再现,幕后的推手更加毒辣。虽然同是利益之争,但特斯拉面对的却是更强大的对手,拥有更牛逼的势力。首先,特斯拉是全国所有汽车生产企业的天敌,包括所谓的新能源汽车;其次,特斯拉还是两桶油的天敌,不共戴天,这可是某些垄断集团的核心利益,岂容他人切分蛋糕?
于是,特斯拉的降价引发了潮水般的围攻,随后,一直以来通关顺利的进口特斯拉,被海关查扣,紧接着,便有所谓的特斯拉因为存在安全隐患,刹车不灵,竟然象饥渴的水牛一头冲进河里……而被那股神秘力量所操控的新闻媒体,则不失时机鼓噪跟进,拳打脚踢,沸沸扬扬,比发现了毒大米和假疫苗更加兴奋。这一幕何其相似……
因特斯拉引发的话题,展开的联想,成为我们生活中见惯不惊的常态。两件事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蕴含着同样的逻辑和套路。很多时候,老夫就纳闷,为什么明明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到了咱们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就变了味?为什么惠及普通百姓的新生事物,在某些人的眼睛里就成了洪水猛兽,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各位看官细细品味,老夫就此打住,免得越扯越远。
中国在进口抗癌药领域保护知识产权全球做得最好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常常指责中国政府,强制技术转让、盗窃知识产权。中美双方在最近一年来多回合的贸易谈判中,关于这个话题几乎每次都被提起,谈判也十分艰苦。事实上,在很多高科技领域,包括高铁、银河计算机、中国芯以及华为的5G通讯,中国制造一骑绝尘骑,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引领世界。然而,不知是出于嫉妒,还是其他的阴暗心理作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横挑鼻子竖挑眼,污蔑我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不力,甚至默许、纵容和鼓励偷窃其他国家的专利技术。泱泱大国,君子之邦,在国际社会上被诬为贼,岂有此理。老夫今天仅从进口的抗癌药物等领域,以人所共知的事实,驳斥无耻谰言。
根据2017年公布的相关数据,中国的癌患者全球最多,每年死亡281.4万例,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以上。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公布的《2015年肿瘤登记年报》显示,2011年中国新增癌症病例约337万例,相当于每分钟就有6个人罹患癌症。按照惯例,2015年年报的数据是依据2000年到2011年的数据作出的趋势分析。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癌症发病率为429.2万例。如此大面积的绝症高发,触目惊心,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商机,确保医疗产业化有序发展。可以设想,如果中国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无所作为,任由仿制药、盗版药和山寨药大行其道,怎么会每年都死那么多人?
众所周知,药品的研发成本极其高昂,抗癌药物尤甚,足以令很多企业徒唤奈何,望而却步。但是,如果不遵守国际规则,不尊重知识产权,在这个领域也最容易实现弯道超车。以印度为例,这个国家打着所谓生命权高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旗号,公然允许企业仿制各种特效药品,侵犯别国知识产权。不仅如此,因为药效相同或者相近,而价格却极其低廉,这些仿制药品不仅大量供应本国的穷人,甚至还通过走私等各种非法渠道,销往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以至于这个国家被讥讽为世界药房。然而,国际社会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视而不见,却总对中国横加指责,明摆着是双重标准,选择性失明,别有用心。
前不久异常火爆的中国电影《我不是药神》,已经足以表现出中国政府尊重知识产权、保护专利技术的力度和决心。从2018年5月开始,靶向药物开启了零关税的新时代,中国人再也不用吃着世界上最贵的抗癌药,政府宣布取消进口抗癌药物的关税,仅象征性征收17%的增值税,另外根据规定,进入医院还有15%左右的加成,等等。尽管这样,依然有贫困家庭还不知足,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因为关税其实仅占进口药品总价的很小一部分,所以,他们依然还在做美梦,等着天上掉馅饼,哪里有这等好事?
其实中国并不是没有仿制药,甚至同样是仿制大国。但我们严格遵守国际上通行的规则和惯例,只在专利过期之后才会仿制。任何不法厂商胆敢胡作非为,必将遭到严厉打击。而印度的《专利法》规定:在无法获得、支付不起或不能适当提供的情况下,本地企业可以向知识产权局申请强制许可。正因为如此,印度的抗癌药,其价格远远低于我国定价,甚至不足其十分之一。这也为不法之徒和走私分子们提供了铤而走险、牟取暴利的机会,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很多故事情节,其原型都来自于真实人物,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有关部门严格监管,不徇私情。哪怕患者要死要活再可怜,也无法打动铁面无私的执法人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六亲不认!
以规格为250毫克的艾瑞莎药品为例,在美国售价为每粒10.3美元,而在中国市场上,终端销售500元人民币每粒。这同样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中国政府完全没有必要去干偷鸡摸狗的勾当,明明存在巨大的差价,直接进口回来,转手就是巨大利润,何必要盗窃和侵犯别人的自主知识产权?即便山寨和造假,也需要成本,还要冒巨大的风险,如此得不偿失,傻瓜才干。与其挖空心思作伪仿制,还不如在海关卡住源头,只要把印度的抗癌药物挡在国门之外,国内的医疗产业自然就可以健康发展。
包括格列卫、尿毒症患者的透析治疗等特效进口药物,国内国外的价格曾经存在着天价之差,有兴趣的朋友还可在这方面网搜大量资料,以数据和事实说话,佐证中国政府不遗余力,在相关领域保护和尊重知识产权。可以说,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比中国做得好,更没有资格说三道四。那些指责中国盗窃专利、强制技术转让等不耻行径,纯属故意抹黑,凭空捏造。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8 03:37 , Processed in 0.0701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