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央视临时改播《黄河绝恋》 胡锡进是这样解读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20 08:0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观察者

CCTV6电影频道今(19日)早临时改播电影《黄河绝恋》,再次引发舆论关注。

19日上午7时,@CCTV6电影频道 准时发布当天节目预告,并重点推荐了10时21分放映的《黄河绝恋》。但此前节目单显示,电影频道原计划在该时段播放影片《我为相亲狂》。



临近播出时,电影频道又发布《黄河绝恋》预告片并介绍道:

一个年逾古稀的外国老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背后究竟有什么感人故事?《黄河绝恋》通过外国人的视角,生动地展示了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该片曾获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华表奖优秀故事片等众多奖项。



在这部影片中,身处二战时期的美国飞行员欧文在执行侦察任务时被日军击中,迫降在悬崖边缘,于危急时刻被中国军人和当地老百姓救下。女军医安洁用英语告诉他,她所在的八路军小分队将帮助其转移至后方。期间,这位盟军飞行员渐渐对安洁产生了好感。

在西渡黄河时,欧文从日军手中救下了八路军班长的小女儿,而护送他的战士们却先后牺牲,美国飞行员最终渡过了黄河。多年后,年逾古稀的欧文重回中国,回忆起了这段往事。

CCTV6又突然“换片”,这是什么意思?

今天晚些时候,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 给网友进行了一番解读。

以下是全文:

微信上传央视六的一个节目单,它在今天上午播出了电影《黄河绝恋》,讲抗战时一个美国飞行员与一名八路军女战士的恋情。流传的帖子把这一播出与中美领导人昨晚通电话之后的最新局势动向联系了起来。



之前播《上甘岭》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现在播“绝恋”,如果对应那些帖子所猜的政治信号,这种“转弯”则确实太猛了。问题是这样的所谓急转弯既不符合实际情况,也有悖国家利益。

这是怎么回事?老胡今天可是刚写出了长微博和环球时报社评,强调美方主动打电话来,打破僵局,验证了只有不惧打,才能平等谈的道理。我们呼吁大家保持平常心。莫非老胡错了?

老胡当然没错。经过老胡反复了解,央视六播出《黄河绝恋》的情形比较蹊跷,但肯定不是权威宣传部门给予了指示。中国的官方媒体机构非常庞大,具体操作层面的偶然因素很多,它们不是都能够准确反映国家意志的。而与此同时,官方媒体又因种种因素被客观上赋予了越来越多“官”的含义,这使得一些具体操作很容易被拉出来指为“政治动向”,而这种解读却是夸大的。



老胡作为一个媒体人,不能不遗憾地说,这种夸大解读对媒体从业人员、尤其是我这样的基层负责人实际上造成了巨大压力。一次次舆论场的这种狂欢对扩大媒体的工作空间一点好处都没有,我们不得不时刻警惕不要被误读了,别被揪出来当了靶子。

客观说,中美关系复杂的很,即使有可能重开谈判,当前哪有什么“恋”可谈的?相信央视六的朋友和老胡有同样的认识。他们播出这部大概“八百年前”就拍摄了的电影,所产生的效果肯定不是他们想要的。以后央视六的节目单也成“政治”了,它们将时刻被盯着、咂品,喜欢不喜欢,中国舆论场就是这么敏感。说实话作为同行,老胡深知媒体人今天不易,也对央视六的弟兄们有几分同情。

抛开这部片子,老胡要说,中美很难“重归旧好”了,这是冷酷的现实。我们需要对未来的中美关系保持一颗平常心,今后谈谈打打恐怕是常态。我们需要有胸怀,也要有定力,既善谈,也不怕打。我们的社会要有充分的弹性,自如地因应各种变化,给政府为维护我们大家的核心利益创造强大的条件。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9-6-20 13:59:03 | 只看该作者
中共喜欢利用艺术及艺人为己服务,更多时候则伤害了艺人,如前几年美中高层会面,中共授意郎朗演奏抗美援朝的曲子,后经民主运动人士的揭露,美国顶级艺术机构得知后不再对郎朗进行力捧,后此人也由家沦为弹钢琴的。
言规正传,习近平流氓政权签协议是必然的,否则习位不保,为了帝位流氓习近平一定会按美方协议去签的,这没啥悬念
央视临时改播《黄河绝恋》 胡锡进是这样解读的…(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9 01:33 , Processed in 0.06268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