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又有多少人还拿这当回事呢?你是否耳朵一痒,捡起身边的小物件就开始挖呢?是否听着耳道中传来拨动耳屎的声音,浑身痛快呢?在我们看来很平常的一个小动,却不知隐藏着很大的风险,有可能就因为我们这一个小小的动作导致耳袭,甚至引发癌症。 此时,我们不得不怀疑,难道家里长辈们说的话都是真的,不是吓唬我们玩的?耳屎到底能不能掏?耳屎究竟为何物?如果可以掏的话,我们又该如何正确掏耳屎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往下看吧! 耳屎究竟是什么? 医学上称耳屎为“耵聍”,是外耳道皮肤变态的汗腺——耵聍腺分泌的油脂状物,干后成固态,色黄或棕褐,对外耳道有保护作用。平时耵聍会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在不知不觉中自行排出耳道。 当耳道内耵聍过多时,会影响听力。在游泳、洗澡时,如水不甚进入耳朵耵聍便会吸水膨胀,可因水份流入外耳道而使耳屎迅速膨胀,以致突然发生耳痛和听力降低。如果耳屎位置较深,还会压迫鼓膜引起耳鸣、耳通和头晕等不适。 耳屎能不能掏?会引起哪些严重后果? 关于这个答案,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因为这耳屎的存在确实令人很不爽。虽说如此,但如果经常反复的挖耳,耳道皮肤便会因为经常受到刺激而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 我们知道外耳道的皮肤是非常脆弱第三的,血液循环也比较差,如果在掏耳朵时控制不好力量很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以致引起外耳道发炎、溃烂。严重时,如果掏耳朵用力过猛还有可能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发展成中耳炎。当然造成耳聋的可能性也很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