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字难民流落中国互联网,美国的衰朽从未如此鲜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22:4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沈逸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逸语道破》。今天就像我在微博上预告的那样,聊一聊美国的衰朽,或者说政治衰朽。

政治衰朽是一个非常专用的名词,最出名的应用见于文明冲突理论的缔造者塞缪尔·亨廷顿。他在研究现代化问题的时候创造了这样一个概念,用来特指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三世界国家所处的这样一种状态。

制度无法依据设计发挥应有的功能,没有办法有效地提供应有的治理产品;政治制度的运行持续朝着设计初衷的反向进行,使得整个社会陷入到一种政治无序的状态:政党之间的撕裂和争斗,制度的停滞,整个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就像一个生命有机体一样,衰老且腐朽下去。这就是所谓的 political decay.

当然,作为他的得意弟子——至少自认为是他的得意弟子,也是一心想要复刻乔治·凯南在美国政策和理论界曾有过的传说般奇迹的,是我们的老朋友弗朗西斯·福山先生。

大体上在他的历史终结论提出之后,21世纪进入到前十年走完,欧美国家开始表现出新自由主义的一系列颓势时,他开始把政治衰朽这个概念应用于美国。当然,这在理论上是一个很大的创新,但这种理论创新也引发了研究者的质疑。

在学者圈,你可以礼貌地称之为是一种学术性的辩论;但在政策、政治、舆论宣传,乃至于认知博弈的场域,“美国的政治衰朽”这个词出来之后,福山本人也没有坚持反复使用,并让其成为研究当下美国国内政治及对外行为的显学一样的分析框架,而是让它处在一种被自然冰封状态。因为有时候,说实话的风险比说假话要大得多。

当然,在社交媒体的舆论场博弈当中,围绕“美国政治衰朽”这个词的应用也不多。对于一些具有精美的特征,在思考回路当中内置自动为美西方美化辩护的个体来说,看到这个词就会进行某种疯狂的拭痒,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实事求是地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尽管福山提出了所谓的政治衰朽的概念,但是具体的现象在身边的直观经验感受中,对普通个体(这里的“普通个体”特指简体中文舆论场中的普通个体)的影响和覆盖范围相对有限,缺少一些极具视觉和认知冲击效果的直观的东西。

当然,任何复杂系统都会进入涌现阶段,就是由量变逐渐引发或靠近质变的阶段。我们现在也开始有感觉。我想从2024年开始到现在,至少在三个维度有比较明显的冲击,若干个事件系统性地构成了所谓美国政治衰朽的冲击。

第一是美国的政治,尤其是以美国2024年总统选举为代表的美国政治,包括在此前的竞选提名过程中,各个党派之间展开的博弈和攻击。让大家看到的,是那个以托克维尔的名著《论美国的民主》为主要载体向全球传播,并把它作为某种曾经被定义为普世标志和灯塔的美国民主制度的运行。

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其中深嵌的各种问题。不管是两个七八十的老先生进行博弈,而缺少一个理论上自诩为先进国家应有的政治上的生机和活力;又或者是在这种博弈当中充斥着低质量的攻击、公开的PUA,和完全没法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只能高喊空洞的口号,把政治变成表演艺术的实践。

https://www.guancha.cn/ShenYi/2025_01_16_762241.shtml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6 19:56 , Processed in 0.05643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