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低配,正在毁掉你的人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28 03:1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01 -


  你只有足够努力,才能最高效率配置你的人生


  “你记着,男演员28岁再混不出个名堂,你就洗洗睡吧。”


  《乔家大院》的导演胡玫,对刚入行的张译说道。


  那一年,在话剧团待了近10年,继而转行当演员的张译,已经27岁。


  很多与他同龄的男演员就算没有大红大紫,也起码有一定的知名度,不愁戏约,但初入行又没人带的张译,却连个男N角都要自己费尽心思去争取。


  家庭小康,父亲又是音乐老师,声音有一定特色的张译,从小就展现出播音的才能。16岁开始两次报考北京广播学院(后为中国传媒大学),都赢得了专业第一名。


  但第一次是没有参加高考而失之交臂,第二次是因为竞争对手少数民族加分项而无奈落榜。


  当时,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已经表明要招录,就连父母都劝他退而求其次,选择浙大播音系。


  但一心向往更高发展的张译,并没有就此停下自己向前的脚步,去不了北广,就去了北京战友话剧团。初入剧团,没有经过专业表演学习的张译,在剧团里只能像个小透明一样默默不起眼。


  为了提升自己,他做过场记、剧务、编剧,跑腿跑龙套更是家常便饭,每一样,他只求尽全力做到最好。


  《士兵突击》开拍,他写了3000字的自荐信,最终靠自己常年累积和历练来的专业演技,赢得了男三号,眼睛小、门牙龅、大饼脸,不符合大众审美观的他,因为“丑”被人记住,但依然没有引起多大水花。


  那一年,他28岁,虽然有戏可接,但离混出名堂,依然差了十万八千里,有人建议他直接转行,说他既没特色又长的不帅,根本吃不了演员这碗饭。


  确实,如果不做演员,播音出色、饱读诗书又文采斐然的知乎大V,估计早已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如鱼得水。


  但张译的梦想远不至此,比起用角色来演绎的人生百态,只凭音色的播音太单薄了,他想要当演员。


  不仅仅是流量型的偶像明星,而是可以用灵魂来体现生命的专业演员。

  所以,就有了后来《北京爱情故事》里的石小猛,与孙俪搭戏的《辣妈正传》,《鸡毛飞上天》的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大咖云集的《亲爱的》和《追凶者也》,以及在票房突破35亿的《红海行动》里,圈粉无数的蛟龙大队长。  


  他从未限定自己的戏路和角色,有的只是不断的突破、突破、再突破。


  从龙套到名演,从平凡到不凡,张译用自己跌打滚爬的十几年,告诉了我们什么叫低开高走的“逆袭”,也告诉了我们如何将手中握着的牌,通过组合配置的方式,打出一个赢面。


  - 02 -


  低配的人生,最磨人


  今年过年,刚过27岁的表妹被催婚了。


  上到亲戚朋友,下到街坊邻居,都成了姑姑姑父说媒介绍的重灾区。


  休假中的表妹几乎每天不是去相亲的路上,就是在相亲的饭桌上。


  表妹为此深感烦恼,但还是上班打卡一样,准时准点参加相亲饭局。


  “既然不愿意相亲,不去就成了,父母再着急也不会逼你。”听着电话里表妹对于“相亲”一事的深深怨念和吐槽不断,我在电话里劝她。


  表妹却叹气说:


  不去没办法,我在小私企上班,工作没保障,工资也没多少,发展前景更是希望渺茫,不能靠自己,就只能靠别人。


  而且老家这地方小,交友圈就那么大,我现在都快三十了,没多少退路可选了,不趁着正适龄挑挑选选,以后只能被别人挑挑拣拣。


  听到这些话从表妹嘴里说出来,我很吃惊,因为她可是我们家族年轻一辈中堪称学霸级别的存在。


  自小年纪排名靠前,理科高考高分进入重点大学,虽然学的是生物工程,但又自学金融第二学位,怎么说将来也是前途无限,却没想到会一步步把自己走到退无可退的地步。


  这都要从表妹大四实习那一年说起,姑姑姑父心疼女儿在外辛苦,便在老家找好了实习单位,是一家劳务派遣公司,表妹被分到一个金融单位的监控中心,一天三班倒。


  工作简单,没有压力,日子在轻轻松松中变得懈怠和疏懒,吃饭休息,逛街购物,约友聚会,成了表妹每天的日常。


  实习结束后,表妹回了学校,但临近毕业的她已经不适应人才市场汹涌人潮的激烈竞争,毕业证一到手,她又回了老家,随后便在亲戚的介绍下,进了当地一家民营小企业当会计。


  毕业这四年,工作倒是没少换,只是换来换去,也只是从这家小民企跳到另一家小民企,不是出纳就是会计。


  工资到手也只够日常的吃喝玩乐,没多少存款的她如今还住在父母的房子里,正如她抱怨的那样,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独立能力的她自然被父母管的死死,也不得不在“不喜”中将就自己的人生。  


  所谓低配:是对自己低要求、低准则、低目标。


  说起来是一种放任自流式的轻松惬意,其实就是一种逃避,逃避辛苦、逃避劳累、逃避压力、逃避竞技、逃避挑战、逃避奋斗,逃避一切使自己费力向上的追逐和攀登。


  但逃避有用吗?


  逃避无用,它只会让人在松懈中自我退化,继而对自己的人生无能为力。


  日剧《暗金丑岛君》中有一句话:


  如果逃避眼前的现实,就越是逃,越会陷入痛苦的境地,我们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度过这个困境的话,应该就能一点一点解决问题,晚了点,但还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前进吧,为了开始新的人生。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我们生而为人,都有茁壮成长的本能,世事艰难,我们也依然可以步步成路。


  既然逃避无用,我们更应该直接面对。只有磨利的刀锋才能披荆斩棘,但前提是,我们从不放弃对自己的磨练。


  就像骑行中的自行车,只要我们向前用力的蹬,再大的斜坡我们也可以登顶而过。


  所以,我们可以不过低配的人生,因为我们完全值得更好的未来。


  - 03 -


  宁可高配版的努力,也不要低配版的屈就


  罗薇和我同龄,就住在我家隔壁。


  我通过招考回到老家金融系统上班的时候,她已经在家乡某个县区小镇当了两年的幼儿园老师。


  见面相聚,我惊讶于她一个自小能说会道的人却变得木讷沉静。


  谈起这些年的际遇,罗薇不免长吁短叹。


  大学毕业后,教育专业的她本来在学校所在地的城市,应聘到了一家大型教育培训机构做助教,虽然起点低,但发展前途好,只是上班还未一周,就被家里的电话连环CALL叫了回来。


  父母说,老家这边招幼教,以她的学历和专业,在老家这样的十八线小城镇做幼教,是高条件搭低配置,完全绰绰有余。


  本来不愿屈就的罗薇耐不住父母的软磨硬泡,辞了助教的工作回了老家,名校毕业又专业能力拔尖的她,很轻松过了笔试和面试。


  只是,选择了低配版生活的她,却并没有感觉到低配带来的轻松惬意,反而是越来越强烈的迷茫和焦虑,让她日渐寝食难安。


  当时,背景关系一般的罗薇一经录用,就被分配到离县区三个小时车程的偏远乡镇,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简陋,工作内容重复简单,教学任务更是少之又少。


  每天定时定点的朝九晚五,熟悉到张口就来的教学内容,还没有过多的业绩考评和培训安排,让这里的环境氛围就像一锅温吞吞的水,波澜不起却死气沉沉。  


  做了两年幼教的罗薇说:


  这两年近七百多天的时间,工作没起色,能力在消退,除了迫人的年纪,竟没有一天感到自己在向前走。


  时代在进步,而她却在逆流而下,那次会面后,罗薇给自己定制了周密的学习计划,她想去市区做高校老师。


  周围很多人说她痴人说梦,连父母都劝她别瞎折腾,市区高校,高职高薪,人才辈出且竞争激烈,如此高的条件,她去了也是陪跑。


  为此,罗薇并没有多做解释,而是废寝忘食的投入到学习中,她并没有想着能一步登天,但她相信天道酬勤,定能步步高升,努力一年的结果是,她考上了一所师范类大学的研究生。


  然后,在家人质疑的目光下,带着工作两年积攒下的学费,踏上了求学的列车。


  此后,她的消息经常传来,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她一边念着研究生,一边兼职本科辅导员,更是遇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与她在同市区念书的医科大研究生。


  毕业后,她被市区一所重点高中招录,做语文老师,如今,有两个可爱孩子的她,在工作之余还保持着继续学习的习惯。


  她的目标是考博,虽然结婚生子后家务缠身,但她觉得:人生如逆流,不进则退。


  - 04 -


  作家雾满拦江在《我不过低配的人生》中说:


  “人生最大的壁垒,是在自己的脑子里,因为我们给自己强加设限,才让我们自己裹足不前。”


  我们大多数人生来一般,又恐自身条件有限,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难免底气不足。


  对着高榄枝望洋兴叹,然后放低身价和姿态,匆匆进入一段低配生活,我们想着,如此“比下有余”,未来一定无虞,但结果却是:我们在步步后退中,越来越无路可退。


  因为,低配意味着低效率,本来可以尽力做到的事,却只愿使出一半的力,本来可以做到更好的事,却在低水平下做的马马虎虎。


  你以为你是赚了,实际上你是赔了。


  赔上自己的青春与年华,赔上自己的精力与时间,赔上自己的上进和努力,在得过且过中把原本可能优秀的人生,日渐消磨成碌碌无为。


  生活本没有高低配贱,但我们有选择向上拼搏和向下蹉跎的能力。


  我们不能过高估视自己以免处处碰壁,但我们更不能过低自我评估把路高开低走。


  过高仰望起码是向上前进,过低评估就只能越走越下。 


  在我们尚有选择权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为自己努力出更广阔的人生。


  一是足够了解自己。


  一个人只有在彻底熟悉自己的基础上,才会对自己的人生走向做出合理的判断。


  二是尽可能多的尝试。


  试错是最快辨别方向和成果的途径,而快速行动会让试错成为成功的捷径。


  三是学到融会贯通。


  学习是永不下线的助力加持,我们的格局、视野、思维和方法都是通过学习而来。


  美罗•勃朗宁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6 15:22 , Processed in 0.0740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