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朝最美的一首送别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20 09:2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心词韵





暮春的风掠过江岸,柳絮纷飞如雪,沾湿了行人的衣袖,远处的渡口,一叶孤舟横在烟波里,船夫撑篙待发,而岸上的人却迟迟不肯挥手。

李叔同的《送别》轻轻唱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送别,总是这样欲说还休,千言万语哽在喉间,最终化作一声轻叹,或是一句“珍重”。

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柳永叹:“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李白吟:“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欧阳修写:“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晏几道低诉:“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张小娴说:“每一次离别都是一份惆怅,因为总有一次离别是不会再见。”

王观,字通叟,北宋词人,如皋人,曾任大理寺丞,他词风清丽婉约,尤擅写景抒情,虽存世作品不多,却首首精妙。





native advertising



王观的经典诗句如“花易飘零人易老,正心碎,那堪塞管吹”“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村店烟火动,渔家灯烛幽”。

春末时节,王观在越州大都督府送别好友鲍浩然,鲍浩然从客途返家,而王观却因羁旅之愁,无法归乡。

他望着好友远去的身影,既羡慕他能与春光同住,又感慨自己漂泊无定。

于是,他将这份复杂的情感,化作一首语带双关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送别词,既祝福友人,又自伤身世。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宋·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开篇十字,便惊艳千古,古人常以山水喻人,而王观却反其道而行之,将人的眉眼比作山水。

水波荡漾,恰似美人眼波流转;山峰聚拢,犹如美人轻蹙的眉尖,这一比喻,不仅新颖别致,更使无情山水顿生柔情。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词人明知故问:你要去哪里呢?——去那“眉眼盈盈”的地方啊!

这里的“眉眼”,既指江南的秀丽山水,又暗指鲍浩然家中那位眉眼含情的佳人,一语双关,既写景,又写情,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春已归去,人亦远行,词人连用两个“送”字,将惜春之情与惜别之意叠加,使离愁更浓。

春天是美好的象征,而友人归去,仿佛带走了最后一点春意,徒留词人独自怅惘。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是全词最动人的一句,江南春迟,或许友人归去时,还能赶上春天的尾巴。

词人殷殷叮嘱:如果还能遇见春天,一定要和它同住啊!

这里的“春”,既是自然之春,也是人生之春、团聚之春。

词人自己无法归乡,便将所有美好的祝愿寄托在友人身上,希望他能代自己拥抱春天。

张爱玲曾说:“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人生最大的遗憾,是发现深爱的人,终究要离别。”

暮色渐沉,江上的孤帆已远成一点墨痕,送别的人仍立在原地,任风吹乱衣襟,而春天,终究会再来。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3 21:08 , Processed in 0.06248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