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乌发动全境空袭,米尔斯海默警告:俄罗斯正在准备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30 01:5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化纵横

【导读】当地时间6月29日凌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的空袭,动用超过500枚导弹和无人机,目标覆盖乌克兰全境,包括西部利沃夫等远离前线的地区。乌军一架F-16战机被俄军无人机击中坠毁,这是乌方第三次遭受此类损失。多方分析显示,此次俄军战术意图明确:一方面报复乌军6月初的“蛛网行动”,该行动由泽连斯基亲自坐镇,通过伪装民用车辆渗透俄境,以117架低成本无人机摧毁俄41架战略轰炸机,造成俄方约70亿美元损失;另一方面,此次重点打击的对象为乌方无人机生产设施和防空系统,旨在系统性削弱起反击能力。

而此次全境打击,或许印证了米尔斯海默对“不对称消耗战”的预见。他嘲讽F-16战机是“政治象征而非战略转折”,即零星高端武器无法改变战场平衡。乌克兰的“蛛网行动”虽重创俄军,但俄罗斯凭借体量优势,以饱和攻击消耗乌方资源,迫使基辅陷入持久战的泥潭。

这场冲突的终局,或许正如米尔斯海默所预言的,“乌克兰将成为功能失调的残余国家”。而俄罗斯与西方的博弈将在“冷和平”中持续。唯一确定的是,6月29日的全境袭击绝非终点,而是新一轮血腥循环的开始。

本文转自“欧亚新观察”公众号,原载The Grayzone,原题为“John Mearsheimer: Ukraine war is a long-term danger”,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供读者参考。

俄乌战争的长尾危机

马特:我想请您回应一篇《华尔街日报》刚刚发布的文章,它讲述了乌克兰大肆宣传的反攻状况以及西方鼓励反攻的努力。 它基本上承认西方迫使乌克兰进行了反攻,但也知道乌克兰并没有所需要的接近成功的东西。长期以来,您一直预测,西方把乌克兰变成北约代理人的努力,将导致乌克兰的毁灭。希望您对该报的观点做出坦诚的评价。

米尔斯海默:在我看来,任何了解军事战术和战略的人都应该明白,乌克兰的反攻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我的意思是,有太多不利于乌克兰人的因素,他们几乎不可能取得任何重大进展。尽管如此,西方国家鼓励了他们,迫使他们努力发动进攻。您可能会问,西方为什么鼓励乌克兰发动一场事与愿违且近乎自杀性的进攻?暂时保持守势不是更有意义吗?但我认为,西方非常担心时间不多了,如果乌克兰人在战场上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公众对战争的支持将会枯竭,乌克兰人将会失败,西方也会失败。

马特:在我看来,在立陶宛举行的北约峰会上对乌克兰的承诺,实际上使乌克兰未来加入北约的希望比北约在2008年首次做出承诺时更加渺茫。最终公报表示,当盟国同意并且条件满足时,我们将接纳乌克兰,但公报没有具体说明这些条件是什么。我想知道您是否同意我的这一评估,以及您对北约这一非常模糊的承诺有何见解。

米尔斯海默:我同意您的观点,但我会比您更进一步。这场战争将会持续很长时间,即使得到一个暂时的冷和平,但热战爆发的危险永远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想象美国或任何西欧国家会同意让乌克兰加入北约。原因很简单,如果您在冲突中让乌克兰加入北约,实际上是让北约承诺在战场上用军队保卫乌克兰,这是我们不希望出现的情况。我们不能让北约的地面部队,或者更具体地说,我们不能让美国的地面部队与俄罗斯直接对抗。事实上,乌克兰必须在乌克兰境内赢得对俄罗斯的决定性胜利,在我看来,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正如您所说,乌克兰不会成为北约的一部分。

马特:有鉴于此,我们是否可以推测美国在乌克兰的政策实际上比看起来更加见利忘义?因为俄乌战争主要是因为美国拒绝同意乌克兰保持中立并承诺北约对其敞开大门。但西方的目的是永远不接纳乌克兰加入北约,而是利用未来加入北约的承诺,将乌克兰变成事实上的北约代理人,而美国及其盟友又不会尽到义务来实际上对乌克兰加以保护。

米尔斯海默:我的观点略有不同。我不认为这只是见利忘义的事,我认为这是愚蠢。我们不能低估西方在整个乌克兰问题上有多愚蠢,甚至在其他各种问题上也是如此。

如果您看看2022年初还处在战争前的准备阶段,真正令我震惊的是,很明显战争至少是一种严重的可能性,然而美国和西方盟友几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阻止战争。如果有什么行动的话,那就是我们怂恿了俄国人。我认为,西方国家相信,如果战争爆发,我们已经训练了乌克兰人,武装了乌克兰人,足以让他们在战场上守住自己,这是第一。第二,我们觉得制裁是个法宝,可以通过制裁摧毁俄罗斯,乌克兰人最终会打败俄罗斯人,然后乌克兰人就会处于我们可以接纳他们加入北约的位置。我们只是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明您的解释是正确的,还是我的解释是正确的。

马特:关于制裁问题,您为什么认为美国初期的制裁政策没有奏效,这让您感到惊讶吗?

米尔斯海默:我认为俄罗斯会遭受更大的打击,我想俄罗斯人自己也这么认为。但俄罗斯人做得比他们预期的要好,当然也比我预期的要好。另一方面,即使我们在制裁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也不会让俄罗斯人屈服,也不会最终给他们造成重大失败。原因很简单。

俄罗斯人认为,他们在乌克兰问题上面临着生存威胁。当您面临生存威胁,或者您认为您面临生存威胁时,您会愿意承受巨大的痛苦,以确保自己不会在战场上被打败。所以,我认为制裁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制裁不会对俄罗斯这样的国家产生太大影响,因为俄罗斯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各种潜在的贸易伙伴,可以取代它在西方失去的那些伙伴。

顺便说一句,我认为这是西方的一个重大误判。如果看看我们在战争前夕的行为,以及随后在冲突中发生的事情,很明显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打错了算盘。

马特:我想请您对之前布林肯的观点做个评价。他说俄罗斯的目标是将乌克兰从地图上抹去,消除其独立和主权,将其并入俄罗斯。您认为这是普京在乌克兰的目标吗?

米尔斯海默:不是。让我在这里强调一下,没有任何证据支持普京决心征服整个乌克兰并将其纳入大俄罗斯的说法。没有证据表明普京对征服整个乌克兰有任何兴趣,当他在2022年2月24日战事开始时,也没有证据表明他试图征服乌克兰。

这只是从意图方面分析,再看看他的能力。认为2022年2月进入乌克兰的那支俄罗斯小部队可以征服整个国家的想法是一个可笑的论点,要想征服整个乌克兰,俄罗斯人需要一支拥有几百万人的军队,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当德国人在1939年进入波兰的时候,他们是带着大约150万人入侵波兰的。

俄罗斯人在2022年2月向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时最多只有19万人,这样数量的军队没有能力征服这个国家,而且他们也没有试图征服这个国家。我再一次强调,普京的意图在战前就很明显,他没有兴趣征服乌克兰,他完全明白征服整个乌克兰就像吞下一只豪猪。

马特:美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防止这场战争,从某些方面说,它甚至可能在2022年2月之前煽动了这场战争,因为拜登政府拒绝解决俄罗斯对北约扩张和俄罗斯周围的北约军事设施的核心关切,俄罗斯及其在2021年12月提交的条约草案提出,北约基本上应将其在俄罗斯周围的军事基础设施撤回到1997年之前的界限,但拜登政府当时几乎拒绝讨论这方面的任何问题。

米尔斯海默:我认为您对美国在2021年12月以及2022年2月战争前夕的立场的描述是正确的。但同样重要的是要强调,俄罗斯人急于避免冲突,他们并不想要战争,我相信他们也尽了一切可能来避免战争,他们不想跟美国人对抗,但美国人不愿意认真谈判,结果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我认为,我们已经越过了可以达成任何有意义的协议的阶段。双方都如此坚定地致力于在这个时候获胜,很难想象他们会通过谈判达成任何有意义的和平协议。

如今,俄罗斯人决心保持他们已经征服的领土,我相信他们打算征服更多的乌克兰领土。俄罗斯人希望确保乌克兰最终成为一个功能失调的残余国家,并且在未来任何时候都无法成为北约的一员。我认为俄罗斯人最终会做的是分裂出乌克兰的大片领土,然后竭尽全力让乌克兰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处于一个可怕的境地。因此,让俄罗斯人现在同意放弃已经征服的领土,撤回到2022年2月前存在的边界,我认为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此外,俄罗斯人也有一个担心:乌克兰人会出尔反尔,先是同意中立,然后再改变主意,与西方结成某种联盟,最终结果是俄罗斯人放弃所有占领的领土,乌克兰又不再是中立的。因此,我认为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有意义的是征服乌克兰的大片领土,并确保将乌克兰变成一个功能失调的残余国家。我讨厌把乌克兰以及更广泛的国际关系的未来描绘得如此黑暗,但我们也不能低估我们制造的混乱,我们制造的灾难。

马特:说到武器,您对美国的政策有什么看法?拜登政府曾多次公开表示,某些武器不会提供给乌克兰,但后来他们态度发生了变化,提供了一些重型武器,例如F-16战斗机。美国国防情报局参谋长约翰·基希霍夫(John Kirchhofer)认为,战争正处于僵局,而且北约国家提供的重型武器不会让乌克兰在近期内取得战争突破。但白宫似乎不这么想,他们现在同意向乌克兰提供一些以前禁止提供的重型武器。

米尔斯海默: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僵局,但我并不把征服多少领土作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指标。

像这样的消耗战,关键指标就是伤亡交换率。要关注双方有多少人口可以被征召加入军队填补伤亡的士兵,还要关注伤亡率。在我看来,伤亡率明显有利于俄罗斯人,因为他们的人口要比乌克兰人多得多,这对乌克兰来说是一个灾难性的局面,这让乌克兰几乎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474232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8 23:47 , Processed in 0.06809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