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俄罗斯看好苏-35C在中国的销售前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2:2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至于多功能歼击机苏-35,我们认为它们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前景非常乐观,”俄罗斯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副局长维亚切斯拉夫·济尔卡恩表示。中国批购此种战机标志着俄中两国军事技术新的富有成果的合作时期即将到来,俄罗斯战略分析与技术中心专家瓦西里·卡申认为。

现已获知,就向中国供应24架苏-35C问题俄中两国原则上已达成一致。这一事实本身就是多年谈判和妥协的结果。最初俄罗斯计划卖给中国的这种飞机的数量不会少于48架,但中国只想购买几架用于研究。

显然,中国人主要对发动机117C以及苏-35与苏-27战机的不同之处感兴趣。对发动机的研究可以让中国决定是否为自己未来的第五代战机购买它,而其它技术可以应用于战机J-11B及其改型。

当然对俄罗斯来说销售量越大越好,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专家瓦西里·卡申指出。双方最终达成妥协。24架,对苏-35C的生产计划来说也很可观。目前只有俄罗斯国防部订购48架(以后还可能增加)。潜在的俄中合同让此种战机的订购数量增加了50%。
不过许多俄罗斯专家认为,仅向中国供应24架是个错误的决定。因为普遍担忧,中国只花较少的钱就可获得战机并对其进行仿制,就像他们当年仿制苏-27CK一样。

然而实际上仿制苏-35C要比仿制苏-27CK、甚至舰载苏-33难得多,瓦西里·卡申向“俄罗斯之声”记者解释道。苏-27在苏联解体时已经是苏联空军主要战机类型之一。许多拥有这种战机的空军留在了苏联加盟共和国。那里的许多飞机修理厂有权对其进行维修,并拥有必要的资料和专家。在乌克兰就有不少资料,2005年中国就购买了一架舰载机苏-33的早期样品。

在俄罗斯空军也有相当数量的苏-27服役。它们在90年代的条件下并不总能获得必要的护理,对它们的管理也不严格。结果,生产苏-27的主要资料在两国签署的有关沈阳厂家根据生产许可证生产此种战机的协议框架下被中国通过官方渠道获得。

可见,即使俄罗斯试图对中国封锁苏-27个别部件生产技术,在独联体国家也不难获得生产这种战机的资料、专家,甚至这些部件样品。

至于苏-35,它刚刚开始装备俄罗斯空军,它的利用受到严格监控。没有一个独联体国家有这种战机。而且,尽管苏-35与苏-27的外形相似,但是二者的所有主要系统和部件都有很大区别。因此很难说存在被仿制的威胁。仿制这种战机会耗时多年,这对当今的中国来说难以接受。

另一方面,根据俄罗斯专家瓦西里·卡申的意见,中国批购此种战机将让俄中两国军事技术合作迈入新台阶。我们知道,1992年售给中国的首批苏-27CK/KUB也总共只有26架。但正是从那时起俄中军事技术合作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9 12:12 , Processed in 0.05599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