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希特勒的“品牌”对于资本家和企业精英来说是大忌。他的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National Socialist German Worker's Party)不仅是强烈的民族主义者,而且毫不掩饰其社会主义立场——真正的“工人党”。其25点的政治纲领明确针对银行家和金融家,呼吁“打破利息的束缚”,还针对战时生产中获利的工业家。利润将被国家无偿没收,公司高管将被指控为叛国罪。纲领第13条明确要求:“我们要求将所有现有企业国有化。”
在整个20年代,商人更愿意把政治赌注押在保守、中立、亲商的政治家身上,如中央党、巴伐利亚人民党或是右翼但明确支持商业的德国国家主义者。因此,国家社会主义者不得不通过会费、街头募捐和希特勒集会的门票来获得大部分资金。例外的是一些社交名流——维多利亚·冯·迪尔克森(Viktoria von Dirksen)、海伦·贝希斯坦(Helene Bechstein)、艾尔莎·布鲁克曼(Elsa Bruckmann)——她们对希特勒着迷。但最重要的例外是弗里茨·蒂森(Fritz Thyssen)。
1933年6月底,在希特勒试图平息国际对其政府长期意图的担忧时,胡根贝格出现在伦敦的一个国际经济发展会议上。令所有人惊讶的是,包括其他在场的德国代表团成员,胡根贝格提出了一项通过领土扩张实现经济增长的雄心计划。“第一步将是德国收回其在非洲的殖民地,”胡根贝格解释道,“第二步是那些‘没有空间的人民’——Volk ohne Raum——将开辟我们生产性种族创造生活空间的地区。”这一声明在全球引发了头条新闻。《纽约时报》的一则头条写道:“帝国在伦敦会议上要求归还非洲土地”。下面的一条副标题继续说:“也寻求其他领土,可能是欧洲的。”
希特勒的外交部长康斯坦丁·冯·诺伊拉特(Konstantin von Neurath)试图收回胡根贝格的声明,声称胡根贝格只是表达了个人意见,不是政府政策。胡根贝格坚持己见,反驳说,作为经济部长,他所说的话就是代表整个政府的。外交政策只是经济政策的延伸。随之而来的是混乱和尴尬。
到那时,希特勒不再需要胡根贝格的企业联系或帝国议会的代表。曾经避开粗俗、分裂、右翼极端分子的银行家和工业家们逐渐接受了他,作为对抗亲工会的社会民主党和强烈反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者的屏障。六个月前,就在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前三周,银行家库尔特·冯·施罗德(Kurt Baron von Schröder)在科隆的一个时髦区域的别墅里会见了希特勒。安排得非常秘密:希特勒在波恩提前下火车,进入一家酒店,快速吃完早餐,然后乘坐一辆后窗挂帘的车前往施罗德别墅,同时一个诱饵车辆则向相反方向驶去。希特勒从这次会议中带走了一条3000万帝国马克的信用额度,拯救了他的政治运动免于破产。
一旦希特勒掌权,就不再需要隐秘或诡计。1933年2月20日,星期一,赫尔曼·戈林(Hermann Göring),希特勒内阁中两名纳粹部长之一,同时也是帝国议会主席,在他的官方住所为纳粹党举办了一次筹款活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选举。活动由银行家兼中立党派共同创始人汉斯·贾尔马·沙赫特(Hjalmar Schacht)主持,他认为希特勒是反对左翼政治力量的最佳选择,并曾游说总统保罗·冯·兴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任命希特勒为总理。
在场的两打工业家、银行家和商界人士中,最突出的是古斯塔夫·克虏伯·冯·博伦(Gustav Krupp von Bohlen),因其武器生产而被称为“大炮王”。“我感到惊讶,”沙赫特回忆说,“因为我知道就在四个星期前,这位克虏伯·冯·博伦拒绝了弗里茨·蒂森的邀请,参加莱茵-威斯特法伦工业家的一次活动。”
对于那些资助并供应希特勒政府的工业家们,一个意想不到的投资回报是奴隶劳动。到1940年代初,电子巨头西门子(Siemens AG)已经雇佣了超过8万名奴隶劳工。(西门子的官方历史解释说,尽管公司负责人卡尔·弗里德里希·冯·西门子(Carl Friedrich von Siemens)是“民主的坚定支持者”,“厌恶纳粹独裁”,但他也“有责任确保公司的福祉和持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