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055型驱逐舰的作战使命,与以往中国海军驱逐舰在岛链内或有限突破岛链执行作战任务不同,应定位于为第二岛链以外的远海乃至全球战略服务,是扞卫我国海洋利益的利器。同时,也是为我国航母战斗群配套的主战驱逐舰。
作者:pop3 HSH论坛版主
中国海军自创建之始历经缴获、购买、仿制、自研几个阶段,从无到有,从弱小到逐渐强大。而作为中国海军的主力战舰的驱逐舰,也同样走了这样一条路,中国海军驱逐舰的发展历程,曲折而漫长,见证了海军的成长历程。
在建国之初,1953年中国从苏联订购4艘07型驱逐舰,即有着“四大金刚”之称的101舰“鞍山”号、102舰“抚顺”号、103舰“长春”号、104舰“太原”号,这四艘驱逐舰在我海军五十、六十年代一直是主战水面舰艇。 .
052D只是幌子真正的055大驱曝光了
052D只是幌子真正的055大驱曝光了
5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了导弹驱逐舰的总体方案和预研工作,总体设计任务由七院701所承担,采用了正常排水量为3000多吨、大功率蒸汽发动机的方案,型号为051型。首舰于1968年在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后续有上海中华造船厂、广州造船厂参与建造,共建造了近20艘。051型导弹驱逐舰在70、80年代成为我国海军最大的水面主战舰艇,至今尚在服役。
上世纪九十年代,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我国军事工业的发展基本处于半停滞阶段,主战舰艇的建造也相当缓慢,一共才建造了052型“哈尔滨”号和“青岛”号驱逐舰舰,以及051B型“深圳”号这三艘导弹驱逐舰。
052型导弹驱逐舰由于当时国内技术水平限制,采用了多达八个国家的装备,被戏称为“八国联军”,而设计建造的周期也相当长,号称“十年磨一舰”。
051B型导弹驱逐舰原为驻港部队建造,拟担任驻港部队旗舰,但因技术能力和建造能力所限,进度严重拖后,在建造完成后交付之前,竟存在数千个大大小小的问题,由此也可见当年技术水平和建造能力的薄弱。
本世纪初期,海军迎来了一个造舰高峰,随着052B型、052C型和051C型这三型6艘导弹驱逐舰的开工建造和交付,说明中国在驱逐舰的设计建造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上有所突破。随着后续052C和052D型驱逐舰的曝光,又一波造舰浪潮开始了,证明我国驱逐舰研制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052D型导弹驱逐舰是在052C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沿用052C的成熟平台,主要升级了作战系统,采用了一些新型号的装备,如通用垂直发射装置、346A型相控阵雷达、PJ38型单管130毫米舰炮武器系统、红旗-10导弹武器系统等等;052D型在作战指挥系统、综合通信系统以及其他电子设备及武器系统上也有较大提升。
052D型导弹驱逐舰的面世,说明我国现在对大中型驱逐舰的研制已经趋于自信,具备研制大型驱逐舰的能力和条件。按照我国海军装备“建造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习惯做法。后续我国新一代驱逐舰应该已经在研制中。
第二批次的第三艘与第四艘052C型舰
052D首制舰
网上一直有传言,我国新型驱逐舰为055型驱逐舰。055这个型号并非首次出现,早在1968年2月,七院根据海军党委给聂荣臻并**《关于建造远洋护航舰船的建议》的报告,向有关所下达了开展大型火炮导弹舰战术技术和方案论证的任务,确定设计代号就定为055。
1970年8月,国务院、**决定将055舰交给上海市为主研制。9月,成立由沪东造船厂、北海舰队和701研究所参加的055舰三结合研制组,全国数百个配套研究所和设备生产厂参与了该项目,终于正式开始了该舰的研制工作。
1976年3月,国务院和**以国发【1976】19号文件正式向国防工办、第六机械工业部等有关单位下达了055大型导弹驱逐舰的研制任务并拨出项目专款。但是055型导弹驱逐舰这一型号因故未能延续下去,1981年,国防科委和国家机械委联合决定,将055型导弹驱逐舰从正式型号研制改列为预先研究。
当年055型导弹驱逐舰项目的夭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主要的因素还是研制任务书的要求超出了当时我国国内科研水平和建造能力。任务书要求该型导弹驱逐舰采用柴、燃交替使用的联合动力装置;具有远程预警能力和远中近三个层次的空中、水面和水下立体攻防作战能力。
当时国内研制能力根本无法研制或无法达到任务书规定的性能指标要求的设备,如无法研制出满足055型舰的战术技术性能要求的联合动力装置舰用燃气轮机和柴油机;作战系统的一些子系统和设备如舰载反潜直升机系统、电子对抗系统、舰空导弹系统、水声对抗系统、综合通信系统、对空预警雷达、三座标雷达、火箭助飞鱼雷等也没有能力研制。这些都成为055项目的瓶颈和死穴,导致055型舰未能延续。退一步说,即使任务书所要求的设备能研制出来,按当时的技术水平,在055这个平台上,也无法解决电磁兼容和火力兼容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一状况基本延续到后来的052型导弹驱逐舰设计建造中,052型导弹驱逐舰,购买了七个国家的设备,研制周期前后历经近10年,由此也可见当时我国驱逐舰研制之路的艰难。
052D首制舰
052D首制舰
如果055型驱逐舰能够涅盘重生,这不仅可告慰当年为这个型号奉献心血的前辈们,也是我国综合国力上升的体现,更是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的黄水海军转变为远海蓝水海军的标志之一。
当年的055驱逐舰的研制由于技术水平建造能力欠缺所限制而夭折,但并未废止这个型号,而是转为预研型号,而预研型号在条件具备时,是可以随时转为正式型号的,故此沿用055这个型号是完全可能的。再说,型号的号段也是很宝贵的,051、052、053、054、056都已经占用,余下的号段不多,而中国海军还要继续发展,启用以前的预研型号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那么这个神秘的新一代驱逐舰究竟会是什么样子呢?它定位的使命任务和作战效能究竟如何呢?在这里笔者进行一个大胆的估计和猜测。
055型驱逐舰的作战使命,与以往中国海军驱逐舰在岛链内或有限突破岛链执行作战任务不同,应定位于为第二岛链以外的远海乃至全球战略服务,是扞卫我国海洋利益的利器。同时,也是为我国航母战斗群配套的主战驱逐舰。
排水量的大小与舰船的使命任务有很大的关联,055型驱逐舰具有较大的排水量、较高的续航力、较长的自持力和全球适航性。预计该型号驱逐舰的正常排水量在12000吨左右,舰型为高平甲板、全燃动力、双轴、双调距桨的大型导弹驱逐舰,可搭载两架直升机。动力系统预计会采用国产QC280型燃气轮机的改进型,最大航速不低于30节。舰型会充分考虑隐身性设计和降低噪声特征、红外特征及电磁特征的设计,并具有良好的居住性和舰员生活保障条件。
052D舰艏32单元新通用垂发
052D舰中部32单元新通用垂发
该舰具有强悍的单舰综合作战能力,具有远、中、近三层软硬武器先期预警防御网和攻击火力网。具有防空、反潜和反舰能力,也可执行对陆攻击和遂行火力支援的任务。
在立体化海上综合作战群中,承担指挥舰任务,能指挥数个海面战术作战编队和多艘潜艇以及多批次空中作战飞机。具有接收和反馈天基、空基和陆基目指信息能力,可与陆基和空基指挥所同步作战综合态势,实时决策。指挥本作战群空中、水面和水下作战单元的作战行动,可调用被辖舰艇和飞机的作战信息,并可对所辖任意舰船上的武器进行统一的直接火力控制。
在航母战斗群中,055型驱逐舰承担编队防空、反舰、反潜和遂行对陆攻击作战任务。
055型驱逐舰作战系统配置上具有较为先进的电子武器装备,根据055型驱逐舰的作战使命的定位,采用顶层设计,层层分解的方式,优化架构的合理性和集成度,指挥与控制一体化。实现标准信息、通用基准完全共享,设备小型化、通用化、集成化、标准化。在雷达、电子对抗及通信天线的高度集成化的条件下,舱面电子设备布局将会非常简练,而开放式通用接口显控机柜给后续升级工作带来便捷。在作战流程上,简化指挥层级,减少战位,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052D型驱逐舰上配置的PJ38型单管130毫米舰炮毫无疑问会成为055型驱逐舰的主炮,该型舰炮射程较远,具有较高的射速,可使用不同种类的弹种,同时还具有发射炮射导弹的能力,在舰炮控制的自动化程度上也较以往的大口径舰炮有很大的提高,适合安装于5000吨级别以上的舰船。
052C红旗九发射装置
052C红旗九发射装置
在对空近程防御武器方面,红旗-10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和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会成为制式装备。在052D型上配置的PJ12型7管30毫米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将不再被安装,而会采用首装于“辽宁”号航母上的11管超高速万发反导舰炮武器系统取代。
在052D型驱逐舰上首次露面的346A型相控阵雷达将会在055驱逐舰上被沿用,而有着巨大“八木”天线的517B型对空警戒雷达则会被性能更高的新型警戒雷达所取代。
在反潜作战能力方面,新型船壳声纳和拖曳声纳与反潜直升机可将对潜艇的警戒范围扩展到数百公里。在反潜武器上,具有俄罗斯血统的兼具反潜和反鱼雷功能的国产WHH004型发射装置也将会被采用,火箭助飞式垂直发射鱼雷也将跻身其中,组成远、中、近不同距离的对潜攻击作战能力。
作为承担航母编队防空作战任务的大型驱逐舰,舰对空导弹至关重要。预计会采用HHQ-9型舰对空导弹的改进型和新型中程舰对空导弹,HHQ-9型舰对空导弹经过优化设计后,降低了导弹的自重和体积,飞行速度更快,并具有热发射能力,可与其他武器共架发射,其打击的目标种类、打击精度和打击范围都有很大的提升。而通用式垂直发射系统的使用,使得不同种类的防空导弹以及其他武器可以共架发射,减少了发射装置所占用的空间,增加了发射井的数量,并可携带更多的弹药。
在反舰导弹武器系统上,预计会装备性能全面超越YJ-83型和YJ-62型反舰导弹的新型反舰巡航导弹武器系统,该型号具有超音速突防能力和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在制导方式和发动机技术上均有所突破,作战使用上更加易攻难守,可与通用垂直发射系统共架发射。
在电子装备上,通用集成天线将会被采纳,将装备类似美军“Link-16”系统的联合作战数据信息分发传输系统,能提供抗干扰、高速率、大容量、保密的数字、语音、数据通信和定位功能,而综合型数据链和卫星通信、水中通信系统使得该舰具备了强大的通信信息能力。
054A垂直发射系统
054A垂直发射系统
055型驱逐舰的电子战手段更加先进,能够侦查监视舰船周边的电磁、光学和声波信号,对各种信号进行威胁等级判断,对出现的威胁信号进行分析测量和预先告警。并以多种手段如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等方式,对敌方舰载、机载雷达和导弹末制导设备实施压制干扰,从而削弱敌方作战能力,保护本舰及编队的安全。
该舰在电磁兼容设计上,通过对各种舰载武器、敏感区域和天线的充分优化设计,电磁兼容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而在火力兼容和火力分配上,不但具有良好的本舰火力分配和火力兼容性,还进行了编队火力兼容及分配的设计,使得本舰及编队的火力分配使用上更加合理有效。
按照中国海军的一贯做法,如果神秘的055型驱逐舰开工建造,那么这一型平台经过验证和完善后,会沿用这一平台继续发展后续衍生型号,这也符合平台通用化、设备模块化、保障一体化的发展思路。而中国真正的蓝水海军之梦,也将随着055型驱逐舰和航母作战群的出现而实现。
资料图:052D型驱逐舰
www.
资料图:052D型驱逐舰
报道称,中国还计划建造4艘排水量为8000-9000吨的052D型驱逐舰,预计2016年-2020年服役。届时,中国海军将具备为航母战斗群进行防空和反导的能力。
俄国称,目前在海基防空和反导系统领域,中国的水平已达到欧洲国家的水平。随着052C型驱逐舰的大量服役,中国海军的水平已与俄法英德处于同一层级。但目前中国的水平还无法赶上美国,首先是在目标探测距离和高度及信息处理速度上与美国还存在差距。另外,052C型舰较小的排水量使其垂直发射单元偏少,持续火力明显不足。但中国相信,在052D服役后将消除与美国的差距。
江南造船厂惊人一幕:竟然同时在造七艘神盾大驱
052C型区域防空导弹驱逐舰(北约代号旅洋II级,英文:Luyang II),又称兰州级驱逐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新一代防空驱逐舰。由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首舰“兰州”号(舷号:170)于2003年4月29日下水,是中国海军第一艘安装四面“海之星”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采用防空导弹舰载垂直发射系统的战舰,被外界称为“中华神盾”。
同类型的美国"宙斯盾"系统,采用的则是无源相控阵雷达。同级的第二艘,舰名“海口”,舷号:171,于2004年上旬下水。自去年开始江南船厂时隔八年再次启动了052C生产线!
1,7号舰看船体明显还是052C,可能换了个新主炮而已。这批次的江南长兴驱逐舰,3,4号已经交船即将服役,5号,6号栖装接近完成,从外表可以判断这4条配置和第一批的170舰基本相同,变化很小,至于内部怎么样改进的内部人才知道。
052D正在拖出船台
新区已经完全拖出,坐于下水浮箱之上。。。。
2,现在看到7号舰的主炮可能有变化,这是可能的,因为前六艘都是配备的100毫米法国炮的山寨版本,用在驱逐舰上有点小,威力射程不足,既然130毫米单管舰炮已经研制完成,就完全可以装到新区上实验一下,但前面4条船的100炮的订单早就下了,再装4条船也没办法,这个批次的后两条船装上130新炮不奇怪,算是个比较大的改动,至于说垂发,神盾等改了没有不好判断,因为看不到或看不清,现在判断为时尚早,既然7号舰艇漆都上了,下水也没几天,到时候看就是,但有一点俺判断,7号和8号舰还是052C系列,小改而已,若舰体和排水量没有大的变化,还是改进型,早就有人说过这批次的052C几乎每条都有小改进。
3,真正要注意的是从9号舰开始,9号舰很可能是露天出现过的分段进入了干船坞合拢的状态,明显看出机库位置横向开口,这在全部052C系列中时没有的,反倒和054A系列相似,但看分段的横宽明显不小,吨位可能大于052C系列,这说明从9号舰开始,即使不是9000吨以上大区目标舰,也至少是052D新系列。
4,052C的产量就是八条,今年全部下水。
夜间正式开始下水过程,要忙活一整个晚上,不过也算吉星高照,她的下水正好抓住前后两个台风空档,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天佑我人民海军!
第二批次052C首舰150舰即将服役
历史时刻!东亚最强战舰052D今日上海下水
2012年8月28日傍晚时分,大家要记住这个历史的时刻!中国海军有史以来的最强战舰,可以匹敌东亚海域宙斯盾舰队的中国052D新型神盾舰正式下水了。这艘舰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我们有了可以向敌人挑战的砝码,而不用再靠两艘052C中华神盾过日子了。
中国海军最强战舰052D型驱逐舰正在下水
当年有6个HQ61发射筒的江卫级护卫舰都让人兴奋
052D型新型驱逐舰:承前启后的蓝水主力
从20年前那一支仅能在近岸活动的黄水海军,中国海军正逐渐走向深蓝。作为中国海军现代化之父的刘华清将军,曾有过一个推断,在21世纪中叶中国海军将成长为一支蓝水海军。作为一支和综合国力相匹配的蓝水海军,它将是一个全球性的海上力量,保卫中国的海上利益。
中国海军的驱逐舰之路
在这过程中,作为主战舰艇的驱逐舰,始终是中国海军水面舰艇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上世纪60、70年代,中国海军水面舰艇摆脱苏联、实现国产化的努力,就在驱逐舰这一舰种上跨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自70年代第一艘051旅大级驱逐舰下水后,整个70、80年代051型驱逐舰始终是中国海军的绝对主力,最后的051G型驱逐舰165、166舰甚至在90年代才服役。
052D型驱逐舰是052C型全面改进版本,但和传说中的万吨级大驱仍有距离,怎么评价它的定位?在海军走向蓝水背景中,它将是我海军驱逐舰发展史上一个过渡型的型号,比起在研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它技术并非标新立异,但却是现阶段海军拥有的最好的驱逐舰,权衡了技术、经济和可使用性能。在我海军的水面舰艇发展史上,小步快跑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原则。但仔细揣摩此前各型驱护舰艇的发展脉络,会发现在所谓的小步快跑中,仍有两步并一步的“小跃进”,同样是一种阶段性技术成就得以大规模运用的体现,建造数量料想不会太少。
整体看来,052D总体布局完全沿用了052C的套路,堪称是后者在武器、电子战系统方面的升级版本。很多军迷曾臆测052C之后将会出现所谓的4燃气轮机大驱甚至是万吨级大驱,但目前看来中国海军在新型驱逐舰发展之路上,还是秉承稳妥原则、没有丝毫冒进,在新型武器、电子设备的选用上,也是等到“瓜熟蒂落”,能够成熟再用。(左图为052C型驱逐舰,右图为052D型驱逐舰,图片来源:HSH论坛)
整个90年代,在“军队要忍耐”和一切以国民经济为中心的国策下,海军装备建设进入了一个慢速发展的停顿期。一方面是军费紧缩导致海军无法获得更多经费用于造舰,另一方面80年代开始的中西军事交流因89风波停顿,中国海军在装备建设上借鉴西方成功经验的途径遭遇扼杀,051的后续舰更是青黄不接,导致整个90年代海军仅有3艘驱逐舰下水服役。
自1990年代末开始,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又重新迎来快速发展期。作为这一期间的成就体现,2003年新一代神盾驱逐舰052C下水成为了一个标杆性事件,拥有多功能有源相控阵雷达、垂直发射系统和现代化的指控系统和电子战对抗系统,柴燃交替动力、约6000多吨正常排水量的052C下水,标志着中国海军的主力舰艇,已经有了赶超西方的新起点。 受制于80、90年代对军备投入不足的“顽疾”,中国海军发展新型驱逐舰的努力始终在梦想与现实间螺旋上升。在052C型驱逐舰身上亦有体现,动力系统国产化及其可靠性有待提高,因而战舰总体布局和发展裕度受到不少的限制,导弹垂发系统用途单一、火力密度有所欠缺,与国际先进的驱逐舰,如王师的DDG51、日本海自的金刚/爱宕级差距较大,比起吨位接近的英国的45型,法意地平线级等,也有落后之
052D要比052C少量加宽、加长,其舰桥舷窗的组合也和052C不同,侧面证实其加宽了,舰桥加宽的缘故应该是为了容纳更大的多功能雷达系统。根据央视当年爆出的“官版”数据,052C排水量为5907吨(注,这可能仅为标准排水量),而052D则在这基础上“略微放大”,标准排水量约6000余吨,满载排水量可能不超过7000吨。动力系统上,052D同样采用成熟技术。由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生产的QC280型燃气轮机(30兆瓦级,GT25000国产化版本)作为舰艇的加速主机,辅机则为成熟的国产柴油机系统,这套动力组合历经10年的发展和成熟,给052D使用也相当合适。实际上,日本海自的最新秋月级新驱,动力系统也是沿用自村雨/高波级,使用相对“古老”的斯贝燃机。
052D总体布局初探
2012年8月,作为052C之后海军驱逐舰一次更高的飞跃,052D(暂定名)型新型驱逐舰“有图有真相”被证实,并于8月28日下水。作为民间人士,解读刚刚出现的中国新型武器系统总是只能从支离破碎的片段着手,本菜只能凭借个人理解和借助一些业内人士的看法来做一番推断。
整体看来,052D总体布局完全沿用了052C的套路,堪称是后者在武器、电子战系统方面的升级版本。很多军迷曾臆测052C之后将会出现所谓的4燃气轮机大驱甚至是万吨级大驱,但目前看来中国海军在新型驱逐舰发展之路上,还是秉承稳妥原则、没有丝毫冒进,在新型武器、电子设备的选用上,也是等到“瓜熟蒂落”,能够成熟再用。
目前看来,根据上海发烧友等论坛发布的“谍照”,和本菜认为较为可靠的部分业内人士推断,052D在舰艇上,要比052C少量加宽、加长,其舰桥舷窗的组合也和052C不同,侧面证实其加宽了,舰桥加宽的缘故应该是为了容纳更大的多功能雷达系统。根据央视当年爆出的“官版”数据,052C排水量为5907吨(注,这可能仅为标准排水量),而052D则在这基础上“略微放大”,标准排水量约6000余吨,满载排水量可能不超过7000吨。
动力系统上,052D同样采用成熟技术。由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生产的QC280型燃气轮机(30兆瓦级,GT25000国产化版本)作为舰艇的加速主机,辅机则为成熟的国产柴油机系统,这套动力组合历经10年的发展和成熟,给052D使用也相当合适。实际上,日本海自的最新秋月级新驱,动力系统也是沿用自村雨/高波级,使用相对“老”的斯贝燃机。052D还是052C的小改款,很多军迷都会略感失望,但本菜认为这是稳妥之举。目前我国海上国家安全形势复杂,而海军各大驱逐舰支队中的051型舰也到了换装高峰期,一口气装备技术过于复杂的新型驱逐舰,部队对新装备的运用或许会“消化不良”,形成战斗力更是遥遥无期。对海军而言,官兵驾驶“万吨大驱”,却无法取得全训证书”,也等于是0 处。
在新装备的发展和现有装备的更替上,中国海军始终是两条腿走路,步调稳健。在052C型舰的发展途径上,同样也是这一思路。近5年来,原来的乌克兰制造GT25000型燃气轮机实现国产化并批产(在舰船知识等官方期刊多次证实),而052C在首批2舰服役多年后,终于在2010年后再次实现批产,第二批4艘052C型已全部下水,建造速度惊人.
(江南长兴造船厂三号线下水示意图 图片来源:HSH论坛)052D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其武器、电子系统的全面革新。作为过去10年我国在导弹、雷达等领域的最新成就,052D在成熟的总体布局和船体之外,在武器、电子系统方面,运用上了过去10年的最优成果。比起052C被誉为“蜂窝煤”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052D在这一至关重要的武器系统上可谓破釜沉舟,采用了类似于054A的新型通用垂发系统。
作为我海军舰载垂发系统的开山之作,“蜂窝煤”系统参照了俄制RIF-M舰空导弹的发射系统,同时改为一筒一弹发射,体现了中俄合璧的技术特色,但存在兼容性不佳、体积庞大等缺点,而新型通用垂发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据称,052D可能采用通用垂发后,发射单元数增至64枚,防空火力大有提高。有消息人士指,052D继续沿用HQ-9系列舰空导弹,最新改进型可适应新型垂发系统,作为一种体现90年代先进水平的舰空导弹,HQ-9采用了主动雷达+惯性制导,多目标拦截能力强,配合多功能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够实现更具力度的舰队防空和反导能力。
根据一些人士爆料,052D采用通用垂发后,发射单元数增至64枚(前32、后32),防空火力大有提高。有消息人士指,052D继续沿用HQ-9系列舰空导弹,最新改进型可适应新型垂发系统,作为一种体现90年代先进水平的舰空导弹,HQ-9采用了主动雷达+惯性制导,射程125公里,多目标拦截能力强,配合多功能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够实现更具力度的舰队防空和反导能力。
说到这里,有网友可能认为,052D的垂发单元比起052C的48发,只有不算明显的增加,觉得很不“过瘾”。
但对于我国海军的驱逐舰而言,为航母、两栖舰队提供舰队防空保护,同时兼容水面、反潜作战才是其首要目标并不需要像美军的DDG51伯克级驱逐舰那样,发射大量的战术战斧式巡航导弹,64枚舰空导弹仍然是一个较为充裕的弹药基数。
近日,有网友在国内某造船厂船坞内拍摄到一艘正在建设中的国产新型驱逐舰。从照片中可以隐约看到这艘大型水面舰船的舰艏部分,安装在甲板上的主舰炮颇为引人关注。图为。网友拍摄到船坞内正在建造的国产新型驱逐舰,可以隐约看到主舰炮。
另一方面,新型通用垂发系统在891毕昇号试验舰上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测试,这种新型VLS系统,在通用性方面远胜于老式“蜂窝煤”,兼容中国版的ESSM(改进型海麻雀)完全不在话下。网上曾有图片,PL-12型空空导弹有改进成舰空导弹,实现1筒2弹甚至1筒4弹,为水面舰艇提供高密度的点防御能力,在052D身上实现并非不可能。
在最新的052D“谍照”中,新型PJ3X型130毫米舰炮首度曝光,引发关注。目前关于这一研发多年的新型舰炮信息不多,但根据一些知情人士分析,其火炮系统参考了俄制的AK130舰炮,射程近30公里,射速约40发/分钟,特别是具备发射火箭增程制导炮弹的能力,射程过百公里,在中国海军的水面舰艇中尚属首次。
除此之外,052D还会装备新一代的反舰导弹,甚至有说法称将集成在新型垂发中,将大大提高该型舰的超视距反舰能力。而857型730近防系统,726型干扰弹发射系统,和三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管等052C身上的武器系统也将继续出现在052D身上。
由于目前052D首舰高清晰图尚不多,传闻该舰直升机库上方改装了HQ-10型近防导弹,目前还未证实。此外该舰会否改用最新型的反舰导弹,目前仍无定数。
电子系统小幅精进
比起外表很容易识别的武器系统,052D相比052C,在雷达、指控和通讯及电子战系统方面的更新,也是遵循了小幅快跑的原则,更加精良。
在舰载雷达方面,052C搭载的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由南京14所研制,是实际上不多的自行研制的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根据前一段891号试验舰的一些图片,和最新的052D“谍照”,这款雷达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进,雷达的发射阵面有所扩大,原本用于散热的弧形保护罩也变成了平板型,显示其散热性能得以改进,整体性能得以提升。
有知情人士指出,052D除了多用途相控阵雷达外,其余雷达、电子设备沿用了052C的成熟设计。那么一些军迷颇为“厌恶”的518型远程2坐标警戒雷达还将继续沿用,不过这款雷达采用结构重量轻、且省电的八木天线工作在甚高频VHF波段,不仅探测距离远,而且可有效发现隐身目标,和相控阵雷达取长补短,是一个可靠的选择。
com 与已经服役的中国海军052C型驱逐舰的主舰炮相比,这款安装在新型驱逐舰上的主舰炮有着明显差别,外形上棱角分明,炮管的尺寸也比052C型主炮尺寸要大。据知情人士透露,这艘驱逐舰系国产的052D型驱逐舰,这一型号的驱逐舰的排水量可能在万吨以上.
装备的主舰炮口径达到130mm,其火力打击能力将大幅超过052C型驱逐舰。更有网友在看到国产新型驱逐舰主舰炮的照片后,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绘制出了这一型号舰炮的3D效果图。关于这艘首次曝光的国产新型驱逐舰,我们将会持续关注.
实际上,纵观西方海军主力驱护舰,在对空对海雷达选择上,也是遵循取长补短的原则。如英国45型、法意地平线和荷兰LCF/德国124型舰,普遍都采用一部精度高但探测距离相对较短的C波段(EMPAR)或X波段雷达,和L波段(SMART-L等)的远程三坐标雷达组成,而DDG51则干脆只用一部4面阵的S波段的SPY-1无源相控阵雷达。
为了给全舰的近防武器系统(730炮和HQ-10近防导弹)提供数据,052D预计还将在主桅顶部装上364型快反雷达,为反导防空提供一双“眼睛”。
过渡型角色将担大任
052D型驱逐舰,是052C型全面改进版本,但和传说中的万吨级大驱仍有距离,怎么评价它的定位?本菜认为在海军走向蓝水背景中,它将是我海军驱逐舰发展史上一个过渡型的型号,比起在研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它技术并非标新立异,但却是现阶段海军拥有的最好的驱逐舰,权衡了技术、经济和可使用性能。
在我海军的水面舰艇发展史上,小步快跑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原则。但仔细揣摩此前各型驱护舰艇的发展脉络,会发现在所谓的小步快跑中,仍有两步并一步的“小跃进”,如江卫II(10艘产量,2005年前绝对主力)对江卫I(4艘),054A(至少24艘)对054(2艘),而052D对比052C,同样是一种阶段性技术成就得以大规模运用的体现,建造数量料想不会太少。
052D型驱逐舰,在防空、反潜、反舰等领域均能独当一面,且拥有较为突出的舰队区域防空能力。很多人曾指出052C是一种防空驱逐舰,但实则我海军国产驱逐舰发展历史中,从未有过这一舰种,052C装有反潜鱼雷、深蛋和直升机,且尾部有拖曳声纳收放绞车和收放孔,证明其仍较为重视反潜能力,加上射程超300公里的鹰击62反舰导弹,是一个多面手的定位。
比起未来的万吨级新驱,052D在052C的基础上,整体作战能力全面提升(新型垂发、130舰炮为其提供了可观的对地支援潜力),是航母编队和两栖作战编队的核心成员。根据一些零散的资料,万吨级大驱或将以反导为重在研的HQ-2X舰空导弹,根据官方资料为海基反导导弹),而052D则定位于更具威力的多面手,和052C一起将成为2020年前我海军驱逐舰部队的绝对主力。
附:052D战技指标推测:
( 长近160米(比52C长4米?),宽18米(比52C宽2米?),标排6000多吨(52C是5900吨), f柴燃交替动力(主机QC280,西发制造),航速29节
电子设备:改进型346型AESA四面阵、364快反雷达、518型VHF雷达,726型干扰弹发射器
武器系统: 单元(前32后32)巧克力,主要携带HQ-9B舰空导弹 GPJ-38型130毫米主炮,可发射制导炮弹
近防系统: V前730/后HQ-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