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8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争之世,争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10 05:0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 顾子明

一支铅笔,看似简单,但它的制造涉及全球协作。

木材可能来自俄勒冈的森林,石墨来自斯里兰卡,橡皮来自马来西亚,金属箍来自智利的铜,黏合剂来自巴西的树脂,而组装可能在中国完成。

没有任何中央权威指挥这一切,而是通过无数个体的自愿合作,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下,这支铅笔以极低成本生产出来。

这就是自由市场的奇迹

铅笔的故事被已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反复提及。

都说中国是世界工厂,但中国也在享受着贸易全球化的便捷与福利。

中国人可以看着好莱坞的电影,吃着阿根廷和巴西的平价牛肉,用着美国的显卡打着自家的《黑神话悟空》,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空前繁荣。

贸易全球化并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东西,它关乎每一个普通人,它体现在餐桌上,厨房中,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正是因为自由贸易、跨国协作能最大化资源与技术优势,人类才能在短短几百年内创造出上万年都不曾有过的财富。

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凯恩斯在其《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一书中,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全球化时代进行了生动的描绘:

“伦敦的居民可以一边在床上啜饮早茶,一边通过电话订购全球各地的商品,并合理地期待这些商品能迅速送达他的门前;同时,他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将他的财富投资于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开发或新兴企业,并分享其未来的收益和成果。”

“他可以随时决定搭乘廉价而舒适的交通工具,前往任何国家或地区,而无需护照或其他正式手续;他可以派他的仆人去附近的银行办事处,提取贵金属以应对海外开支,然后随即出发去陌生的地方,而对当地宗教、语言或习俗知之甚少,甚至可能因陌生而遭遇轻微的不便。”

100年过去了,凯恩斯对他所处时代的描述与21世纪的我们高度相似,只是“电话”换成了“互联网”,“蒸汽船”换成了“航空和集装箱运输”。

https://www.haoyun5.net/dongfang/233260.html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5-4-10 05:05:47 | 只看该作者
争的是一种理念,争的是一种关乎人类长久发展的根本世界观

这个道理,斜楞眼之流的蛙狗猪们,永远也搞不懂!

蠢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5-4-10 05:11:27 | 只看该作者
争的是人间正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5-4-10 05:15:16 | 只看该作者
任何时候,邪都不能胜正

自娱自乐,自摸自high

只能是邪门歪道,伤神伤身

骗人骗己骗傻缺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5-4-10 05:16:36 | 只看该作者
论自摸自嗨,谁能胜得过懂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6 12:46 , Processed in 0.05716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