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朝鲜“氢弹试验”当量太小 被质疑作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8 05:4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朝鲜6日宣布“氢弹试验成功”的消息,就如同核爆引发的地震一样,迅速震动全球。氢弹向来号称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的“独门武器”,无论是理论还是制造都存在极高门槛。印度在该领域倾注多年心血,也未能获得国际认可的成就。那么朝鲜真的已掌握氢弹技术了?

  据韩联社6日报道,这次朝鲜宣布氢弹试验后,韩国情报部门首先表示质疑。通俗来说,氢弹又称热核武器,是原子弹的升级版,属于第二代核武器。它利用核聚变原理,可释放出比核裂变大得多的能量。氢弹爆炸时,首先引爆内部的小型原子弹,利用裂变释放的核能引起聚变材料发生次级聚变反应。这不仅对氢弹的制造工艺提出挑战,更需要理论和设计上的创新突破,相关知识在国际上属于“绝不外传”。据称,世界仅有两种氢弹构型——美国“泰勒-乌拉姆构型”和中国“于敏构型”。

  由于氢弹在理论、结构和制造工艺方面的极高挑战,五个核大国进行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时往往“一切从宽”,为确保核聚变能顺利进行,通常会填充足量的核材料,导致爆炸当量相当大。1951年5月美国首次氢弹原理试爆时,爆炸当量就达22.5万吨,1952年11月1日第一颗氢弹的当量更是高达1000万吨;苏联第一颗氢弹的当量为40万吨;英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时不太成功,但当量也达到30万吨;中国的氢弹原理试验当量30万吨,1967年6月17日空投的首颗氢弹当量为330万吨;法国1968年8月的第一颗氢弹当量为260万吨。各国在验证氢弹技术和设计理论充分可行后,才推动后续的氢弹小型化和轻量化设计,以方便安装在导弹和飞机等运载工具上,并用来之不易的有限核材料制造尽可能多的核弹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2 12:09 , Processed in 0.06289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