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的新片《华尔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选择了一个周五(1月17日)在英国上映。第一个周末过后,全英国的票房收入达到466万英镑,稳稳坐上票房第一的宝座。随后一个星期,该片继续热映,有人甚至在Twitter上抱怨说想看却买不到票。电影院也有苦衷:这部片子长达三小时,夜场只能安排一场,对很多下班没有定点的上班族来说,周中很难有悠闲的心情去电影院坐这么长时间。
时间回到1987年,这些中年银行家们当时正是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大多数人对未来的职业方向仍无明确想法。这时《华尔街》横空出世,迈克尔?道格拉斯饰演的戈登?盖科(Gordon Gekko)顿时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偶像。这个虚拟的银行家在片中有句经典台词“贪婪是好事(greed is good)”,虽然引发很大争议,但对什么都没有、只有一腔热血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台词无疑激发了他们想要在华尔街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有位现在已四十多岁的银行家就说,他在大学时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是《华尔街》这部电影激发了他对金融银行业的好奇心,觉得做个银行家既能赚大钱,又能象盖科在电影里那样耍酷,干嘛不试一下呢?他是学数学的,于是毕业后放弃学术,顺理成章进入了华尔街。
到了2008-2009金融危机时,类似状况再次发生。欧美政府为救助银行体系,动用了成千上万亿美元纳税人的钱,才算稳定住局势。但随后而来的经济衰退、财政紧缩等后果,却是全体老百姓一起买单,民众自是一肚子怨气。在这个大背景下,2010年,斯通再次与道格拉斯联手,推出《华尔街》的续集《华尔街:金钱永不眠》,让盖科在“危机深重”时重回银幕,又收获1.3亿美元的票房。一年后,初出茅庐的年轻导演J.C.尚多尔(J.C. Chandor)找来大牌影星凯文?史派西(Kevin Spacey),推出《利益风暴》(Margin Call)一片,试图通过某投资银行处理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巨额损失的故事,重现金融危机初期华尔街上风雨欲来、人人自危的那段日子。同年,根据纽约时报著名记者安德鲁?罗斯?索尔金(Andrew Ross Sorkin)的作品《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改编的同名单集电视剧也在全美上映,获得观众好评。
故事片之外,好莱坞编导们还尝试过以纪录片的方式将金融事件搬上银幕,最著名的是曾拍过《华氏911》的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在这次危机中,他率先于2009年拍出了纪录片《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Capitalism: A Love Story),试图用镜头仔细审视金融危机给美国社会造成的伤害和损失。随后,另一位导演查尔斯?弗格森(Charles Ferguson)在2010年推出了广获好评的纪录片《监守自盗》(Inside Job),并一举夺下次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只是纪录片的受众规模一向有限,论影响力就远不及《华尔街》、《华尔街之狼》这样的大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