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陪審團不喜歡的三種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08:0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宣誓成為美國公民後,不少華人新移民很快會收到第一份「歡迎大禮」—陪審團傳召信,「中獎」機率似乎比普通公民更高。而庭審冗長、擾亂工作作息、雇主不支付薪資等原因,讓部分人對陪審員義務感到頭痛。想推掉陪審團義務,對於越來越多在美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華人新移民,過去向法庭強調「不懂英文」早已不管用,現在轉而強調自身高學歷、給律師「不容易被煽情」或表現自身對相關案件極端看法等不適合參與陪審團的藉口,都是在篩選過程中「被刷」、「不中選」的新秘訣。

「宣誓入籍和收到陪審團傳召信相隔不到兩個禮拜,這是要讓新公民身體力行一次義務、搞公民教育嗎?」上個月底剛入籍的蘇小姐完成宣誓後就收到傳召通知,要求在4月上旬到指定法院報到。蘇小姐表示,朋友圈中有部分非公民的華人收到陪審團傳召,知道傳票並非只從公民中抽取,但她來美近六年都未收到傳召,而此次剛入籍就「中獎」,未免太巧合,原本早已規畫好的出國度假計畫和機票只能改期。

河濱縣華裔梁先生前年入籍後,不出一個月也收到來美十多年以來的首張陪審團傳票,梁先生謔稱這是來自政府的「歡迎大禮」。

來美定居近20年的亞凱迪亞王先生也表示,入籍前就先後收到過兩三封陪審團傳召信,但他剛入籍後,馬上又收到一封,他周邊眾多親友的經歷,也大多印證「剛入完籍就會有一次『中獎』」這個一直流傳在新移民社區的說法。

不過面對陪審團傳召,庭審冗長、擾亂工作作息、雇主不支付薪資等原因讓部分新移民絞盡腦汁逃脫責任。

「英文不好的理由早被用濫了,現在很多人都是來美國念碩士、博士後留下來的,說自己英文不好,就是明擺撒謊」。從威斯康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的徐先生入籍後不出半年即「中獎」,備選一起家暴案件。在控辯雙方對陪審團候選人詢問個人情況和家庭背景時,徐先生「義憤填膺」表示「對家庭暴力絕不容忍」,立即被辯方律師刷下。

除挑控辯雙方不喜歡的話說,讓自己省時省力落選陪審團,坊間還流傳另一種逃避責任的訣竅。擁有化學博士學位的Leslie去年收到陪審團傳召,但報到當天就被淘汰,她認為可能是她強調自身教育背景起了作用。Leslie透露,在華洋朋友中有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很多辯方律師不喜歡高學歷、理工科出身的人做陪審員,大概給人印象太理性、善於分析,不好唬弄,很難煽動,也不代表普通群眾」,此前與她同在一個小組的一位老美同事在備選陪審員時,說明理工科背景後也立即被辯方淘汰,更令此種說法顯得言之鑿鑿。

不過更多華人對擔任陪審員、親歷美國司法程序興趣濃厚,曾被選為一起褻童案陪審員、累計花費六天在法庭的何先生表示,庭審時聽控辯雙方和證人講話,不敢有絲毫分神,陪審團最後激辯大半天才達成一致,整個過程他「擔心萬一自己判斷失誤、冤枉了好人,或被律師天花亂墜的說法蠱惑、錯放了壞人,從來沒有像這次這麼深切體會自己擔負的責任」。


                世界新聞網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6 14:46 , Processed in 0.0548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