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意大利炮也被击毁!乌克兰接收“万国牌大炮”,俄军的渡河行动该如何进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30 23:2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pengngychita 于 2022-5-30 23:23 编辑

来源:军武速递
现在是北京时间 5 月 30 日,俄乌军事冲突已经爆发 95 天。

昨天:俄军近坦 90 师、摩步 3 师两个团战斗队在解放红利曼后,将战线继续前推,已经逼近北顿涅茨克河河岸,乌军在北顿河北岸的据点,仅剩下圣山拉伏拉对面的斯维亚托戈尔斯克;


东部军区直属摩步 127 师、近坦 90 师、5 集编内摩步 57 旅、车臣国民近卫军 " 阿赫玛特 " 特战支队等,已从北、东两个方向突入北顿涅茨克市城市围廓,激烈的巷战已经展开;
俄空天军远程航空兵轰炸了阿特木斯克的乌军两个旅一级前指,造成的伤亡不详,地面进攻暂未开始。俄军对阿特木斯克到利西昌斯克的公路实施了管制,地面部队可能处于整补状态。


综合目前的北顿涅茨克城市群战局,大伊万经过思考后认为,俄军在波帕斯纳亚完成战役突破后,在波帕斯纳亚到阿特木斯克战线上,未来一个月的战役目标,应当局限于如下三点:
一是基本围歼泽勒特、戈尔斯克耶的乌军小型集团,该区域除了乌军国土防御旅,可能还有乌军机 24 旅、坦 17 旅一部。围歼这一小集团的目标,是进一步拉平利西昌斯克南部战线。为此俄军需要投入 1 到 2 个团战斗队,在卢甘斯克人民军、炮兵和航空兵的支援下实施交战;

二是钳制甚至夺取阿特木斯克,彻底封锁从阿特木斯克前出利西昌斯克的两条补给线。该区域除了乌军国土防御旅,可能还有乌军机 24 旅、摩 57 旅各一部。钳制、夺取阿特木斯克的目标,是为了将位于 " 口袋底 " 利西昌斯克的乌军重兵集团彻底 " 扎口 ";

三是夺取北顿涅茨克市。作为卢甘斯克州的重要城市,夺取北顿涅茨克市可以解放出更多的机动兵力实施侧面进攻,更具有非常强的政治意义,能进一步消磨乌军的战斗意志。


相比目前还没有实施后续进攻的波帕斯纳亚方向,大伊万认为,俄军最大的问题,反而还是北线。当然北线在过去一个月时间内打得还不错,先后拿下了克雷缅纳亚、红利曼和奥斯基尔水库大坝,大伊万一开始预想的、俄军拿下红利曼的时间,也就是在五月下旬左右,现在基本大差不差。

但是,从伊久姆南下的近坦 4 师、近坦 47 师的两三个团战斗队,到现在都没实现战役突破,还踟蹰在克雷梅涅茨山一线,更不用说夺取巴文科沃了。大伊万认为,这就体现出了红利曼的重要性,拿下红利曼后,俄军可以将炮兵前推到斯维亚托戈尔斯克的河曲部位,从后方威胁乌军在克雷梅涅茨山的防线。当然,这一行动的优先级不高。

伊久姆方向的战役突破还只是小问题,更大的问题是北顿涅茨克河渡河作战。其实俄军在北顿涅茨克河一线的渡河问题,早在三月份的伊久姆之战中,就已经出现了。俄军夺占伊久姆北城后,迟迟未能突破到南城,究其原因,在北顿河上架桥不利、架设的舟桥被乌军炮兵连续打击,是重要因素,所幸最后俄军还是渡过去了;

但是等到五月份,俄军在比洛戈里夫卡强渡北顿河时,由于当面乌军坦 17 旅、摩 58 旅等部炮兵火力强大,俄军终于遭遇到了重大损失,被击毁和抛弃了十几辆坦克、几十辆步兵战车和两三套舟桥设备,所幸战斗兵员没有太大伤亡,但是,从比洛戈里夫卡强渡北顿河的行动,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成功。

俄军在北顿河北岸迟迟未能渡河成功,造成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从当前战役目标来分析,原本可以从南北两侧切割乌军在北顿城市群防御布势的行动,变成了只能从南线一侧切割,大大提高了战役难度。而从后续战役目标来分析,俄军要以比较快的速度解放斯拉维扬斯克,也还是要在北顿河一线强渡河川。夺取赖戈多罗克、麦克莱夫卡等要点,在斯拉维扬斯克周边占据制高点。

因此,在未来一个月甚至两个月的交战中,北线俄军怎样突破乌军北顿涅茨克河河防,应该是中部军区编内战役集群的首要任务。考虑到乌军炮兵部队在河防体系的重要地位,大伊万认为,俄军是否能强渡北顿河,关键就看能否压制乌军炮兵。
俄军会如何压制乌军炮兵

那么,俄军部队可能会选择怎样的战术策略,压制乌军炮兵,规避五月初在比洛戈里夫卡的失利,从而确保己方部队在北顿河一线强渡成功呢?


咱们先说技术问题,也就是现代战争怎样反炮。咱们都知道,现代战争的陆战,难度最高的作战形式一是野战防空,二是炮兵反炮。尤其是对于威力强大的军属、师属重炮的反制,由于这些重炮在战时都部署在军、师战役地幅纵深地带,且有多个预设阵地,炮兵可在预设阵地间来回机动。因此,要准确定位敌方炮阵地的位置,在技术原理上就非常困难。

长期以来,要反制敌方战术纵深的炮兵阵地,主要靠的是经图上作业大致描绘出敌方炮阵地可能的位置后,由侦察兵前出侦察破袭,或者炮兵前观在前沿的密切观察。其作战效率比较低,难以跟上部队进攻节奏。
反炮兵雷达作战原理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开始研发新型炮兵雷达。其主要的技术思路,是通过探测炮弹的飞行弹道,对炮弹的发射点实施解算,从而反向定位火炮阵地位置,形成射击诸元后传输给己方炮兵,实施开火反制。

从研制的炮兵雷达性能上看,可以分为主要用于探测 120 毫米迫击炮以下火炮、装备给部队和分队一级单位的轻型反炮兵雷达;以及主要用于探测 122 毫米到 203 毫米身管式重炮、甚至可以探测远程火箭炮和陆军战术导弹、主要装备给陆军战役军团和高级战术兵团炮兵部队的大型反炮兵雷达。
AN/MPQ-4 型近程反迫击炮雷达


前者的著名型号,包括美军在越南战争中普遍使用的、用于探测越南人民军迫击炮的 AN/MPQ-4A 型近程反迫击炮雷达,还有英国制造的、咱们在八十年代曾经进口过两部的 " 辛柏林 " 炮兵侦察雷达;后者的著名型号,则包括我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同步进口过的 AN/TPQ-37 型炮兵侦察雷达,还有美军的最新型号 AN/TPQ-53 型战场监视雷达,这两款雷达乌军均有装备。
AN/TPQ-53 型战场监视雷达


相比而言,苏军和俄军部队,在炮兵侦察雷达和战场监视雷达上,长期以来处于比较缺位的状态。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苏军研制过一款炮兵侦察雷达,但因为性能不佳没有投入使用,第二代炮兵侦察雷达是 1L219 型炮兵侦察雷达,由于苏联解体,一直到 2008 年才真正研制定型,定型即落后。
目前俄军较为先进的 1L260-1M" 动物园 " 系列反炮兵雷达


俄军目前比较先进的炮兵侦察雷达,是在 1L219 的基础上继续研制的 1L260 型,西方将其称为 " 动物园 -1M"。该型雷达性能尚可,对于西方主流的 155 毫米自行榴弹炮(M109A6 型),定位距离在 25 千米上下,定位精度在 40 米以下,定位时间在 30 秒以内。该型雷达相比美 AN/TPQ-53 型,或者咱们拿到珠海航展上外卖的 SLC-2 型炮兵侦察雷达,性能要差不少。
孟加拉军队从我国进口的 SLC-2 反炮兵雷达,这款雷达是目前国内同类产品中卖的最好的,缅甸、泰国、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等国都有进口。


但是考虑到乌克兰战场上,乌军装备的主流身管式火炮都是 2A36、2A65 这种 152 毫米牵引炮,最先进的西方火炮主要还是 M777A2 猴版,最大射程普遍也就 20 多千米,1L260 型炮兵侦察雷达在乌克兰战场上的性能算是堪用。

因此,从技术角度上看,俄军部队要压制北顿涅茨克河以南的乌军炮兵,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要立即展开炮兵反炮作业。有多少 1L260 炮兵侦察雷达,都要赶紧拉到北顿河北岸去,同时还要预设多门 2S19M 甚至 2S7M 型军属重炮,专司反炮兵作业。这些火炮的反应速度快,自动化程度较高,放列撤收比较简便,还可以利用射程优势拉开安全距离开火。一旦炮兵侦察雷达定位到乌军炮兵的位置,立即集中所有值班火炮实施火力歼灭。

从最近一段时间俄军炮兵在北顿涅茨克河一线的作战来看,对乌军炮兵的打击效率正在上升,除了前段时间被击毁的 4 门 M777A2 型榴弹炮。昨天俄军的 2S7M 型重炮又击毁了 2 门乌军从爱沙尼亚刚刚拿到手、还没半个月的、意大利制造的 FH-70 型 155 毫米自走炮。只要俄军有足够的耐心和足够的炮弹,在北顿河北岸一线慢慢磨乌军的防御体系,同时在波帕斯纳亚方向逐步将战线前推,乌军炮兵的回旋余地会越来越窄,威胁会越来越低。
乌克兰军队使用意大利援助 FH-70 榴弹炮的作战画面


除了炮兵侦察雷达,还有一些技术、战术上的措施也可以使用上:

一是大量使用侦察无人机,俄军在红利曼一线的交战中,已经大量使用了 Orlan-10 型侦察无人机,这是一种旅属无人机。北顿涅茨克河南岸乌军的战役地幅其实已经比较狭窄了,南北纵深也就 30 到 40 千米,东西正面也就 50 到 60 千米,由于乌军炮兵需要依托公路实施机动,可用的阵地其实是不多的,完全可以使用侦察无人机,沿道路展开监视。实际上前段时间俄军击毁 M777A2 型榴弹炮,就是使用了侦察无人机探测到了乌军炮兵的开进和放列。

二是使用武装直升机甚至特战单位实施自由猎杀,从前段时间比洛戈里夫卡渡口之战的情况看,不排除乌军的炮兵会部署在利西昌斯克城市建成区内,这一区域地形地物比较复杂。如果乌军炮兵进行充分伪装,在俄军展开强渡之前不开火射击,那么,俄军可以在夜间使用具备热成像功能的卡 -52 型武装直升机,划定任务区域,对可能存在的乌军炮兵实施自由猎杀。甚至 SSO 特战小组实施渗透伏击乌军炮兵,总之要不惜一切代价,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对乌军炮兵,尤其是坦 17 旅的乌军炮兵实施打击,确保后续俄军强渡北顿河成功。

当然,目前的情况,时间在俄军一方,大伊万觉得,俄军在斯拉维扬斯克和北顿涅茨克河沿线,目前的思路有必要 " 宁慢勿快 "。近坦 90 师那个营战斗队在比洛戈里夫卡的渡河行动,就是敌情不明、打得太急的后果。既然摸清了乌军在北顿河一线的河防布势,且俄军后续作战还是要围绕着泽勒特和阿特木斯克实施。那么,在北顿河北岸地区,俄军进行充分的整补,使用综合战术手段削弱乌军的炮火,待条件成熟后才实施渡河,才是最佳的选择。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3 04:16 , Processed in 0.06096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