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加伯农城税吏马太所写,考证家推断成书于公元70年之后,是早期基督教阶段的作品。全书显示较浓厚的犹太教色彩,多处引证犹太教《圣经》以证明耶稣是犹太人历来期待的基督,亦即犹太先知门所预言的弥赛亚,故有“犹太福音”之称。基督教与犹太教的最大区别是,犹太教是犹太民族性宗教,其典型特征是“特殊神崇论”,它以上帝的“选民”自居,排斥其他民族,而基督教则强调凡信上帝者都为“选民”。有“犹太教福音”之称,犹太教色彩浓厚的《马太福音》,不可能把基督复临实施末日审判寄托在遥远的并非上帝“选民”的异族他乡。 基督教产生在公元一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活动中心是耶路撒冷,《圣经》所称“东方”,当是巴勒斯坦以东不远的地方。例如《圣经·创世纪》第二章第八节说:“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园立了一个园子,把所创造的人安置在那里。”据学者考证,伊甸是古代巴比伦幼发拉底河下游冲积平原的名称,此词在古希伯来文中衍义为“可乐之地”,后来逐渐衍生出“地上乐园”、“极乐世界”的涵义。《圣经》中描绘伊甸园中流有四道河,沿河布满了黄金、珍珠和红玛瑙等。这里的“东方”是指幼发拉底河下游。再如《马太福音》第二章说:“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伯利恒,有几个陆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我们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陆士们从耶路撒冷来到伯利恒找到了婴儿耶稣,献上黄金、乳香、没药作为礼物,就回东方去了。在那交通工具十分落后的时代,耶稣刚生下来,几个东方陆士便赶到了耶路撒冷和伯利恒,想那“东方”离耶路撒冷和伯利恒也不会很远。据说,这些陆士是波斯拜火教的祭祀,《圣经》没有说明他们的人数,后人根据所献礼物共三件而推断为三人。教会把1月6日三人来朝的日子定为“三王来朝节”(祭祀有时会分封为王)。从圣诞节到1月6日共12天,12天的路程,三陆士来自波斯还是更可信一些。由此可知,这里的“东方”是指波斯。 宗教是对现实条件的幻想的反映,但并不是毫无根据,只有邪教才敢于无所顾忌,盗名欺世。邪教“恶意曲解《圣经》经句以蛊惑人心的伎俩必须戳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