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来妈妈对孩子的“唠叨”是有好处的,很多人不知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6 10:0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丨天道酬勤




妈妈给孩子喂完奶后,抱起孩子,用手轻轻地拍着孩子的后背。

边走嘴里边念叨着:吃饱了,我们走走,消化消化。

忽然,孩子一个响屁,自己惊了一下,随即看了看四周,好像是被自己的屁给吓着了。

妈妈快速把孩子放下,温柔地笑着说,宝贝,刚刚吃好,是不是又拉臭臭了,让我看看。

孩子看着妈妈,小手小脚乱抓乱踢,嘴里嗯嗯啊啊的。

妈妈解开尿不湿:咦哟,真的拉了,好臭好臭。迅速打来温水,拿来毛巾和纸巾,边弄边笑着。弄完之后,亲亲孩子肉肉的屁股,再陪孩子玩玩。

这样的场景,已经当妈妈的我们是不是很熟悉。

随着孩子长大,妈妈叨叨的内容、时间有了变化。

孩子听不懂,妈妈却整天叨叨叨;孩子长大了,妈妈也要叨叨叨,有什么用呢?










1) 与孩子建立关系,取得教养孩子的心理资本

人是世间万物的主宰。然而,人的生命之初是最脆弱的。

而刚出生的孩子,除了会哭,吃、喝、拉、撒、睡、翻身、打嗝,没有哪一样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一般情况下,这个帮助孩子渡过他生命之初困难的,是孩子的妈妈。

俗话说:一个妈妈在孩子出生后,都要说三年的白话。意思就是,孩子从出生到三岁这个阶段,他的妈妈会对着听不懂话的孩子,自说自话。

孩子不会说,听不懂,特别是在10个月前,妈妈们会根据带孩子的场景,说一堆的话。通过这些话,和孩子建立情感。

然而,现在人们的经济条件好了,有些年轻的爸爸妈妈生孩子后,就把孩子送给爷爷奶奶带。

爷爷奶奶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与他建立良好的感情。这些感情,是通过在带孩子过程中,与孩子的互动交流建立起来的。

你有没有遇见这样的画面:爸爸妈妈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去爷爷奶妈家看孩子,孩子见着爸爸妈妈,有些害怕,怯怯地往角落里躲。

孩子不和父母亲近,是因为孩子,不熟悉他们的声音和味道,自然害怕。

李枚瑾教授说:一岁半以前的孩子,最好由父母自己带,以便获得今后教养孩子的心理资本。

就是在孩子以后成长过程中,你的教育,他能听得进去。





2)是孩子学习说话的窗口

我们都知道,学习语言是需要环境的。狼孩,只会学着狼叫,是因为他生活在狼的世界里。

我们好多人,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在学习英语。可大部分人,大学毕业了,还是哑巴英语。

而在说英语的国家,一个傻子出来他也能说英语。这充分说明了,学会语言,环境很重要。

妈妈在孩子三岁前,说的三年白话,不是白说的。孩子小的时候,扶养他的人,如果经常说着有用没用的白话,一般情况下,孩子说话早,长大了话也少不了。

10~16个月的孩子,开始学走路、说话,他感觉自己有很大的能力,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

这时,妈妈要及时通过语言、表情以及肢体动作,精准地证实孩子对世界产生的情感。

如果妈妈不能及时、精准给予孩子反馈,孩子长大后会产生病理性的自恋或是产生极度自卑。

2~3岁的孩子,活动范围扩大,学习语言的能力增强,能够说出身边好多东西的名字。

这时,家里人,特别是妈妈不仅要多教孩子识别事物,也要读小故事给孩子听。

多给孩子讲美好的故事,不断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丰富孩子的语言和情感世界。





03给孩传输信念

孩子逐渐长大,6岁之前,也即是学龄前期,妈妈要选择恰当的时间给孩子传输生活的信念。

这个时段,妈妈的叨叨,要有针对性,所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孩子生活的方向和榜样。

让孩子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做事要怎样做。

比如,几个孩子在一起玩,孩子一不高兴,就打人。有些家长认为,我的孩子很厉害,在同龄的孩子中他不会吃亏,将来也不会吃亏。

这样给孩子,传输的信息就是,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用发脾气和打人来解决。

我们要告诉孩子,小伙伴在一起玩,要友好,有什么问题,可以讲出来,而不是出手打人。

孩子学习写字有进步了,真诚的赞美孩子:宝宝每天都很努力,看,今天写的字比昨天的有进步了。

进步在哪里,具体说出来,比如哪一笔写得怎样。让孩子知道,做好一件事,需要努力,需要每个细节都做好。

原来妈妈对孩子的“唠叨”是有好处的,很多人不知道!

这样传输给他,做事需要认真努力的人生信念。

同时,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来。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做得不好,但妈妈不要嫌弃孩子毛手毛脚,多鼓励。

比如,孩子洗碗,洗得不干净,妈妈不要打击他,而是夸他洗得很干净。

如果真的达不到要求,妈妈可以背着孩子把碗再洗一遍。孩子洗的次数多了,自然会洗干净。

洗的过程中,如果孩子打破碗,也不要批评孩子,而是告诉他没关系。刚开始学洗碗,打破碗是难免的。

如果孩子打破一两个碗,我们就批评指责,孩子下次就不会再洗了。即便勉强为之,他也是心有余悸的,放不开手脚,会更糟糕。

如果不允许孩子打破碗,给孩子做事一定要成功,失败就会挨批评这样的理念。

这种情况多了,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难也不会去想办法解决,而是知难而退。

孩子的每一步成长,妈妈都要精心准备,而不是敷衍。在他小的时候,要给他种下人生信念的好种子,让他在将来的生活中,知道怎样面对生活。


04写在最后

生活中,我们听得多的是,妈妈不要唠叨孩子,唠叨多了,他会反抗,叛逆。我们要知道,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大人是不能唠叨的。

然而孩子的生命之初,需要妈妈对着不会说话的孩子说很多的话;慢慢地,教给孩子生活的态度和信念。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19 15:36 , Processed in 0.04014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