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读书- 《What Made Maddy Run》“别人家的孩子”也抑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22 13:0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少有人的路






《What Made Maddy Run》 的作者是Kate Fagan,是我们临镇的 Niskayuna High School 毕业的,学校篮球的最佳得分手。她后来在大学里也打篮球,还在 NWBL 的 Colorado Chill 打了两个赛季。和Maddy一样,作者也曾经抑郁。

我一直以为抑郁的孩子是因为父母打压、强迫得太厉害,这本书让我有了不同的认知,原来“别人家的孩子”也会抑郁。

在我看来,Maddy 是一个完美的孩子,健康、漂亮、聪明、还努力。学习成绩好,运动能力强,校足球队曾连赢48场比赛。为了保持体型,业余跑跑,就跑出了个New Jersey冠军。而且,Maddy心地非常善良,为别人着想,绝对是“自带马达”的“别人家的孩子”。

上照片:




但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阳光女孩,到UPenn五个月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家有16岁的女儿,我想要了解的不仅仅是“What made Maddy run”,更想要知道“What made Maddy want to stop living”?“How can we prevent it”?

Maddy 做事认真努力,和车出去比赛途中,也要读书学习,是大家眼里羡慕的孩子。十几年的生命,应该算是一帆风顺。书里面提到她的第一次忧虑是在初中升高中时,Maddy担心自己的成绩不够好,找不到的朋友,在聚会上和闺蜜流露出不安。

朋友们都安慰她说,“没问题,你可以的,你肯定是能够找到朋友的,你的成绩也不会差”。但这些安慰、鼓励、确认的话,听起来很正能量,但并没有缓解Maddy心中的顾虑。不过的确如朋友所料,Maddy很快在高中找到了朋友,成绩照旧很好,而且她的足球也得到教练的欣赏,成为队里的主要射手。

十年级时,Maddy就被 Lehigh University 大学的足球教练 Eric Lambinus 选中,不过Maddy希望去藤校,而 Lehigh不是。

一次跑步比赛,Maddy得了个州级冠军,又引起了藤校的注意,宾大田径队抛出了橄榄枝。为了宾大,Maddy跟足球教练Eric反悔了。这是我在书里看到的唯一一次、由于Maddy的决定而引起别人失望的情况。不过Eric一直非常喜欢、欣赏Maddy,理解并接受她的选择,而且表示随时可以帮助她。非常戏剧化的是,Maddy自杀前一个多小时,在街上偶遇的最后一个认识的人恰好就是Eric Lambinus。

大学的田径队训练非常紧,一周六次,早起晚归。Maddy在第一次比赛中,400多人,她跑100名出头。这使她被受到打击,毕竟以前一直是顶尖的。大学的学业也不像高中时那么容易了,上课、作业、考试也不尽人意。两股压力加在一起,Maddy不再开心快乐,慢慢也失去了跑步的兴趣,开始厌恶田径队的训练。而且,这不开心的情绪又加剧影响学习,Maddy发现自己学习时,很难集中注意力。

察觉到自己的异常,Maddy 还是蛮积极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和《13 Reasons Why》不一样,她没有埋怨任何一个人。她和转了学校的姐姐探讨各自的感受,和爸爸妈妈谈自己的想法,也见过心理医生(Maddy对宾大的第一个心理辅导非常失望),寻求专业帮助。她开始回归教会,希望能得到神的启迪。在这期间,她还给很多朋友写信,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感恩有机会结识他们,感谢他们对自己的点滴帮助...... 经过漫长的找寻过程,Maddy决定把田径训练停下来,继续留在宾大学习,暂时不转校。

Maddy跟教练约好时间,1月15号,由妈妈和妹妹陪她一起去。进教练办公室之前,她让妹妹留在了外面。教练先寒暄几句,夸Maddy非常优秀,短短不到半年,已经排田径队里前五名。妈妈也附和着寒暄,说的都是好事,气氛不大适合Maddy的退队表态。

但Maddy已经做好了准备,她知道自己面对面说很难,于是提前花了两天的时间写了退队决定,念给教练听。信里具体描述了她的感受,以及做出这个决定的心理路程和做出决定以后的轻松感觉。她一边读一边哭,妈妈也陪着她一起哭。我这个局外人也是泪眼模糊,不停地抽纸巾。

信读完了,教练并没有认可Maddy的感受,反而表示这种情况很常见,尤其是在刚刚入学这段时间,很多孩子不能适应,停下训练,错失自己的美好前程(到底是什么“美好前程”?)。同时他又建议说,如果Maddy不喜欢现在的教练,可以直接跟他训练。(这是田径队的大头,主教练。)妈妈听了,觉得教练是真心为Maddy着想,也附和教练的说法--Maddy决定没有得到教练和妈妈的认可。

出来后,Maddy就把那两页纸的信撕掉了(可见她心中的不满)。妹妹很惊讶,怎么会是这样?不是决定要退了吗!(我觉得如果妹妹一起进去,可能会帮姐姐一把,2:2 打个平手,比Maddy独自面对两个大人要好些。)

面对好朋的短信询问,Maddy回复说,“没有退,继续跟主教练训练。他们对我太好了,不忍让他们伤心、遗憾。”;“调整一下心态,我也许可以的”。(所以我说Maddy内心善良,不忍伤害别人。)

不忍让别人伤心,可这压力并没有消失,它还压在Maddy的心上。两天以后,1/17晚上,Maddy自杀了。她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妹妹都分别买了礼物。留给妈妈的是一本书,《Reconstructing Amelia》,描述的是一个女孩自杀,但最后妈妈发现她是被推下去的。(Maddy其实也是被推下去的。内心的压抑,尽管无形,但推力也是巨大的呀!)

这是Maddy 1/17 号傍晚,在 Instagram上贴的最后一张照片,梦幻般的世界...




  到底是什么让Maddy这样


Maddy一帆风顺,没吃过什么苦,没遇到什么难,即使有短暂的不如意,以她的执行力,也如砍瓜切菜,不需要父母亲过多的帮助就能够过去。但这一帆风顺,可能没有给她提供足够的磨练,当面对很“大”问题时,可能就不容易跨过去了。

几周前,儿子在YouTube 上看到说,新世纪这代人,由于家庭的物质条件好,社会环境比较稳定,生活中没有什么坎坷,他们会逐渐形成一种观念,觉得自己的所做所为肯定是对的,从而非常不容易接受与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不一致的人或事。Maddy就是世纪新人。

还有,Maddy上大学之前,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上藤校。进了宾大以后,目标已经实现,但又没有及时找到新的生活目的,从而失去了生活动力,承受能力也变弱了。

我不想过多地评论Maddy,作为俩娃妈,我还是想要反思一下Maddy的父母,以警醒自己。
Maddy的爸爸

Maddy进宾大后的第二次比赛时,她已经抑郁了。心理直接影响身体,跑完她就跨掉了。这是Maddy体育生涯里的第一次,爸爸当时在,不过Maddy很快就恢复站起来了。爸爸道别的时候说:“下次XXX比赛场见!” Maddy说:“你确定我能进那个比赛吗?”(估计这个要求一定成绩的。)爸爸说:“当然,我相信你肯定能进!”

短短的对话,显示出Maddy对自己的不确定,而爸爸的鼓励性话语,其实也是一种期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孩子造成压力,使Maddy没有可能更深度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当Maddy爸爸得知女儿抑郁,并且有过自杀的想法时,他吓坏了,可不知道怎么去排解女儿的痛苦,只能小心翼翼,默默陪伴。






Maddy的妈妈

Maddy的妈妈也不怎么理解Maddy。Maddy在社交网络照片里总是笑容灿烂。一次妈妈电话上说:“你在聚会上蛮开心的嘛!” Maddy回应说:“妈,那只是一张照片而已。”这里让我反思,作为一个妈妈,我们是否应该多花一点儿时间来体会一下,其实社交网络里的女儿并不是她真实的自己,我们是否需要多花些精力来了解真实的Maddy?

]妈妈陪Maddy跟教练申请停训,当教练提出调整训练时,妈妈并没有鼓励女儿说NO,反而顺着教练,劝Maddy珍惜这第二个机会,结果让女儿的希望落空。




Maddy家五个孩子,Maddy是老二,几个孩子年龄非常接近,父母都有自己的工作,忙碌程度是可以想象的。他们不能关注每一个孩子,而Maddy恰好能力极强,因此,父母都非常信任Maddy,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会容易忽略她的问题。


Maddy的教练

Maddy不是不喜欢跑步,她不喜欢的是这种竞技性、职业性训练所带来的压力。大学教练不像高中的业余教练,他们自己也有很大的职业压力,很容易转嫁到孩子们身上。

我觉得如果当时教练同意Maddy的请求,然后隔三差五的去找Maddy聊聊,关心一下她的感受,Maddy还是有可能重回赛场。而教练没有表现出任何对Maddy的关注和理解,在后来的群发邮件里,都是一些认真严肃的希望。比如,让每个运动员设想新年计划,他会帮助大家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貌似为孩子着想,实际上可能会把孩子逼到边缘。

当Maddy跟教练说下午不去训练时,他回Maddy的话是说:“打电话给我,或见面再细聊。” 教练并不真正理解Maddy,以为Maddy的决定是一时情绪,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Maddy是个乖孩子,对于停止训练,她需要得到教练和父母的全权认可。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她完全可以自己掌控,实现起来也易如反掌。

社交网络

作者还说了很多关于社交网络对我们的影响。社交网络上的人有两个自我:一个在现实生活中痛苦、彷徨、纠结。而另一个则是鲜光、亮丽、快乐。而这个美好的社交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妨碍我们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自然也会影响别人对自己的了解。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自杀,都让大家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大家看到的是社交形象。这点我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

当然,没有社交网络,人也有外在自我,社交网络只是把这个外在自我记录下来,传播出去,造成更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产生更大的压力。(越发觉得庄子的“真实生活”是多么的难得可贵。)

个人小世界

作者也用了一定篇幅来试图解释,其实人的小世界是跟着自己走的,退却、回避,有的时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也常说这个理,比较认可这个说法。但我还是觉得应该允许Maddy做她的自己的选择,知难而退,还是知难而进,作为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需要他们自己去寻找其中的智慧。

女儿的分享

我一边读书,一边和女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女儿看了Maddy 8岁时的自我描述,脱口而出说“Maddy是个非常情绪化的人”。我问她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女儿说:“Maddy在俱乐部的栏框里,写了‘Nothing’,后面还放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她不说,我还真的没有注意到这个。




女儿说她还记得自己小学时也写过类似的东西,尽管她也想写‘Nothing’,但从来没有真的很坦然地写过,更不会加感叹号。所以她说Maddy非常情绪化(女儿自己也属于是比较情绪化的人)。我在后来的阅读中,的确慢慢体会到这个。Maddy写给朋友的信里,有大段大段的感情描述,非常感人的。
读到Maddy退田径队不成,女儿说:“Maddy可能执行能力很强,但似乎不大善于和权威说NO。”女儿说她用了8年级将近一年的时间,体会到自己对乐队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高,曲子越来越难,她没时间、更没兴趣练习。也就仗着原有的基础,还能够应付上课和表演。当她和老师说退出乐队时,老师也极力挽留,但她没有轻易放弃自己的决定,坚决说NO。(心肠够狠的啊)

  总结:

为了写这本书,作者参考了Maddy的日记、手机、计算机,采访了Maddy的家人、朋友、同学,以及朋友的父母、抑郁症患者、心理学专家,最大限度、全方位地了解Maddy的具体情况,尽量还原一个客观真实的表述。作为局外人,我从书中得到的信息,可能比Maddy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全面。他们不知道这么多的细节,不了解Maddy的具体感受和纠结,能够给予的帮助可能真的很有限。

我还没有读完,就已经推荐女儿读这本书,希望她能从中了解一些心理疾病的症状,了解一下抑郁是怎么慢慢形成的,及时考察、反省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求人不如求己,最终还是得自救,寻找自己的出路。

对我来说,书写得有点乱,过去、现在,家人、朋友,人名也记不清,有时一个章节读了半天才知道在说什么(我的英文太差)。做为父母,我的最终体会是:

父母亲跟孩子关系要非常好,孩子有问题,愿意跟父母亲商量。

认可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多多分享心理路程,理清思绪,尽可能地帮助孩子分析各种可能性。

尊重孩子的最终决定,尽量帮助孩子实现他们的决定。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5 03:15 , Processed in 0.04017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