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年轻就是资本"? 硅谷裁员名单里20岁左右被优先清理掉
[打印本页]
作者:
hawk
时间:
9 小时前
标题:
"年轻就是资本"? 硅谷裁员名单里20岁左右被优先清理掉
本帖最后由 hawk 于 2025-11-25 11:07 编辑
二次元乱入
我曾经最怕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年轻就是资本」。
现在我更怕听到的,是硅谷HR在裁员会议上说的那句:对不起,你太年轻。
[ad2] [/ad2]
2023年1月,Meta、微软、Salesforce等大厂中,21至25岁的Gen Z员工占比为15%。
而到了两年半后的2025年8月,该比例变为6.8%。但不是离职率高,而是直接减少了一半。
与此同时这些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从34.3岁骤升到39.4岁,一下子增加了5岁(来源:Pave 2025年9月)。
这可能是硅谷历史上第一次,年轻不再是求职时的加分项,倒成了优先被清理掉的理由。
从前硅谷总把年轻即正义挂在嘴边。比如20岁出头的扎克伯格能改变世界,30岁往上的人思维僵化不懂用户。
那时候大厂纷纷争抢刚毕业的95后、00后并称他们为“数字原住民,好像他们天生就懂社交媒体、懂年轻人文化、懂未来。
结果呢,AI一出来以后游戏规则全变。
AI抢走的不是得花20年经验才能干的高端活,反而是原本用来培养新手的入门级工作。
写代码AI写得更快。
整理数据AI不会出错。
客服回复AI24小时在线。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直接撕开这层遮羞布:在被AI渗透很深的岗位上,22到25岁年轻人的就业率从2022年末到2025年7月下降13%,而同期年长员工的就业率反而增长6%到9%(来源:斯坦福大学数字经济实验室 2025年8月)。
公司的账本清清楚楚。一个刚毕业的Z世需要靠老员工手把手的带,可所干的工作AI现在能替代80%,留下还有什么用处?
相反40岁左右的职场老油条一人能抵三人用,还自带行业人脉和客户资源,AI只能给他们做些辅助工作,抢不了他们的饭碗。
IBM的CEO在公开场合承认「GenZ正在经历招聘噩梦」,接下来转头就宣布裁员数千人。微软CEO说会「更有杠杆地招人」,同样的活以后用更少的人。亚马逊更直白,CEO直接讲随着AI推广「我们需要的人会更少」(来源:Fortune 2025年9月)。
各位大佬对着镜头都在说着关心年轻人就业难的事儿,可一转身回办公室就又接着签自动化方案,把一个个入门岗位给裁掉。
当下硅谷招聘启事「入门级」岗位要求3到5年AI工具使用经验,且需要熟练掌握提示词工程、自动化工作流设计。不过GenZ刚大学毕业才两年,AI在2022年底才兴起,哪来的5年经验?这就是一个死循环:没经验进不去,进不去就没法积累经验。
2025年前七个月,美国企业宣布裁员超过80万人,比去年同期暴涨75%(来源: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2025年7月)。
这些被裁的人里Gen Z占比高得吓人。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他们站在职业生涯脆弱的起点,手里还没攒够能和AI抗衡的筹码。
30多岁、40多岁在裁员潮中活下来的人,不是因为公司突然良心发现要尊重经验,而是因为他们已经爬到AI暂时够不着的位置。他们做的是需要判断的决策、需要人脉的客户关系、需要办公室手腕的内部协调。AI能帮他们干活,但还替代不了他们本人。
而GenZ刚好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比人工智能要贵,比老员工又显稚嫩,两边都不挨着。
这一代年轻人听话听到骨子里。社会说学STEM有前途,他们就去学计算机。说科技行业工资高,他们就削尖脑袋往大厂钻。结果毕业那天发现,自己苦读四年学的技能,AI三秒钟就能完成,而且不要工资不要社保不会抱怨加班。
[ad8] [/ad8]
这一次的「去年轻化」并非暂时的经济周期调整,而是一场不可逆转的结构性变革。以往技术革命淘汰的是成熟行业同时会衍生出一些新的入门岗位。
不过这次情况不一样,AI瞄准的恰好是用于培养新人的初级工作。当这些岗位消失以后整个人才培养的链条就会断裂。十年后硅谷会发现,他们手中就只剩下一批50岁的老员工,和一群根本没有机会进入的年轻人。
所以还在念书的人现在常问的问题是:我到底该学什么,才不会一毕业就被AI替代?
没人能给出答案。因为AI进化的速度,已经快过任何教育体系能调整课程的速度。等大学改完培养方案,市场需要的技能又变。这一代年轻人像在跑步机上追赶一个不断加速的目标,而已经站稳脚跟的人,只需要握紧扶手别掉下来就行。
硅谷正在变老,不是因为它拥抱经验,而是因为它抛弃未来。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s://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