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用大白话,讲讲鸿蒙电脑对国产替代的意义
[打印本页]
作者:
pengngychita
时间:
2025-5-22 04:32
标题:
用大白话,讲讲鸿蒙电脑对国产替代的意义
星海情报局
5月19日,华为发布了两款新电脑:MateBook Pro 和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
按理说,一场笔记本发布会,最该被关注的,应该是处理器、屏幕、续航这些硬件配置。但这次,吸引了最多关注的,不是硬件配置,而是电脑上搭载的鸿蒙系统。
看起来,像一次普通的产品发布会,但背后的意义远远不止如此。
它代表着,中国终于拥有了从内核到操作界面、从系统逻辑到用户体验,真正自主可控的PC端操作系统。
鸿蒙系统,对国产替代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来解释清楚。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得自己开发操作系统?安卓、Windows、macOS不都挺好用的吗?
这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用着别人的操作系统,就像你住在出租屋里,辛辛苦苦搞装修,终于大功告成,结果发现房子是房东家的。万一哪天人家不让你住了,怎么办?
操作系统,就像房子的产权本。一旦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我们就永远只能处于被动的位置。
这些年,我们用的电脑系统几乎全靠国外。Windows是绝对的主流,macOS精致流畅,但更加封闭。
十多年来,对windows的挑战一直没有停止过
说到底,虽然我们一直能用,但也一直是“借住”在别人家里。
鸿蒙电脑的发布,终于彻底改变了这个局面。虽然起步晚,过程艰难,但迈出这一步,意义非凡。
更重要的是,开发鸿蒙并不是一时冲动,更不是临时起意。早在2015年,华为就启动了鸿蒙项目。不是“魔改”Linux,不是“贴牌”,而是从内核开始自研。
这一点,很关键。
据华为官方介绍,鸿蒙采用的是完全自研的微内核架构,和Windows、MacOS都不一样。相比传统的宏内核设计,微内核更轻量,模块化程度更高,安全性和扩展性都更强。
为了从底层开始重构,华为投入了数千人的研发团队,上百亿元的资金,截至目前,鸿蒙已申请了超2700项核心专利。
5月19日的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也特别强调:“只有掌握操作系统的核心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软件生态的自主、安全与可控。”
也就是说,鸿蒙让我们终于能把数字时代的信息底座握在自己手里。
那么,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不能一直用其他操作系统?它们确实也很好用。
但问题在于——我们还能依赖它们多久?
现在,全球超过80%的智能设备使用安卓系统,国内也一样。但这套系统,说到底,是属于谷歌的。
近几年,安卓“不再完全开源”的传闻越来越多,一旦成真,国产厂商就可能直接陷入系统危机。
而苹果呢?就更不用说了。封闭、垄断、高抽成,应用商店的“苹果税”高达30%,让开发者有苦说不出。
去年7月的Windows蓝屏事件,造成全国乃至全球办公系统大面积瘫痪,也足以说明,操作系统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可能会造成多么可怕的后果。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446931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s://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