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血糖正常别大意 「隐性糖尿病」与这习惯息息相关
[打印本页]
作者:
ace
时间:
2025-2-3 10:32
标题:
血糖正常别大意 「隐性糖尿病」与这习惯息息相关
元气网
医师提醒,饭后高血糖有害健康,但这种风险很容易被忽视,仅保持空腹血糖值正常无法令人安心;示意图。(图/123RF)
[ad3] [/ad3]
人上了年纪后健康问题接踵而来,尤其过了40岁后,各种慢性病甚至癌症罹患几率大增,根据美国国家癌症中心2020年的数据,40至49岁的癌症患者人数是30至39岁患者的三倍多。
日本内科医师森勇磨在「40岁的预防医学:医生教授的74种不生病的知识和习惯」一书中解析糖尿病,他表示一口气吃完东西而不咀嚼是不好的,会导致饭后血糖值急遽升高,这与糖尿病息息相关;当罹患糖尿病并让高血糖状态持续时,会产生有毒物质活性氧,进而损害血管。
他认为糖尿病的本质不是「尿液中含有大量糖」,而是「血管受损」。事实上它是一种与血管有关的疾病,与其说是糖尿病,不如说是「损害血管高血糖症」更合适,这是一种与血管有关的疾病。
森勇磨提到糖尿病指针HbA1c,是采2~3个月间的血糖平均值,他举例血糖值恒定为100的人和在0~200之间来回游移且平均为100的人,两者HbA1c值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即使饭后血糖很高,但日常血糖值不怎么高,那么HbA1c值也会在正常范围,因此患者不会注意到自己有血糖飙升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血糖飙升被称为「隐性糖尿病」。
[ad7] [/ad7]
一篇关于饭后血糖的论文针对两万名欧洲公民进行DECODE测试,比较「饭后血糖水准」与「空腹血糖水准」,结果发现与「高空腹血糖」相比,「饭后高血糖」更增加患病和死亡的风险。这就印证「饭后高血糖有害健康」,而这种风险很容易被忽视,因为通常体检血液检查的是空腹血糖,仅仅保持空腹血糖值正常无法令人安心。
为了控制血糖防止暴饮暴食,医师建议每口咀嚼30次,如果增加咀嚼次数,可增加饱足感、减少食物摄取量,自然可防止暴饮暴食。即使要保持每口30下很困难,也要自我设置一个咀嚼次数目标,并且努力养成习惯。
最后森勇磨提到一个「40岁以后绝对NG的行为」,他表示如果超过40岁,务必放弃「每餐都吃完」的想法。假设到餐厅点了一份炒饭,由于量很大,吃到剩三分之一已经饱了,在这种情况下不要勉强自己吃完;一旦吃太多就会让血糖值上升,大约吃八分饱就好。
医师表示很多人会认为没把饭吃完是浪费食物又会遭天谴的行为,但他相信神明不会希望人类吃太多而罹患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最后导致缩短寿命。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s://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